米格-1戰鬥機

米格-1戰鬥機

米格-1戰鬥機,1939年12月初,I-200的初步設計基本完成並獲得了蘇聯空軍司令和航空工業人民委員會的認可。為了能夠更好的完成該計畫,前蘇聯當局決定成立一個由米高揚領導的新設計局。

性能特點

米格-1戰鬥機米格-1戰鬥機

這種戰鬥機安裝米庫林設計局的AM-35A型水冷發 動機,設計指標為7000米高度,最大飛行速度670公里/小時,升限13000米,爬升到5000米高度耗時4.6分鐘。但是由於波里卡爾波夫本人當時正在全力進行I-180戰鬥機的研製工作,加之I-200被認為不夠先進,所以該機的研製工作一直進展緩慢。後來為了和雅克福列夫的I-26戰鬥機競爭,波里卡爾波夫設計局加快了I-200的研製進度。1939年12月初,I-200的初步設計基本完成並獲得了蘇聯空軍司令和航空工業人民委員會的認可。為了能夠更好的完成該計畫,前蘇聯當局決定成立一個由米高揚領導的新設計局。

新設計局成立後,擁有豐富設計經驗的格列維奇和羅莫丁成為了米高揚的副手。I-200的設計也有了輕微的改動,將飛機結構也由全金屬結構改為膠合板、木材、金屬的混和結構,增加機身的長度,提高了縱向穩定性,增加機翼油箱等等,但是總體設計上保持了波里卡爾波夫的氣動外形。

首次試飛

米格-1戰鬥機米格-1戰鬥機
1940年4月5日,米格-1首飛。試飛證明米格-1是一款優秀的高速截擊機,值得一提的是5月2日,米格-1在試飛中達到684.5公里/小時的速度,打破了當時的世界紀錄。同時,米格-1也面臨著無數的問題,面對這些考驗設計師們對米格-1進行了反反覆覆的修改。僅僅在試飛初期,水散熱器被修改了十八次之多,在忙碌了 117個晝夜之後,問題基本解決。飛機通過了國家試驗,正式投產。不久後設計師們又陸續發現一些問題。這時,工廠已經生產出了第一批米格-1。米格-1的機翼單位負荷高,機動性差;油箱容量小,航程有限;飛機重心偏後,滾轉困難等。所以正式命名為米格-1的飛機只生產了100架。

技術參數

米格-1戰鬥機米格-1戰鬥機
外形尺寸:8.16(機長)×10.28(翼展)×2.59(機高)米◇8.25(機長)×10.28(翼展)×2.59(機高)米。

機翼面積:均為17.44㎡。

最大起飛重量:3077千克◇3350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628公里/小時◇640公里/小時。

實用升限:均為12000米。

航程:730公里◇1250公里。

發動機:一台AM-35活塞式發動機,1200馬力。

武器系統

1挺12.7毫米機槍(後期的Mig-3有3挺12.7毫米機槍),備彈300發;2挺7.62毫米機槍,每門備彈375發;機翼下可掛2枚100千克炸彈或6枚57毫米火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