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瓜果腐病

節瓜果腐病

生病瓜果果面部分或大部分成褐色病變,然後形成大片濕腐狀污腐區,表面長滿白色菌絲體。後期白色菌絲體可糾結成菜子狀的茶褐色小菌核或鼠糞狀黑色大菌核。

植物

節瓜果腐病
發病特徵:
生病瓜果果面部分或大部分成褐色病變,然後形成大片濕腐狀污腐區,表面長滿白色菌絲體。後期白色菌絲體可糾結成菜子狀的茶褐色小菌核或鼠糞狀黑色大菌核。
發病規律:
節瓜果腐病由真菌侵染所致。以菌絲體菌核隨病殘體遺落在土中存活越冬,並藉助流水、灌溉水等傳播,從傷口等處侵染致病。並藉助氣流傳播作為初次侵染接種體侵染致病,再次侵染通過病部產生的菌絲體接觸攀援而完成。立枯絲核菌通常不產生孢子,初次侵染與再次侵染均由菌核萌發的菌絲體侵染完成。植地連作、低洼潮濕、土質粘重均有利於病害發生。
防治方法:
(1)了解品種的抗性,找出適於本地栽培的高產抗病良種。
(2)重病地區或重病田實行輪作,最好水旱輪作。
(3)重病區或重病田提倡高畦地膜栽培;藥土營養缽(袋)育苗;
(4)管理好肥水。勿施帶菌土雜肥,注意清溝排漬降濕,收集病果集中燒毀。
(5)藥劑防治,用水合黴素一包兌水80千克,噴霧。

相關條目

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