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鹽

竹鹽

竹鹽,是將日曬鹽裝入三年生的青竹中,兩端以天然黃土封口,以松樹為燃料,經1000℃-1500℃高溫煅燒後提煉出來的物質。據說,竹鹽是1300年以前,廟裡的僧人以民間療法傳下來,1988年開岩通商(株)從全羅北道阜安的開岩侍方丈那裡接受千年秘方,建立工廠,才傳下民間。之後竹鹽產品商業化,更為廣泛地流傳。

基本信息

組成成分

竹鹽的組成成分為NaCl,含有微量、銅、鐵、鋅等以及其他微量元素。
竹鹽的烘烤溫度高達1000至1300度,在此溫度下有機物會被燒掉而只剩下無機物,竹鹽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粗鹽”。韓國科學家的研究指出經過煉製的竹鹽可能含有了一些其它的礦物質,發現竹鹽中錳、鈣、鋅、鐵、硫等成分的含量比純食鹽或者粗鹽要高。這也很符合化學中的物質平衡——竹子和黃土中含有比較多的這些成分,經過烘烤最後進入了食鹽中。

製作

竹鹽竹鹽
古時的僧侶把鹽裝在精心選擇的竹筒中,用天然黃土封上,再用特定的松枝烘烤,最後得到的固體粉末就是竹鹽。這個過程往往要反覆進行,“好”的竹鹽會進行九次。竹鹽是以含豐富礦物的天然鹽為原料,放進生長3年以上的竹筒,竹子必須選用生長在西海岸的竹子,直徑為7cm,3年或5年的竹子,如果直徑超過7cm,竹子中的水分很難溶入鹽里,品質就得不到保障。
竹子選好後截成段,把日曬鹽灌進竹筒里。所用的日曬鹽必須是西海岸的天然鹽。煅燒竹筒所用燃料是松木。松木里的某些成分在竹鹽煅燒的過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影響著其品質,是其他燃料所不能替代的。用來煅燒的窯也必須是用黃土製成的。
只有在用黃土製成的窯里用松木做燃料,煅燒成的竹鹽才能呈現紫色。大概10小時後,能得到第一次煅燒的竹鹽。竹子燒盡後,只留下了鹽。經過煅燒竹子的水分已經滲透進了鹽分里。此時的竹鹽成了鹽棒形狀。然後把第一次煅燒的竹鹽粉碎,再放進竹子裡燒。
這樣的過程反覆八次,到第九次烤制時往火中灑進松脂將溫度調到最高限度時,鹽將變成液體狀,是“綠色寶貝鹽”。
經過了九次煅燒以後竹鹽的功效能得到最佳的體現,且必須是九次。通常見到的竹鹽呈灰白色,顯然不是經過九次煅燒,一般灰白色的竹鹽在1350℃至1500℃下煅燒後才可以得到呈現紫色光芒的竹鹽——紫竹鹽

竹鹽歷史

古代中原的的來源主要是井鹽和海鹽(當時青鹽產量太少暫不考慮),由於工藝的限制,井鹽有滷味,海鹽有腥味。富貴人家自然不願意直接使用,於是就有了竹鹽。由於竹鹽不但沒有異味,而且還帶有清香味,在中、上層社會迅速普及,使用範圍也從最初的“牙膏”,擴展到了浴鹽、藥材(鹽本身就是一位味藥材)方面。
到唐、宋時期,製作工藝也越來越複雜,甚至出現了極其複雜的工藝和非常講究的選材,這樣製成的竹鹽,變成了一種“奢侈品”。但其功能並沒有提升,作用、成分與普通的食用鹽並沒有多少差別(除了味道和氣味)。由於現代工藝的發展,普通食鹽也不再有異味,加上牙膏、浴液等更加有效的產品的出現,竹鹽已退出歷史舞台。

爭議事件

減肥作用

竹鹽廣告中所宣稱的那些“竹鹽減肥”的理論依據,既不符合現代科學的基本理論,也沒有經過任何現代科學方法的驗證。它的神奇,只能依靠對於“傳統”“經驗”的信念來支持——也就是說,如果相信現代科學,那么它是靠不住的;如果相信存在著與現在科學不同的“科學體系”,那么它的任何結論我們都無法評價。
如果只是把竹鹽外用的話,還不至於有什麼危害——最多也就是花一些冤枉錢而已。但是,許多“竹鹽減肥”的“秘訣”里,是每天早上喝一杯“竹鹽水”。而韓國科學家的論文告訴我們,竹鹽的主要成分還是鹽——而現代科學公認攝入過多的鹽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一般認為,人體每天的食鹽攝入量不應該超過6克——多數人的正常飲食中,往往已經超過了這個量。而一杯“竹鹽水”,又額外地增加了幾克食鹽?

預防水腫

竹鹽廣告中所宣稱的“預防水腫”那些理論依據在科學上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鹽本身就是無機物,且竹子、黃土和松柏在1000℃以上的溫度灼燒下其含有的有機物早就分解成各種無機物了。更別提一些廣告中說什麼“竹鹽中的有機物可以皮膚的新陳代謝起到增進作用”。至於在按摩過程中發熱,是因為在按摩時手在身體上摩擦而發熱。根本不是廣告上說的“表明身體內的垃圾正隨著汗水被排到體外”。
而礦物質是人體內無機物的總稱。是地殼中自然存在的化合物或天然元素。礦物質和維生素一樣,是人體必須的元素,礦物質是無法自身產生、合成的,每天礦物質的攝取量也是基本確定的,但隨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環境、工作狀況等因素有所不同。人體內約有50多種礦物質,雖然它們在人體內僅占人體體重的4%,但卻是生物體的必需組成部分。根據它們在體內含量的多少,大致可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
但礦物質廣泛的存在於各類食品和飲用水中,每天所吃的食物中的所含的礦物質基本上就可以滿足人體礦物質的正常需要,根本不需要服用某種保健品來額外增加某種礦物質的攝入。且礦物質如果攝取過多,容易引起過剩症及中毒。還有部分礦物質需要量很少,生理需要量與中毒劑量的範圍較窄,過量攝入極易引起中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