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田中丞書

《答田中丞書》為清初著名文學家侯方域所作,指斥權貴的惡意中傷。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答田中丞書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侯方域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答田中丞書(1)

承示省訟(2),慚恧無所自容(3)。執事與仆,齒小啻倍蓰(4),位不啻懸隔,顧猥與仆道及少年之游(5),謂執事往日曾以兼金三百(6),招致金陵伎(7),為伎所卻,仆實教之,而因以爬垢索瘢(8),甚指議執事者。

仆誠不自修傷(9),然竊恐重為執事累也(10)。使執事無可議,則昔賢如白太博(11)、歐陽公(12)、東坡居士(13),皆與鳴珂(14),不廢酬答,未聞後世之議之也,何獨至執事而苛求之?執事果有可議,即不征伎,庸但已乎(15)?

仆之來金陵也,太倉張西銘偶語仆曰:“金陵有女伎,李姓,能歌玉茗堂詞(17),尤落落有風凋(18)。”仆因與相識,間作小詩贈之。未幾,下第去,不復更與相見。後半歲,乃聞其卻執事金。嘗竊嘆異,自謂知此伎不盡,而又安從教之?目執事之邀之,在仆去金陵之後,今天下如執事者不止一人,豈仆居常獨時時標舉執事之姓名(19),預告此伎,謂異日或邀若,必不得往乎?

此伎而無知也者(20),以執事三百金之厚貲,中丞之貴,方且奪命恐後(21),豈猶記憶一落拓書生之言(22)!倘其有知(23),則以三百金之貲,中丞之貴,曾不能一動之(24),此其胸中必自有說(25),而何待乎仆之苦之也。士君子立身行己(26),自有本末,反覆來示(27),益復汗下(28)。仆雖書生,常恐一有蹉跌(29),將為此伎所笑,而不能以生平讀數卷書、賦數首詩之伎倆,遂頤指而使之耶(30)?

作品注釋

(1)田中丞:即田仰。中丞,巡撫的別稱。

(2)省訟:反省,自責。

(3)恧(nǜ):慚愧。

(4)齒:年齡。不啻(chì):不僅。倍蓰(xǐ):數倍。蓰:五倍。

(5)猥:謙詞,辱。少年之游:年輕人的娛樂,此指征妓之事。

(6)兼金:價值倍於常金的好金子。此指上等白銀。

(7)伎:同“妓”。

(8)爬垢索瘢:颳去污垢,尋找疤痕。比喻過分挑剔別人的錯誤。《後漢書·趙壹傳》:“所好則鑽皮出其毛羽,所惡則洗垢求其瘢痕。”

(9)修飭(chì):修養,謹慎。

(10)累:連累,麻煩。

(11)白太傅:唐代文學家白居易,曾授太子少傅。

(12)歐陽公:宋代文學家歐陽修

(13)東坡居士:宋代文學家蘇軾,號東坡居士。

(14)與(yù):置身其中。鳴珂:達官貴人的馬以玉為飾,行駛作響。代指達官顯貴。

(15)庸:豈。但:只,僅。此處猶言“僅此”,“就此”。

(16)張西銘:張溥。語(yù):告訴。

(17)玉茗堂:湯顯祖書齋名。

(18)落落:豁達,開朗。

(19)居常:平居,日常。

(20)而:如果。

(21)方且:將會。奔命:奔赴應命,忙於應付。

(22)落拓:窮困失意。

(23)倘:假若,如果。

(24)曾:乃,竟。

(25)說:道理,主見。

(26)士君子:有志節的人。

(27)來示:來信。示,對人來信的敬稱。

(28)汗下:喻慚愧。

(29)蹉跌:亦作“差跌”,失足跌倒,喻失誤。

(30)頤指:用下巴的動作示意,來指使人,常形容指揮別人時的傲慢態度。

(31)垂察:希望得到體察、明鑑的謙詞,常用於信尾。

作品賞析

這封書信與作者的《李姬傳》有關聯之處。巡撫田仰遭到香君的嚴正拒絕後,惱羞成怒,不僅卑鄙地“有以中傷姬”,而且寫信污衊侯方域在背後指使。這封信就是回答田仰的無恥責難的。作者的語氣不卑不亢,申辯入情入理,既夾槍帶棒地譏諷了田仰,又傾心讚賞了香君,還輕鬆地洗白了自己。

作者簡介

侯方域(1618—1654),字朝宗,號雪苑,商丘人。清代初年著名文學家、書畫家。其祖父侯執蒲曾任太常寺卿,其父侯恂曾先後任兵部侍郎、戶部尚書,二叔侯恪曾任國子監祭酒。侯方域天賦異稟,在京師侍奉父親,多為賢公卿所賞識,稱他“強記可比漢張安世,乾局可比唐李文饒”。胡介祉在《侯朝宗公子傳》中稱他“生而穎異,讀書嘗兼數人”,“為文若不經思,下筆千萬言立就”。他與魏禧、江琬被稱為清初三大文學家,其文恢奇雄健,被譽為宋代以來“中州數百年一人而已”。侯方域倜儻任俠,與陳貞慧冒辟疆方以智被譽為“為天下持大義者”的“南明四公子”。他與陳貞慧、吳次尾作《留都防亂公揭》,歷列阮大鋮之罪,聲震南都。曾醉登金山,指評當世,臨江悲歌,被譽為周瑜王猛。他與同里賈開宗、徐作肅、徐鄰唐、徐世琛、宋犖組織雪苑文學社,切磋文事,被譽為“雪苑六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