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哲學思想研究

《管子哲學思想研究》,作者張連偉,2008年12月1日由巴蜀書社出版。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 第1版 (2008年12月1日)
叢書名: 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
平裝: 25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807522669, 7807522666
條形碼: 9787807522669
尺寸: 19.8 x 13.6 x 1.4 cm
重量: 281 g

作者簡介

張連偉,男,1976年2月生,山東聊城人。1995年至1999年在山東聊城師範學院政治系學習,獲法學學士學位;1999年至2005年在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攻讀中國哲學碩士、博士學位,師從鄭萬耕先生,2005年獲哲學博士學位。2005年7月,進入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師從晁福林先生,2007年6月順利出站。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哲學,曾在《管子學刊》、《安徽大學學報》、《江準論壇》等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二十篇,參與撰寫《新時期中西哲學大論辯》、翻譯《教育的終結》等書。

內容簡介

《〈管子〉哲學思想研究》運用邏輯分析和歷史敘述相結合的方法,從道、天地、陰陽五行、氣、仁義道德和禮法等方面,對《管子》的哲學思想進行了系統研究。《管子》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管子〉哲學思想研究》認為,《管子》承襲春秋戰國思潮,並非諸子百家語錄的彙編。如果說傳統哲學的精神是內聖外王之遵,那么在春秋戰國的社會現實中,《管子》所關注的是社會,是天下的治亂,而非僅僅個人的存在,由此而生髮出的是霸王之道、牧民之道。它以天道作為人事活動的根據,以對人性的分析作為君主政策的現實基礎,將天道與人情相結合,形成了《管子》內容駁雜與主旨明確的特點。

目錄


緒言
一、《管子》的流傳與校勘
二、《管子》的作者
三、《管子》的成書時代
四、《管子》哲學研究的狀況和問題
五、本書的寫作方法”
第一章 《管子》道論述要
一、聖王之道
二、虛無之道
三、靜因之道
第二章 《管子》天人觀
一、天與神
二、天與地
三、天與人
第三章 《管子》陰陽五行思想
一、玄宮及其圖式
二、四時五行
三、二五之數
第四章 《管子》氣論思想
一、氣與政治
二、氣與精神
三、氣與修養
第五章 《管子》德治思想
一、道德
二、仁義
三、德政
第六章 《管子》的禮與法
一、《管子》之禮
二、《管子》之法
三、《管子》禮法關係
第七章 《管子》四篇探析
一、《管子》四篇問題的由來
二、《管子》四篇的關係
三、《管子》四篇與宋鈃、尹文
四、《管子》四篇與慎到
五、《管子》四篇與黃老之學
上博簡《恆先》與《管子》四篇的道氣關係
結語:《管子》與先秦學術思潮
一、史卜傳統
二、時代特徵
三、天道理性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