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尼西亞大公會議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或稱第一尼西亞會議),是於公元325年在尼西亞城召開的基督教大公會議。 多數參與本次會議的是來自東方的主教,在其中有三位大主教。 值得提出的是,尼西亞會議導致了基督教派的分裂。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或稱第一尼西亞會議),是於公元325年尼西亞城召開的基督教大公會議。這會議是基督教歷史上第一次的世界性主教會議。此會議確立了一些為現今大部分基督教會接納的傳統教義,影響極其深遠。

歷史

第一次尼西亞會議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召集召開。會議主要是解決亞歷山大教會中,耶穌天父關係理解上的分歧:耶穌是否與天父同質還是類似。亞歷山大教會內一方的主教認為耶穌與天父同質,另一方則認為耶穌與天父類似。最後,尼西亞會議的決議否定了耶穌次於天父的觀點(在估計的 250-318 所有參加者中,最後只有兩人支持阿里烏教派)。會議採納君士坦丁的要求,在《尼西亞信經》中採用了關鍵性字詞--“聖子與聖父同質”。另外,會議在基督教逾越節(即現今之復活節)的日期上達成了一致意見,決定在春分後的、第一滿月後的、第一個星期天為節日,獨立於《聖經》中的希伯來曆。會議還授權亞歷山大主教(推測可能是按亞歷山大日曆)每年向其他的主教宣布確切的日期。
尼西亞會議對基督教具有重大歷史性意義,因這是第一次通過用基督徒代表集會形式取得一致意見,也是基督學(基督教神學的一個分支)發展的第一個起因。除此之外,“由君士坦丁來召集和主持會議,標緻著皇權對教會有了一定限度的控制。而《尼西亞信經》的產生,亦開創了制定信仰聲明和正經的先例,旨在為教義的正統性和為整個基督教國家的合一提供指導剛領;這在這在教會歷史以及後來的歐洲歷史上是個非常重大的事件。”

出席者

君士坦丁一世於當時邀請了所有的1800名教會的主教(有1000位在東方,800位在西方),但最後只有250-320左右的人能與會。根據參加會議的優西比烏(Eusebius)、亞他那修(Athanasius) 和尤斯坦修斯(Eustathius)統計,人數是250人、318人和270人不等。根據後來希臘教會史學家蘇格拉提塞士的紀錄,人數超過300人,而另外四項紀錄則是318人。
多數參與本次會議的是來自東方的主教,在其中有三位大主教。在與會者中,有曾受迫害的教父、一位是以前的隱士,有一位牧羊人主教,另外還有來自於國外的主教。在說拉丁語西方省份中,有五位代表與會。與會者的旅行和膳食是免費的,但與會者不是單獨旅程,每個都許可帶兩個教士和三個執事,所以與會總人數可能超過1500人。優西比烏曾提到有數不清的教士、執事或助理參與。
君士坦丁身穿耀眼的金邊紫袍進場,恭敬地坐在主教們後,作為會議的觀測者。君士坦丁一世按羅馬元老院的形式組織大會的進行。優西比烏在會議開始時,宣讀會議祝辭。奧塞思主持了會議的討論,他可能作為教宗的代表,而從羅馬來的兩位教士則肯定其為教宗的代表。

議題

有關阿里烏教義的問題 逾越節(復活節)的慶祝 米勒修斯分裂主義 聖父聖子在目的與位格上同一 異端的洗禮 在理吉紐統治下的迫害中損失情況,廢除逾越節而在每年春分後滿月之後的星期天收復活節

後續及影響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對其後基督教發展影響長遠重大。通過皇帝的權力召集基督教會的主教們聚在一起,是主教代表首次聚在一起聯契約意的教義聲明,也是首次由皇帝運用國家力量影響主教會議的程式。這就是所謂“君士坦丁轉換”,即教會與政權連結在一起,這至今仍然引發許多辯論。
然而在短期內,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並未有完全解決當初召開的核心問題。阿里烏和米勒修斯不久後就重新得到了幾乎所失去的權力。在公元4世紀剩餘的時間裡,阿里烏繼續傳播並導致教會分裂。而幾乎是立即地,尤士比尤斯運用其在法院的影響力,使君士坦丁偏向正統的尼西米會議主教們。尤斯坦修斯在330年被流放,愛森那塞修斯雖繼承了亞歷山大主教位置,但在335年第一次泰耳會議後被免職。而阿里烏則回到了君士坦丁堡,重新被接納入教會,不久便去世。君士坦丁一世也在隔年去世,在其死前受洗於阿里烏教派。

第二次尼西亞會議

可對的聖像予以尊敬,恢復聖像崇拜。但不應當成神來供奉崇拜。廢除逾越節。
規定政府無權委任主教、神父及助祭人員。主教候選人應該經省區的主教共同推舉。
《聖經》對基督的「僕人」聲稱是指其謙卑、服從和聽命至死,而非其之身份地位。
尼西亞會議是由羅馬皇帝康斯坦丁, 也就是著名的君士坦丁大帝允許下進行的。具有諷刺的是康斯坦丁是不信仰基督教的,同意會議舉行完全是對於基督教徒日益壯大的無奈。
值得提出的是,尼西亞會議導致了基督教派的分裂。尼西亞會議後基督教分裂為以西羅馬帝國義大利羅馬教區為首天主教和以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為首的東正教。東正教只承認《西尼亞信經》的前36條。天主教與東正教的主要分歧是:是否承認聖母為人而展開的。東正教不承認大會設立教皇這一職位,只承認各教區的牧首。所以今天主要信仰東征教的國家中牧師的最高領袖為個教區的牧首而非教皇。

尼西亞會議與康斯坦丁會議及尼西亞信條

歷史上出現過大大小小不少的信經(或稱信仰告白),但要說到基督教(包含天主教)普遍都接受的信經,大概只有叄個,就是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和迦克墩(或卡爾西頓)信經,歷史上第一個出現的信經不是使徒信經,而是尼西亞信經,它是在處理阿利烏問題,第二個迦克墩信經處理的是基督神人二性的問題,這兩個信經都是為了處理當時教義的問題而出現的,而現在教會最常使用的使徒信經反而是最後出現的
《尼西亞信經》是第一個由教會會議決定,並由政府執行,導源於神學爭辯,用神學術語表達,並且原來用咒詛異端作結的信經。其歷史背景是:亞歷山大城的長老阿利烏創立聖子被造,與聖父不同本質的異端學說,老底嘉的亞波里拿留倡言耶穌有人的身體與魂,但他屬人的道或理性為他神性的道所代替,甚至他的神性吸收了他的人性。又有馬其頓聖靈受造派的異端出現,主張聖靈不是如聖子一樣為上帝,而是如天使一樣為聖父和聖子服務,是受造的。正統教會與異端進行了殊死的爭戰,鬥爭的成果就是《尼西亞信經》的奠定。它在論耶穌基督時所採納的用語,如“在萬世以前”,“出於真神而為真神”,“受生而非被造”,“與父一體”,乃是正統最後戰勝了亞流異端的標記。論聖靈的一段大大擴充,以對抗馬其頓異端派。教會史學家斯卡福(Schaff),談及尼西亞會議中正統教會的勝利的影響,說:“尼西亞會議是四世紀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它勝過了危害教會的謬誤。這種不流血的思想的得勝對真正文明的進步所產生的影響,遠遠超過君士坦丁和他的後繼人所有流血換來的勝利。”今日中國教會普遍忽視教義的重要性。其實,稍稍熟悉教會歷史的人都曉得,教義的爭辯涉及到基督教純正真道的生死存亡。若不是當初上帝興起像阿塔拿修這樣的剛勇之士,為真道竭力爭辯,基督教傳播到今天,就不知道是什麼樣子了。 -雷默-

背景與內容詳細分析

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信經尼西亞信經其實不是一次就制定出來,它是開了好幾次教會大公會議才定案的,而且中間還有頗多曲折。整個尼西亞信經主要在處理的是阿利烏問題,所以我們就先來看阿利烏這個人。
阿利烏(Arius,260-336)當時是非洲東北角亞力山大城的長老,為人非常敬虔,但他所提出的神學主張卻給當時的教會帶來絕大的衝擊,而不得不處理。當時他所在的亞力山大城雖然位處北非,卻是一個希臘化非常深的城市,可能因此使他的信仰受了太多希臘文化的影響,而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影響力量可能就是靈肉二元論,這個思想基本上認為靈是善的肉體是惡的,所以人應該追求靈棄絕肉體,此處的肉體最後是指一切的物質,在此信念下於是阿利烏髮展出了一套獨特的神學主張[ii]:
1. 上帝是“獨一”的,其他的一切都是受造物。但因為物質是惡的,純善的靈不可能造出惡的物質,於是上帝先創造了“道”,再藉由道創造世界。
2. 耶穌基督就是那道,是因上帝特別的旨意而受造。他受造於創造之先,亦即”他雖生於時間之外,但出生之前他並不存在”,此處的”生” 阿利烏認為是”作或被造”的比喻說法,那么也就意味者上帝與道有著本質的不同,因為上帝是在時間之外,永恆之中,而道是出生之前他並不存在。
3. 論到崇拜與禱告時,他說耶穌基督就是那道,雖是受造但有神性,所以可以是敬拜的對象,但論到拯救時,他又說耶穌基督不過是人,不過是我們學習的模範而已,因此這兩個觀點有點不一致。
4. 聖靈是聖子所造,因為當時討論的重點是聖子與聖父的關係,所以聖靈的部份著墨不多。
5. 耶穌因為順服上帝的旨意所以被接納為兒子,我們若學習耶穌的榜樣,就可以被上帝接納為他的兒子,得蒙救贖。
在這種主張下我們可以看到阿利烏的出發點是一神論,但因為他說聖子和聖靈是可以被敬拜的,所以最終又傾向叄神論,至於對耶穌基督的看法則有點混亂,又說有神性,又說不過是人,所以一個訓練有素的神學教育在很多場合是相當有幫助的。
對壘
當時的教會為此吵得不可開交,於是在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的促成下開了數次大會,結果定阿利烏為異端,並產生了尼西亞信經,為什麽大會是由皇帝促成的呢?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當時基督教已被接納成為國教,而教會內的不穩定會影響政治上的穩定性;二是依照羅馬傳統,皇帝是羅馬國教的“大祭司”,所以會議就由皇帝促成而召開了。
其實在制定出尼西亞信經上開了不止一次大會,第一次是在AD325年召開的,會後制定了原始版的尼西亞信經,讓與會的人員簽署,第二次則是在AD381年於康斯坦丁堡召開,尼西亞信經此時才正式成形與公布,但它最後的正式被接納則要遲到AD451年的迦克墩會議。
在反阿利烏的一方一剛開始的領袖是亞歷山太的主教亞歷山大,但沒多久整個陣營就變成他的學生也是接續他做主教的阿塔拿修(Athanasius,AD295-373)在主導,於是整個過程幾乎可以看成是阿利烏跟阿塔拿修的論戰。阿塔拿修的主張主要有以下幾點:
1. 聖子為聖父在永恆中所“生”,與父雖然有別,但本質上“與父同質”,他就是與上帝同樣的本質,這是一種奧秘,在特土良及其它教父都有談到,可以參看此篇開始中關於巴西爾(Basil of Caesarea)的論述。
2. 阿利烏的陳述說:“既然子被父所生,那么就是父先存在,而且在永恆時間外存在,而子後存在,但是被生之前並不存在,那么因此父子不可能同本質,阿塔拿修回答這個陳述說:”太陽以及其光芒非常好的成為這個爭論的例子,既然光芒是由太陽所發或所生,我們能說光芒是存在於太陽之後嗎?“,阿塔拿修於是說阿利烏的問題主要在與阿利烏在討論神的問題上,把神太人性化,於是把對人的描述一成不變的引用到有關於神的討論上,以至於犯了錯誤,因為我們開始用我們人的尺度來丈量神,錯誤於是產生。
3. 如果道是一位被造者,那么道或神的兒子並非與父神同樣是真神,那么耶穌基督的人性就不可能成為第二個亞當,因為一個被造的道不可能與耶穌基督的人性結合而使耶穌基督的人性越來越聖化,也就是說一個被造物怎么可能使得人類與造物主結合?用藝術的角度來說,如果道是個作品,人性也是個作品,一個作品(道或者是耶穌的神性)怎么能夠使另一個作品(耶穌的人性)被再造或趨於成熟呢?要與神聯合就必須得救,除了他本是神的那一位之外,沒有一個受造之物能叫我們與神聯合[iv],故拯救只可能從上帝而來,所以耶穌基督必定是與上帝同個本質,透過他,人與上帝聯合,恢復上帝的形象,阿塔拿修承繼了愛任紐及其後奧利金等一脈相承的的救恩乃是聖化(Thoeosis)的觀念,也就是人類的問題是因為罪而帶來死亡,而答案是透過道成肉身,使人性及神性相結合而有的神化或聖化,阿塔拿修提出“奇妙的交換”理論:“因為神可以被塑造為人,所以我們也可以被塑造成神(有一份屬神的性情)彼得後書 1:3-5)”
4. 愛任紐以及阿塔拿修以及他們以後很多的神學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看法,就是,除非耶穌基督同時是“真神”及“真人”,否則救恩就無法發生,因為道理並不難懂,如果耶穌的人性不是跟我們的人性一致,那耶穌就無法拯救我們,如果耶穌基督的神性與上帝不一致,那么如果只有上帝才能造人及再度改造人,任何與上帝不同本質的“神”都無法把人再造,因此耶穌基督的神性必須與上帝同質,就是那么簡單,如果不是如此,如同阿利烏所述,那么救恩成為個人努力的目標,作為一個基督徒就是活出個道德標準很高的基督徒生活(純粹基督教道德主意)或者就是停留在某種神秘主意,要不就只有罪得赦免,停留在犯罪的生活中。

總結

尼西亞會議後,阿利烏雖被定為異端,但在當時的皇帝死後(AD337),另一位皇帝康斯坦丟當政,阿利烏派就又復僻,罷去了阿塔拿修,後來也訂了一個色蒙(Sirmium)信經。但到AD361年之後亞流派開始式微,直到AD381年尼西亞信經才正式公布,所以今天的尼西亞信經事實上是尼西亞會議及康斯坦丁堡會議(第一次及第二次大公會議)的結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