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瑜

策瑜

孫策,字伯符:策為人,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周瑜,字公瑾:有周瑜者,與策同年,亦英達夙成。策瑜為三國同人配對。為繼承父親 孫堅的遺業而屈事 袁術,並在討伐割據江東的各軍閥的過程中增強自軍實力,終於統一江東。後因被刺客淬毒刺傷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瑜精通軍事,又精於音律,江東向來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孫、劉聯軍在 周瑜的指揮下,於赤壁以火攻擊敗曹操的軍隊,此戰也奠定了 三分天下的基礎。暱稱(別名): 美周郎、美洲狼、瑜姬、美人瑜。

基本簡介

策瑜,即三國時期 吳國的奠基者之一 討逆將軍 孫策(字伯符)和 東吳名將 周瑜(字 公瑾)的同人向CP。擁有諸多同人代表作,例如台灣漫畫家柳宮燐的《策馬天下》等。

策瑜資料

姓名: 孫策,字伯符

官職: 討逆將軍、會稽太守、 吳侯、後追謚長沙桓王

人物簡介:美姿顏,好笑語。為繼承父親 孫堅的遺業而屈事 袁術,並在討伐割據江東的各軍閥的過程中增強自軍實力,終於統一江東。後因被刺客淬毒刺傷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

性格:闊達聽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

暱稱(別名):伯符、美孫郎、阿策、流氓策、小霸王、江東小白板

姓名: 周瑜,字 公瑾

官職: 偏將軍、 中護軍、領南郡太守

出生地:廬江郡 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

出生日期:公元175年6月初八

逝世日期:公元210年

人物簡介:瑜長壯有姿貌而有“ 周郎”之稱。瑜精通軍事,又精於音律,江東向來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孫、劉聯軍在 周瑜的指揮下,於赤壁以火攻擊敗曹操的軍隊,此戰也奠定了 三分天下的基礎。 周瑜因病去世,年僅36歲。

性格: 公瑾雄烈,膽略兼人。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

暱稱(別名): 美周郎、美洲狼、瑜姬、美人瑜。

策瑜相遇

舒縣人周瑜慕 孫策之名,專程到 壽春拜訪。周、孫兩人同歲,且均少年有志, 英達夙成。因而 壽春一見,便推誠相待,結為好友。 周瑜勸 孫策移居 舒縣,以便往來,孫策應允。於是, 周瑜便讓出靠道邊的大宅院給 孫策居住,且升堂拜母,互通有無,年幼相知,世稱為“總角之好”。

史書里的策瑜向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周瑜字 公瑾,廬江舒人也。從祖父景,景子忠,皆為漢太尉。父異,洛陽令。瑜長壯有姿貌。初, 孫堅與義兵討 董卓,徙家於舒。堅子策興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瑜從父尚為丹楊太守,瑜往省之。會策將東渡,到歷陽,馳書報瑜,瑜將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諧也。”遂從攻 橫江、當利,皆拔之。乃渡江擊秣陵,破 笮融、薛禮。轉下湖孰、江乘,進入 曲阿。 劉繇奔走,而策之眾已數萬矣。因謂瑜曰:“吾以此眾取吳會 平山越已足。卿還鎮丹楊。”瑜還。頃之, 袁術遣從弟胤代尚為太守,而瑜與尚俱還 壽春。術欲以瑜為將,瑜觀術終無所成,故求為居巢長,欲假塗東歸,術聽之。遂自 居巢還吳。是歲, 建安三年也。策親自迎瑜,授建威 中郎將,即與兵二千人,騎五十匹。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 周郎。以瑜恩信著於廬江,出備牛渚,後領 春谷長。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 中護軍,領導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復近尋陽,破 劉勛,討江夏,還定 豫章、廬陵,留鎮巴丘。

五年,策薨。權統事。瑜將兵赴喪,遂留吳,以 中護軍與長史 張昭共掌眾事。

……

後著令曰:“故將軍 周瑜、 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問。”初瑜見友於策,太妃又使權以兄奉之。是時權位為將軍,諸將賓客為禮尚簡,而瑜獨先盡敬,便執臣節。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惟與 程普不睦。

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

孫權與 陸遜論周瑜、 魯肅及蒙曰:“ 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 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

《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

策字伯符。堅初興義兵,策將母徙居舒。與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鹹向之。堅薨,還葬 曲阿。已乃渡江居江都。(伯符年未弱冠,已結交知名,轉斗江東,士民樂為致死。)

渡江轉斗,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而軍令整肅,百姓懷之。

策為人,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

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然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且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

《江表傳》

策又給瑜鼓吹,為治館舍,贈賜莫與為比。策令曰:“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楊,發眾及船糧以濟大事,論德酬功,此未足以報者也。”

策從容戲瑜曰:“ 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至戰日,蓋先取輕利艦十舫,載燥荻枯柴積其中,灌以魚膏,赤幔復之,建旌旗龍幡於艦上。時東南風急,因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蓋舉火白諸校,使眾兵齊聲大叫曰:“降焉!”*軍人皆出營立觀。去北軍二里餘,同時發火,火烈風猛,往船如箭,飛埃絕爛,燒盡北船,延及岸邊營柴。瑜等率輕銳尋繼其後,雷鼓大進,北軍大壞, 曹公退走。

普頗以年長,數陵侮瑜。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時人以其謙讓服人如此。

初曹公聞瑜年少有美才,謂可遊說動也,乃密下揚州,遣九江 蔣乾往見瑜。乾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乃布衣葛巾,自託私行詣瑜。瑜出迎之,立謂乾曰:“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邪?”乾曰:“吾與足下州里,中間別隔,遙聞芳烈,故來敘闊,並觀雅規,而雲說客,無乃逆詐乎?”瑜曰:“吾雖不及夔、曠,聞弦賞音,足知雅曲也。”因延乾入,為設酒食。畢,遣之曰:“適吾有密事,且出就館,事了,別自相請。”

後三日,瑜請乾與周觀營中,行視倉庫軍資器仗訖,還宴飲,示之侍者服飾珍玩之物,因謂乾曰:“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蘇張更生,酈叟復出,猶撫其背而折其辭,豈足下幼生所能移乎?”乾但笑,終無所言。乾還,稱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

初瑜疾困,與權箋曰:“瑜以凡才,昔受討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榮任,統御兵馬,志執鞭弭,自效戎行。規定巴蜀,次取襄陽,憑賴威靈,謂若在握。至以不謹,道遇暴疾,昨自醫療,日加無損。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誠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復奉教命耳。”

堅為 朱俊所表,為佐軍,留家著 壽春。策年十餘歲,已交結知名,聲譽發聞。有 周瑜者,與策同年,亦 英達夙成,聞策聲聞,自舒來造焉。便推結分好,義同斷金。

經歷過程

熹平四年 175年 周瑜出生於廬江郡 舒縣。同年早一個月 孫策出生。

初平元年 190年 16歲 周瑜慕 孫策之名,專程到壽春拜訪。周、孫兩人同歲,且均少年有志,英達夙成。因而壽春一見,便推誠相待,結為好友。周瑜勸孫策移居舒縣,以便往來,孫策應允。於是,周瑜便讓出靠道邊的大宅院給孫策居住,且升堂拜母,互通有無,年幼相知,世稱為“總角之好”。

(按: 三國志中記載,周瑜訪 孫策在其遷居舒城之前,孫策亦自述與周瑜有“總 角之好”【見“史書里的策瑜向”江表傳】;兒童14歲以下為總角,故周瑜訪孫策應在 初平元年之前。也不排除為 孫策信口一說。)

初平二年 191年 17歲 孫策之父 孫堅身亡; 孫策離開 舒縣,葬父 曲阿,後遷往江都。( 周瑜與孫策第一次分別)

興平二年 195年 21歲 孫策受 袁術之命平定江東; 周瑜帶兵糧到歷陽支助孫策,一同作戰,攻下橫江、當利(此兩處均為軍事要地,乃大功也),擊退 劉繇,進入 曲阿(見 曲阿之戰)。而後 周瑜還鎮丹楊。(周瑜與 孫策第二次分別)

【註: 孫策首先攻打 笮融,斬殺五萬多人, 笮融膽裂,緊閉營門,不敢妄動。 孫策則揮師攻打薛禮,薛禮突圍逃走。這時 樊能、 於麋等人,又糾集兵士來奪牛諸。 孫策立即回軍,打敗他們,俘獲萬餘人。然後重新進攻 笮融:戰鬥中, 孫策腿部中箭,不能乘馬,部下抬他回營療傷。有人對 笮融說:“孫郎被箭射死了!”當時, 孫策年輕,雖有官位名號,但人們都叫他“孫郎”。 笮融聞 孫策死訊,大喜,派將士與孫策部隊對壘。 孫策先派幾百兵馬挑戰誘敵,而在後面設好伏兵。敵兵出擊, 孫策部假作潰敗,引敵進入包圍圈中,然後一聲號令,伏兵盡起,斬首一千多敵人。 孫策乘勝進攻 笮融營地,並命手下將士高聲喊話:“孫郎如何?”聲撼敵營,地動山搖,嚇得不少敵兵連夜奔逃。笮融見 孫策還在,越發警惕小心, 深溝高壘,嚴加守備。

孫策見 笮融負險固守,一時難以攻克,便引兵南向,先在梅陵(今安徽南陵縣)擊敗 劉繇別將,接著轉兵攻克湖孰(今江蘇 江寧縣南 湖熟鎮)、 江乘(今江蘇句容縣北)。然後,整頓部隊,到 曲阿攻打 劉繇。

劉繇與 孫策交戰,兵敗,逃往丹徒(今江蘇鎮江市), 孫策入據 曲阿】

建安二年 197年 23歲 袁術在 壽春稱帝, 孫策與 袁術絕交,自立門戶。袁術欲以 周瑜為將,周瑜只請求作居巢長。

建安三年 198年 24歲 孫策獲封 吳侯、 討逆將軍。 周瑜到居巢縣赴任,趁機東渡回吳,加入 孫策旗下。 孫策親自迎接 周瑜,授周瑜建威 中郎將,與兵二千人,騎五十匹。

建安四年 199年 25歲 袁術病逝。 孫策授 周瑜中護軍,虛領江夏太守(江夏郡尚在 黃祖手中)。 周瑜助 孫策攻 皖城,一舉攻克,俘虜三萬多人,奪得廬江郡。 孫策、 周瑜分納大、 小喬。同年於 沙羡大破 黃祖,還定豫章郡、廬陵郡。 周瑜留鎮廬陵巴丘。(周瑜與 孫策第三次分別)

建安五年 200年 26歲 孫策遇刺身亡。 孫權繼任。 周瑜從巴丘回吳,以 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 張昭共掌眾事。(五年,策薨。權統事。瑜將兵赴喪,遂留吳,以中護軍與長史 張昭共掌眾事。)

建安七年202年 周瑜28歲 曹操下書令 孫權送嗣子入朝當人質(此時孫權無子,欲送為人質者疑為 孫策之子),張昭、 秦松等猶豫不決, 周瑜反對,遂不送質。

建安十三年 208年 周瑜34歲 孫權再次征討 黃祖, 周瑜為前部大督。 黃祖戰死。同年, 孫權命周瑜為左都督,帶兵與 劉備共同抗曹。周瑜在 赤壁之戰中大破 曹軍,奠定了 三分天下的基礎。

建安十五年 210年 周瑜36歲 周瑜進京見 孫權,請求發兵取蜀,孫權同意。 周瑜在取蜀回江陵途中病逝於巴陵巴丘。

策瑜及其衍生代表作

【策瑜】策馬天下(已完結) BY: 柳宮燐

【策瑜】許君半生(已完結) BY:匪華

【策瑜】大好河山(已完結) BY:匪華

【策瑜】自古名將如美人(已完結) BY:陳老九

【策瑜】兩生花(已完結) BY:Maryanna

【策瑜】故心人(已完結) BY:瀟湘艷雪

【策瑜】復十年(已完結) BY:螞蚱

【策瑜】那些第一次 BY:阿落

【策瑜】解酒(已完結) BY:薄荷草2002

【策瑜】一觸即發(已完結) BY:狗血小吉利

【策瑜】溯(已完結.番外有《千徙》《宕》) BY:青苓

【策瑜】周郎顧 BY:博舒

【白律】命中注定 BY:囧萌熊

【白律】詭怪 BY:囧萌熊

【白律】我笑世人太瘋癲,世人笑我看不穿 BY:周扒皮的皮

【皇甫定一 x 蕭育】人間自是有情痴 BY:阿落

【策瑜】碎玉章台 (已完結)BY:眉毛子

【策瑜】為卿熱(已完結) BY:瀟湘艷雪

【策瑜】賭局(已完結)BY:連城琬

【策瑜】2014·寄生紀年(已完結) BY:連城琬

【策瑜】十殿札 BY:連城琬

【策瑜】舒城殤 BY:薄荷草2002

【策瑜】煙火 BY:薄荷草2002

【策瑜】千秋(已完結) BY:仲夏夜貓

【策瑜】江東大學攪基錄 BY:吃貨某醒

【策瑜】江山幾萬重【現代】 BY:跗骨生

【策瑜】江東雙璧 (已完結)BY:非天夜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