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7月11日至12日,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湖南省長沙市隆重舉行。本屆論壇以“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為主題,就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推進兩岸文化

由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與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於2009年7月11日至12日在湖南長沙舉行。

舉辦方

本屆論壇由中共中央台辦海研中心與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共同舉辦,主題為“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這是論壇自設立以來首次以“文化教育”為主題,重點討論三項議題: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推進兩岸文化產業合作;拓展兩岸教育交流合作。

..

本屆論壇主題

與會人士就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推進兩岸文化產業合作、拓展兩岸教育交流合作三項議題進行深入討論,並舉行了兩岸經貿合作座談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賈慶林和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國共兩黨有關方面負責人、台灣其他黨派、兩岸文化界、教育界、經貿界等各界人士、專家學者500餘人出席。兩岸文化和教育主管部門人士作為特邀嘉賓和特邀專家出席了本屆論壇。

..

會議認為

去年5月以來,兩岸關係出現歷史性機遇,取得重大積極進展,步入和平發展的正軌,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與期盼。在進一步密切兩岸經貿關係的同時,積極加強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對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深遠意義。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是兩岸的共同財富,是維繫兩岸民族感情的重要紐帶。新形勢下,應全面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締造中華民族的新時代。與會各界人士經過兩天的研討.

..

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舉行專題研討匯報會

來自海峽兩岸的四位嘉賓分別匯報三個分論壇和兩岸經貿合作座談會的研討情況。

匯報會由中共中央台辦常務副主任鄭立中

..

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張榮恭共同主持。

匯報人分別為

中國影協顧問蘇叔陽、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黃光男、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台灣證交所董事長薛琦

提出以下共同建議:

一、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 不斷推進兩岸在文化、藝術、宗教及民間信仰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 加強兩岸在文化古蹟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利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建立維護文化資產的溝通合作平台,切實保護好中華文化瑰寶。 共同促進中華文化創新,激發創造活力,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時代性。 鼓勵兩岸各地各有關機構加強文化交流,輪流舉辦或相互參加各種主題的文化節、藝術節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動。協助台灣文藝團體參加上海世博會展演。 支持兩岸文化藝術機構、團體、院校和藝術家開展藝術教學、聯合創作、互訪巡演及合作演出、商業演出等交流合作。 鼓勵兩岸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文物保護機構和文化研究機構開展多種形式交流和合作研究、聯合辦展等活動。 兩岸使用的漢字屬於同一系統。客觀認識漢字在兩岸使用的歷史和現狀,求同存異,逐步縮小差異,達成更多共識,使兩岸民眾在學習和使用方面更為便利。鼓勵兩岸民間合作編纂中華語文工具書。 支持兩岸學者就術語和專有名詞規範化、辭典編纂進行合作,推動異讀詞審音、電腦字型檔和詞庫、地名審音定字及繁、簡字型轉換軟體等方面的合作。 支持制訂有利於兩岸文化交流的政策,簡化相關行政手續,為交流合作營造良好的環境。發揮雙方的優勢,共同推動中華文化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對話與交流,促進中華文化在全球傳播。

..

二、深化兩岸文化產業合作,增強兩岸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積極整合兩岸文化產業資源,最佳化資源配置和布局結構,培育文化市場,共同打造文化產業鏈,形成產業群。 深入發掘中華傳統文化資源,共同打造具有民族特色、風格、氣派和原創性的知名品牌。 共同加強推進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新興文化產業,建設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促進兩岸文化產業發展。 共同推動制定兩岸文化產業標準,加強保護智慧財產權,建立溝通合作平台,最佳化兩岸文化產業發展條件。 加強文化創意產業合作。合辦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推動成立促進兩岸文化創意產業交流合作的權責單位。 擴大及深化兩岸廣播電影電視領域的交流合作。在兩岸影視劇合拍、影視劇及電視節目之市場準入、影視演職人員交流等方面,積極探討擴大交流合作。 建立兩岸出版交流機制,積極擴大出版物貿易與著作權貿易,加強出版合作,並共同開拓海外華文出版市場。

三、促進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提升兩岸教育品質。 促進兩岸教育發展,在教育中展現中華文化的精神與精髓,加強交流,相互切磋砥礪,培養具有文化內涵的優秀人才。 發揮兩岸各自優勢,努力實現教育資源相互開放和共享,並營造有利於兩岸學術交流的環境。 支持兩岸各級各類學校深入開展交流合作,構建多種合作平台,通過校際交流合作,共同提高辦學水準。推動兩岸院校建立學分轉換承認及累積機制。 兩岸互認學歷有利於推動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向實質性階段邁進。 鼓勵兩岸學生互至對岸學習,並為此創造良好條件。 加強兩岸教師和學生互訪、交流。鼓勵舉辦兩岸青少年學生大型交流活動,並逐步構建交流平台。 鼓勵兩岸相關團體和學校合辦以誦讀和書寫中華經典為主題的中小學生交流活動。
四、共同探討協商簽訂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定,建立兩岸文化教育合作機制。 支持兩岸相關機構和專家學者就協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定進行研究規劃,以利建立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機制,實現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制度化、規範化、長期化。
五、加強兩岸新聞交流。 擴大兩岸資訊交流,促進儘快實現兩岸新聞媒體互設常駐機構,鼓勵兩岸新聞界加強交流合作。

..

六、支持台資企業在大陸發展壯大,推動兩岸在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產業領域的合作。 支持台資企業積極因應全球金融環境劇烈變動,進一步運用大陸實施中部崛起等區域發展戰略和擴大內需市場的有利時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調整發展策略和市場布局,加快轉型升級和產業轉移步伐,努力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加強兩岸節能環保、新能源產業在技術研發、產品套用、市場推廣、雙向投資等方面的合作,鼓勵兩岸企業積極研究、使用和推廣節能環保產品和新能源技術,定期召開兩岸研討會,建立溝通平台,推動兩岸建設節能、環保社會。 促進兩岸共同研究及合作因應氣候變化;進行氣象觀測及預報技術和資料的交流;共同提高對暴雨、颱風等災害性天氣的預報預警水平;針對環保議題,加強交流合作,建立溝通機制。

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達成6點共同建議

兩岸關係出現歷史性機遇,取得重大積極進展,步入和平發展的正軌,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與期盼。在進一步密切兩岸經貿關係的同時,積極加強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對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深遠意義。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是兩岸的共同財富,是維繫兩岸民族感情的重要紐帶。新形勢下,應全面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締造中華民族的新時代。與會各界人士經過兩天的研討,提出以下共同建議:
一、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 ——不斷推進兩岸在文化、藝術、宗教及民間信仰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 ——加強兩岸在文化古蹟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利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建立維護文化資產的溝通合作平台,切實保護好中華文化瑰寶。 ——共同促進中華文化創新,激發創造活力,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時代性。 ——鼓勵兩岸各地各有關機構加強文化交流,輪流舉辦或相互參加各種主題的文化節、藝術節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動。協助台灣文藝團體參加上海世博會展演。 ——支持兩岸文化藝術機構、團體、院校和藝術家開展藝術教學、聯合創作、互訪巡演及合作演出、商業演出等交流合作。 ——鼓勵兩岸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文物保護機構和文化研究機構開展多種形式交流和合作研究、聯合辦展等活動。 ——兩岸使用的漢字屬於同一系統。客觀認識漢字在兩岸使用的歷史和現狀,求同存異,逐步縮小差異,達成更多共識,使兩岸民眾在學習和使用方面更為便利。鼓勵兩岸民間合作編纂中華語文工具書。 ——支持兩岸學者就術語和專有名詞規範化、辭典編纂進行合作,推動異讀詞審音、電腦字型檔和詞庫、地名審音定字及繁、簡字型轉換軟體等方面的合作。 ——支持制訂有利於兩岸文化交流的政策,簡化相關行政手續,為交流合作營造良好的環境。 ——發揮雙方的優勢,共同推動中華文化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對話與交流,促進中華文化在全球傳播。
二、深化兩岸文化產業合作,增強兩岸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積極整合兩岸文化產業資源,最佳化資源配置和布局結構,培育文化市場,共同打造文化產業鏈,形成產業群。 ——深入發掘中華傳統文化資源,共同打造具有民族特色、風格、氣派和原創性的知名品牌。 ——共同加強推進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新興文化產業,建設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促進兩岸文化產業發展。 ——共同推動制定兩岸文化產業標準,加強保護智慧財產權,建立溝通合作平台,最佳化兩岸文化產業發展條件。 ——加強文化創意產業合作。合辦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推動成立促進兩岸文化創意產業交流合作的權責單位。 ——擴大及深化兩岸廣播電影電視領域的交流合作。在兩岸影視劇合拍、影視劇及電視節目之市場準入、影視演職人員交流等方面,積極探討擴大交流合作。 ——建立兩岸出版交流機制,積極擴大出版物貿易與著作權貿易,加強出版合作,並共同開拓海外華文出版市場。
三、促進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提升兩岸教育品質。 ——促進兩岸教育發展,在教育中展現中華文化的精神與精髓,加強交流,相互切磋砥礪,培養具有文化內涵的優秀人才。 ——發揮兩岸各自優勢,努力實現教育資源相互開放和共享,並營造有利於兩岸學術交流的環境。 ——支持兩岸各級各類學校深入開展交流合作,構建多種合作平台,通過校際交流合作,共同提高辦學水準。推動兩岸院校建立學分轉換承認及累積機制。 ——兩岸互認學歷有利於推動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向實質性階段邁進。 ——鼓勵兩岸學生互至對岸學習,並為此創造良好條件。 ——加強兩岸教師和學生互訪、交流。鼓勵舉辦兩岸青少年學生大型交流活動,並逐步構建交流平台。 ——鼓勵兩岸相關團體和學校合辦以誦讀和書寫中華經典為主題的中小學生交流活動。
四、共同探討協商簽訂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定,建立兩岸文化教育合作機制。 ——支持兩岸相關機構和專家學者就協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定進行研究規劃,以利建立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機制,實現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制度化、規範化、長期化。

..

五、加強兩岸新聞交流。 ——擴大兩岸資訊交流,促進儘快實現兩岸新聞媒體互設常駐機構,鼓勵兩岸新聞界加強交流合作。
六、支持台資企業在大陸發展壯大,推動兩岸在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產業領域的合作。 ——支持台資企業積極因應全球金融環境劇烈變動,進一步運用大陸實施中部崛起等區域發展戰略和擴大內需市場的有利時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調整發展策略和市場布局,加快轉型升級和產業轉移步伐,努力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加強兩岸節能環保、新能源產業在技術研發、產品套用、市場推廣、雙向投資等方面的合作,鼓勵兩岸企業積極研究、使用和推廣節能環保產品和新能源技術,定期召開兩岸研討會,建立溝通平台,推動兩岸建設節能、環保社會。 ——促進兩岸共同研究及合作因應氣候變化;進行氣象觀測及預報技術和資料的交流;共同提高對暴雨、颱風等災害性天氣的預報預警水平;針對環保議題,加強交流合作,建立溝通機制。

歷史(回顧與展望)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是依據2005年4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達成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而設立的:“共同願景”第5條提到:“建立兩黨定期溝通平台,包括開展不同層級的黨務人員互訪,進行有關改善兩岸關係議題的研討,舉行有關兩岸同胞切身利益議題的磋商,邀請各界人士參加,組織商討密切兩岸交流的措施等。”

..

根據這一倡議,2006年4月14日到15日,首屆“兩岸經貿論壇”在北京舉行。2006年10月17日到18日,第二屆“兩岸農業合作論壇” 在海南博鰲舉行。2007年4月28日到29日,第三“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名稱也開始固定下來。2008年12月20日至21日,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上海舉行。2009年7月11日到12日,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湖南長沙舉行

首屆“兩岸經貿論壇”

2006年4月14日到15日,首屆“兩岸經貿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圍繞“兩岸經貿交流與直接通航”主題,就“在全球化浪潮下,兩岸經貿交流對雙方經濟發展的影響”、“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兩岸直航對產業發展策略、企業全球布局的影響”、“兩岸觀光交流對雙方經濟發展的影響”、“兩岸金融交流與兩岸經貿發展”五項議題進行研討。論壇閉幕式上,中台辦主任陳雲林受權宣布和通報了大陸方面進一步採取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惠及台灣同胞的15項政策措施,中台辦副主任李炳才宣讀了論壇達成的七點“共同建議”。中共單方面宣布的惠台利民政策充分表達了大陸對台灣同胞的誠意和善意,也使兩岸經貿往來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有了務實溝通的渠道,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當局則在兩岸往來日益密切的歷史潮流中開始被“邊緣化”。

..

第二屆“兩岸農業合作論壇”

2006年10月17日到18日,第二屆“兩岸農業合作論壇” 在海南博鰲舉行。論壇主題是“加強兩岸農業合作,實現兩岸農業互利雙贏”,就“加入WTO後兩岸農業合作面臨之機遇與挑戰”、“當前兩岸農業合作模式之探討”、“兩岸農業合作發展之問題與對策”三項議題進行研討。閉幕式上中台辦副主任鄭立中宣讀會議達成的七項共同建議,中台辦主任陳雲林宣布了20項擴大和深化兩岸農業合作的新政策措施。這次論壇中共同樣以單方面出台惠台利民政策的形式,繼續推動兩岸經貿往來,向台灣同胞釋放善意。通過對兩岸農業合作項目提供融資、支持和給予稅收、土地等方面的優惠、以及對台灣農產品實施法律保護等措施,不但解決台灣中南部農民的經營困難、促進大陸農業的開放發展,還為兩岸農業合作走向互利雙贏鋪平道路,並掀起兩岸農業合作的熱潮。

..

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2007年4月28日到29日,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名稱也開始固定下來。論壇主題是“兩岸直航、旅遊觀光、教育交流”,圍繞海上直航、空中直航、“小三通”、兩岸教育事業的發展與交流合作、觀光旅遊等五大議題進行了研討。閉幕式上中台辦副主任鄭立中宣讀了六項“共同建議”,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交通部、民航總局和國家旅遊局負責人分別宣布了13項惠台措施。六項建議涉及的都是兩岸同胞特別關心也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需要國共兩党進一步推動解決的重要課題。13項惠台措施貼近民生,注重實效,受益的不僅是台灣工商企業,還包括農民、學生,以及醫生等專業人士,受到兩岸同胞的歡迎和國際輿論的好評。特別是在教育方面,歡迎台灣高校到大陸招生,不但幫助解決台灣高校生源不足的問題,使兩岸的教育交流成為雙向交流,還有助於促進兩岸青年相互了解、消除隔閡,使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趨向良性。

..

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由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與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於二00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二十一日在上海舉行。本屆論壇以擴大和深化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為主題,與會人士圍繞拓展兩岸金融及服務業合作、促進兩岸雙向投資、構建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機制三項議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研討。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榮譽主席連戰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賈慶林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國共兩黨有關方面負責人、台灣其他黨派負責人、兩岸經濟界及各界人士、專家學者等共四百餘人出席。兩岸經濟和金融主管部門人士作為特邀嘉賓和特邀專家出席了本屆論壇。
會議認為,今年五月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出現了歷史性機遇,在兩岸人民共同期盼與兩岸雙方努力下,兩岸協商得以恢復並取得重要成果,多項便民利民的措施陸續實施。然而兩岸事務經緯萬端,有待解決的問題眾多,輕重緩急各不相同,亟需兩岸各界加強對話、密切溝通、凝聚共識。在此新形勢下,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舉辦的環境比以前更好,所形成的共識比以往更有條件供兩岸制定政策參考。論壇應成為兩岸各界交流溝通的重要平台,擴大參與,集思廣益,務實探討當前問題,前瞻未來發展契機,創造互信互利條件,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會議認為,兩岸經濟關係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起點,出現了新契機。同時,國際金融危機不斷擴散蔓延,給世界各國和兩岸經濟及人民生活造成衝擊。為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擴大和深化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以促進兩岸經濟發展,造福兩岸同胞,不斷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與會各界人士經過兩天的研討,提出以下共同建議:
 一、積極合作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
——加強兩岸互惠互利的經濟合作,共同探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方法和途徑。採取適當方式,在金融、經濟方面加強相互支持,以促進兩岸經濟金融穩定發展。
——促進兩岸加強合作,解決廣大中小台資企業的融資問題,支持和幫助台資企業轉型升級、持續發展。
 二、促進兩岸金融合作
——兩岸雙方應儘快商談建立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監管合作機制和貨幣清算機制,開展兩岸證券交易所交流合作,為擴大兩岸金融合作創造更好條件。
——加強兩岸金融監管機構之間的資訊交流與監管合作,維護兩岸金融機構穩定健康運行,增強防範金融風險的能力。
——鼓勵和推動兩岸金融業者採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開展人才培訓和學術交流。
 三、相互參與擴大內需及基礎建設
——為因應全球經濟衰退,兩岸皆在積極推動擴大內需及加強基礎建設相關計畫,雙方應採取具體作為,支持兩岸企業相互參與擴大內需及基礎建設,創造新的商機,強化共同應對經濟變局的能力。
 四、深化兩岸產業合作,拓展領域,提高層次
——加強兩岸產業界交流和溝通,建立兩岸產業優勢互補的合作機制,逐漸形成合理的兩岸產業分工合作布局。
——加大在資訊、通訊、環保、新能源、生物科技、中草藥、航空工業、紡織及纖維、LED照明、工業設計等領域的合作。
——推動兩岸在高科技、基礎科學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加強兩岸共同制訂電子信息等產業技術標準的合作,加快科技研發成果產業化進程。
——及早協商建立兩岸農產品快速便捷的檢驗檢疫程式,加強兩岸檢驗檢疫的技術交流與合作。
——鼓勵兩岸企業合作開發油氣資源。
 五、加強兩岸服務業合作
——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和支持台灣服務業進入大陸市場,推動服務業成為兩岸經濟合作的新熱點。
——加強信息服務業、運輸物流、商業零售、醫療、會計、管理諮詢、職業技術教育、文化創意、電信等多個服務業領域的合作。
——兩岸進一步強化健康有序的旅遊交流合作機制,共同簡化赴台旅遊申請流程,循序漸進地積極擴大大陸居民赴台旅遊。
 六、完善兩岸海空直航
——兩岸應根據市場需求增長情況,積極考慮增加班次,並儘速就常態包機轉為定期航班作出安排,同時就建立更便捷直達航路及航空器安全技術事宜進行溝通和落實。
——儘速推動實現兩岸航空公司在對方設立營利機構及辦事機構,以擴大業者互利互惠的交流合作。
——兩岸海運界加強聯繫,根據市場需求,合理安排運力,確保兩岸海運市場規範有序。雙方業務主管部門應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充分保障航運公司從事兩岸海上直航的各項權益。
 七、加強兩岸漁業合作
——兩岸儘早協商建立漁業勞務合作機制及漁事糾紛處理機制,落實各項管理,保障大陸船員及漁船船主的權益。
——加強兩岸漁業資源相關議題的合作交流,共同保護作業漁場的漁業資源,讓兩岸漁業可以永續發展。
 八、加強投資權益保障
——兩岸儘快就投資權益保障問題進行商談並簽署協定,建立和完善兩岸投資權益保障協調機制。
——兩岸儘快就智慧產權保護、避免雙重課稅、通關便利、標準檢測及認證合作等攸關兩岸企業利益的議題進行協商。
——大陸方面進一步落實台商投資權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相關工作機制。
 九、實現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推動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
——加快推動兩岸資金、資訊、技術正常流動,實現雙向投資。
——台灣方面儘快就大陸企業參與台灣經濟建設的方式和領域作出安排,儘快公布大陸企業資金進出、人員往來等配套措施,為大陸企業赴台投資創造必要的條件。
——兩岸就市場開放和弱勢產業保護問題進行協商,達成共識並作出安排。
——為維護兩岸交流秩序,保障兩岸同胞權益,推動儘快就共同打擊犯罪進行協商。
——為解決兩岸經濟交流中的問題,擴大兩岸經濟互利合作,按照先易後難、逐步推進的步驟,推動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

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2009年7月11日,為期兩天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湖南長沙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和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以及兩岸各界總計400餘人將出席論壇。
本屆論壇由中共中央台辦海研中心與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共同舉辦,主題為“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這是論壇自設立以來首次以“文化教育”為主題,重點討論三項議題: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推進兩岸文化產業合作;拓展兩岸教育交流合作。
此外,論壇將舉辦一場兩岸經貿合作座談會,圍繞兩岸經貿合作與中部崛起戰略、兩岸節能環保與新能源產業合作等兩岸共同關心的議題進行研討。期間,還將舉辦一場近千人的兩岸青年學生聯歡活動。論壇閉幕式上,將提出共同建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