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狀構造

箕狀構造(half graben)是由抬斜斷塊或半地塹發育起來的箕狀斷陷盆地構造。

箕狀構造(half graben):是由抬斜斷塊半地塹發育起來的箕狀斷陷盆地構造。
在箕狀構造發育過程中,主控斷層的活動基本上與盆地的充填沉積作用是同步的,因而稱為生長斷層同沉積斷層。箕狀構造可呈單個產出,也可由幾個箕狀構造構成更大一級的凹陷盆地。
如果地塹中一側斷層發育,形成一側由主幹正斷層控制的不對稱構造,稱之為箕狀構造或半地塹。箕狀構造可以單個產出,也可由幾個箕狀構造組成一個系列,類似弧形階梯狀斷層。但是箕狀構造規模大,主幹斷層一般為同沉積斷層,而且可以呈獨立單元產出。箕狀構造在我國東部中新生代盆地中廣泛發育,與油氣儲聚有密切的關係。
抬斜斷塊(tilted fault block)又稱掀斜斷塊、掀斜構造,是斷塊在斷層活動中,因剛體鏇轉而使一邊翹起、另一邊下斜而成的構造。其可能的成因解釋:①斷塊沿上陡下緩的鏟形斷層面下滑;②斷塊呈書斜式傾斜。抬斜斷塊在地表可發育成半地塹或箕狀構造。在階梯式斷層中,如果斷塊中的岩層傾向與斷層面的傾向相反,則上盤的岩層傾斜表現出上翹的效應,故稱之為抬斜斷塊。反向傾斜的岩層和斷層面構成良好的圈閉、儲油(氣)條件。油田工作者稱為“屋脊斷塊”。
半地塹英文:half graben,semigraben:
學科:構造地質學 
釋文:半地塹是指由一側主幹正斷層控制的不對稱地塹。基本同義詞為箕狀構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