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寄芙蓉冠子

”唐王維《臨湖亭》詩:“當軒對樽酒,四面芙蓉開。 《詩·曹風·候人》:“彼其之子,不稱其服。 ”晉陸機《文賦》:“恆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答寄芙蓉冠子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王建
【作品體裁】五律

作品原文

答寄芙蓉冠子
一學芙蓉葉,初開映水幽。雖經小兒手,不稱老夫頭。
枕上眠常戴,風前醉恐柔。明年有閨閣,此樣必難求。

詞語注釋

冠子:成年的男子。《韓詩外傳》卷七:“冠子不詈,髦子不笞,聽其微諫,無令憂之。此為人父之道也。”
芙蓉:荷花的別名。《楚辭·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洪興祖補註:“《本草》云:其葉名荷,其華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蓉。”唐王維《臨湖亭》詩:“當軒對樽酒,四面芙蓉開。”清唐孫華《晚秋獅子林小集》詩之一:“三徑林香穿竹樹,一池波影漾芙蓉。”
不稱:不相稱;不相副。《詩·曹風·候人》:“彼其之子,不稱其服。”鄭玄箋:“不稱者,言德薄而服尊。”《史記·文帝本紀》:“﹝孝文皇帝﹞德厚侔天地……明象乎日月,而廟樂不稱,朕甚懼焉。其為孝文皇帝廟為昭德之舞。”晉陸機《文賦》:“恆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二刻拍案驚奇》卷六:“只怕小生才能淺薄,不稱將軍任使,豈敢推辭。”清魏源《湘江舟行》詩之二:“十載畫瀟湘,不稱瀟湘月。”
閨:內室小門。借指內室。《史記·汲鄭列傳》:“黯多病,臥閨閤內不出。”《漢書·循吏傳·文翁》:“﹝文翁﹞每出行縣,益從學官諸生明經飭行者與俱,使傳教令,出入閨閤。”南朝梁沉約《謝敕賜絹葛啟》:“變溽暑於閨閣,起涼風於襟袖。”

作者簡介

王建(約767-約830年),唐代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享年約六十七歲。家貧,“從軍走馬十三年”,居鄉則“終日憂衣食”,四十歲以後,“白髮初為吏”,沉淪於下僚,任縣丞、司馬之類,世稱王司馬。他寫了大量的樂府,同情百姓疾苦,與張籍齊名。又寫過宮詞百首,在傳統的宮怨之外,還廣泛地描繪宮中風物,是研究唐代宮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皆作10卷,《崇文總目》作2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