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業技術革命

第一次工業技術革命

說來又是廣大農民的一段血淚史。1492年有一個義大利人叫哥倫布,他率領一支西班牙船隊,帶著到東方撈取大量金銀財寶的美夢,從西班牙出發向西航行,因為他相信地球是圓的,一直向西航行就能到達東方寶地。結果他沒有到達東方,而是到了我們現在所說的美洲。但哥倫布當時並不知道這一點,他直到臨死都一直堅持認為他所到達的地方,就是印度。美洲土著民族被叫做印第安人,就是這么來的。幾年以後,另一位義大利航海家亞美利哥經實地考察,確認哥倫布所到達的是一塊歐洲人以前不知道的“新大陸”,於是後人就以他的名字把這塊“新大陸”叫做“亞美利加洲”,簡稱美洲。

第一次工業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技術革命

歷史

從那以後,世界市場驟然擴大,因為不斷地有人從歐洲前往美洲進行殖民開發,美洲對歐洲各種產品需求量很大,並不斷膨脹。這就帶動歐洲,首先是西歐,尤其英國,商品經濟迅速發展。若在中國古代,封建朝廷早就採取有力措施,予以限制了。但在歐洲不同,早在奴隸社會,那裡的商品經濟就已經相當發達了,整箇中世紀時期又沒有形成一個強大的集中統一的封建王國,所以,在那裡商品經濟就不可阻擋地發展起來了。當時由於毛紡織工業的迅速發展,養羊特別有利可圖,許多英國商人、貴族把大批農民從土地上趕走,改為牧場,史稱“圈地運動”,又叫“羊吃人”運動。這一運動從15世紀末開始,到19世紀上半葉,一直持續300多年,幾乎所有的英國農民家庭都因此而貧困破產、流離失所。正是由於付出了這樣慘重的代價,英國資本主義工業最早在世界上興旺發達起來了。究竟當時是怎樣一幅慘絕人寰的圖景,我們實在想像不出。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件事實:19世紀初,英國蘇格蘭地區有一位公爵夫人決定把全郡都變為牧場。從1814年至1820年,短短7年時間,有15000人,大約3000戶被趕出了家園。他們的村莊全都被破壞和燒毀。有一個老太婆因不肯離開小屋,就被活活燒死在裡邊。結果到1825年,原來這塊土地上生活的15000人,變成了131000隻羊。而且還不只是英國農民遭此慘禍,在英國的遍布世界的各個海外殖民地,普通的勞動民眾都莫不到處血淚橫流。馬克思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就這樣以廣大農民的苦難為代價,英國資本主義工業迅速崛起了。到17世紀中葉,暴發起來的英國資產階級再也無法忍受封建王朝的統治了,他們與封建王朝的矛盾再也無法調和了。於是1640年,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經過大約半個世紀的反覆鬥爭,到1688年終於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這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又經過大約半個世紀的醞釀,到18世紀下半葉,終於一場急風暴雨式的產業革命首先在英國開始了。1733年發明了織布機飛梭。1764年發明了珍妮紡紗機。1769年發明了水力紡紗機,隨後,1771年建立了第一個現代工廠。1779年發明了一種新的紡紗機叫“縲機”。1785年又發明了水力織布機。紡織工業的發展,對動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於是1784年著名的瓦特發明了一種新型聯動式蒸汽機,宣告了“蒸汽機時代”的來臨。蒸汽機很快就廣泛套用到了鋼鐵、煤炭等工業部門。1807年以蒸汽機為動力的輪船問世,1814年又發明了蒸汽機車。最後,刨床於1817年,工具機於1836年,蒸汽錘於1839年,陸續發明套用,實現了用機器生產機器,從而完成了這場偉大的產業革命。在大約100年左右的時間裡,英國的工業生產突飛猛進,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額財富。
繼英國之後,美國、法國、德國、日本也陸續在19世紀內完成了上述產業革命。習慣上,“工業革命”就是指這一系列機器的發明和套用。實際上,“工業革命”是指從15世紀末以來資本主義工業萌芽、崛起,直到取代農業成為國民經濟主導部門的整個過程,它是一場深刻的生產技術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經濟制度革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