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20世紀後期民主化浪潮

第三波—20世紀後期民主化浪潮

《第三波—20世紀後期民主化浪潮》,為美國政治學家塞繆爾·亨廷頓所著的一本政治學著作。1974―1990年間世界範圍內約30個國家政體向民主化方向發生轉變。該書即是亨廷頓試圖解釋發生這一波民主化浪潮的原因、方式及其直接後果的著作。翻譯者是現供職於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年輕一代政治學者的領軍人物劉軍寧。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譯本封面中譯本封面

“本書探討的是二十世紀後期一項重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全球性政治發展:即大約有30個 國家由非民主政治體制過渡到民主政治體制。這本書試圖解釋發生在1974――1990年間這一 波民主化的原因、方式及其直接後果。本書橫跨理論和歷史兩個領域,但是它既不是一部理 論著作,也不是一部史書。它位於兩者之間;它基本上是一部解釋性的專著。”——塞繆爾·P·亨廷頓《第三波— 20世紀後期民主化浪潮》前言

《第三波》探討的是二十世紀後期一項重要的全球性政治發展:即大約有30個國家由非民主政治體制過渡到民主政治體制。其試圖解釋發生在1974--1990年間這一波民主化浪潮的原因、方式及其直接後果。

具體到此書的結構,其分為六章。第一章回答了“什麼”(what)的問題,是對於全書研究對象的提出和說明,包括對民主含義的限定以及對民主化帶來的問題的思考。第二章回答了“為什麼”(why)的問題,探討了民主化呈波浪式運動的原因,重點則是通過歸納推理的方法找出第三波民主化的五大肇因,即合法性的衰落、經濟發展和危機、外部勢力的新政策、示範效應或滾雪球。第三章回答“如何會這樣”(how)的問題,把第三波轉向民主化的威權政權分為3種,即一黨體制、軍人政權和個人獨裁。然後根據第三波民主化政權中執政集團與在野或反對集團的互動關係,概括出這樣三類變遷過程:一是變革(transformation),即威權政權實現自我改造,由執政精英推動走向民主化;二是置換(replacement) ,即威權政權垮台或被推翻;三是移轉(transplacement) ,即執政集團與反對集團成妥協,採取聯合行動走向民主化。此外,作者也提到了一個例外模式,即像格瑞那達和巴拿馬那樣由外部勢力干預而帶來的民主化。第四章繼續回答“民主化過程的特徵如何”( how)的問題。他提出了“妥協、選舉、非暴力是第二波民主化的共同特徵” 【5】的觀點。第五章則回答新興民主政體“如何持久”( how long)的問題。既然民主化浪潮有明顯的進兩步退一步的規律性,第三波民主化出現了這個徵兆,對於如何才能解決回潮的問題,作者為此總結出了新型民主政體可能碰到和必須而對的3類問題,即:轉型問題(transition problems)、情境問題(contextual problems) 和體制問題(systemic problems), 並且還花費大量筆墨探討了前兩類問題在第三波民主化過程中的處理方式及重要性。第六章回答民主化“何去何從”(whither) 的問題,展望了民主化的前景,提出了“時間屬於民主這一邊”的觀點。

中譯本目錄

《公共譯叢》總序

序 第三波:二十年之後看未來 亨廷頓

前言

第一章 內容

第一節第三波的開始

第二節民主的含義

第三節歷史上的民主化浪潮

第四節民主化中的問題

第二章 原因

第一節 波浪式運動探因

第二節 民主化波浪探因

第三節 第三波探因

第四節 合法性的衰落和政績的困局

第五節 經濟發展與經濟危機

第六節 宗教變革

第七節 外部勢力的新政策

第八節 示範效應或滾雪球

第九節 從肇因到肇端

第三章 民主化的過程

第一節 威權政權

第二節 轉型過程

第三節 變革

民主派準則之一:改革威權體制

第四節 置換

民主派準則之二:推翻威權政權

第五節 移轉

民主派準則之三:就政權變革進行談判

第四章 民主化的特徵

第一節 第三波民主化的共同特徵

第二節 妥協、參與與適度交易

第三節 選舉結果:預料之外,還是情理之中

第四節 低度的暴力

第五章 持久

第一節 鞏固權力及其問題

第二節 虐待者的難題:法辦與懲治,還是寬恕與遺忘

民主派準則之四:處理威權政權的罪行

第三節 執政官式的難題:三心二意而又強大的軍方

民主派準則之五:節制軍方權力,促進軍隊職業化

第四節 情境問題、幻滅與威權懷舊

第五節 民主政治文化的培養

第六節 民主政治行為的制度化

第七節 有利於新民主政權鞏固的條件

第六章 走向

第一節 第三波肇因:持續、削弱,還是有所變化

第二節 第三波回潮

第三節 進一步的民主化:障礙與機會

第四節 經濟發展與政治領導

作者

簡介

塞繆爾·P·亨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1927—2008),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政治思

塞繆爾·亨廷頓塞繆爾·亨廷頓

想家之一,生前為哈佛大學艾伯特·J.韋瑟黑德三世(Albert J Weatherhead Ⅲ)教授,哈佛大學政府系講座教授及約翰·M·奧林戰略研究所(John M. Olin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所長。曾在卡特政府國家安全委員會任職,為時任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布熱津斯基的左右手。政治上,他以保守出名。學術上,他以當代馬基雅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自詡,一向以提出極具爭議的觀點或理論聞名於學術界。他的十來種學術著作大多探討當代重大政治、國際關係等領域的理論問題,在學術上頗多建樹。

主要著作

●《士兵與國家》The Soldier and the State: 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1957);

●《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1968);

●《美國政治:不和諧的希望》American Politics: The Promise ofdisharmony(1981);

●《第三波—二十世紀後期的民主化浪潮》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1991);

●《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1996);

●《我們是誰:美國國家特性面臨的挑戰》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 (200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