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蘭村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岑溪市水汶鎮竹蘭村。

基本信息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岑溪市水汶鎮竹蘭村

一、強化基礎促發展
由於多種原因,竹蘭村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上一直比較落後,存在“兩難兩差”:生產行路難,田間路況差,“雨天一巴渣,晴天一把刀”;抗旱灌溉難,水利條件差,“要水水難到,旱裂似龜背”。
針對“兩難兩差”,近年來,在上級的支持幫助下,村黨支部帶領幹部民眾齊心協力,籌集資金46.3萬元,幹部民眾義務投工1586工,完成了三大工程:一是建成了西合水橋、垌頂橋、高寨橋等五座橋;開通了竹東片灣角路、石田片的田寮路、知母路等村級公路共18.6公里。二是修建硬化灌溉水渠350米,帶領民眾新建陂壩1座。三是硬化了竹蘭街552.5平方米。通過三大工程建設,竹蘭村生產條件得到了根本改善,為促進生產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強化調整促發展
幾年前,竹蘭村農民主要靠種糧作為主要的收入來源,由於種植的基本上都是採用單一的種植方式且品種劣質,因而在市場上沒有優勢,農民增收十分困難。
為了促進生產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村黨支部及全體黨員通過理論學習、觀看黨員電教片和召開民主生活會,按照“最佳化糧經、提升林果、主攻禽畜、擴大水產”的要求,找出了圍繞市場抓調整,發揮優勢促增收,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的增收路子。找準增收路子後,該村黨支書梁鳳松親自帶頭組織民眾大膽實踐。一是針對該村旱田、旱地多的實際,組織民眾種植了52畝粉蕉。2005年,全村種植的高產粉蕉,畝產達600公斤,總產達31噸,產值達7.7萬元,比原來種木薯增收3.1元。二是建起了54畝蓮藕種植基地。採取藕稻連作和藕、魚、鴨共養的新方式,大力發展立體養殖,去年下半年,短短几個月就產蓮藕27噸,鯉魚6.1噸,鴨5.3噸,純收入達10.8萬元,比種植水稻增4.9萬元。三是 由30名黨員創建了“龍寶品牌豬養殖致富聯合體”,2005年生豬出欄650頭左右,利潤7.3萬元。現全村共養有龍寶品牌豬500多頭,母豬100多頭,僅此項農民年有均增收50元。
此外,針對該村人多田少,單靠種田難使農民增收快的問題,村委一方面把田地集中起來讓種養能手經營;另一方面千方百計促進“打工經濟”的發展,引導富餘勞動力外出務工經商,多方面增加收入。2005年,全村外出打工的村民達230人,其中,不乏具有一技之長的技術人員,掙回100多萬元收入。
三、強化服務促發展
發展農業生產,一是離不開技術,二是離不開市場。前幾年,竹蘭村農民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上,前怕狼,後怕虎。調整結構搞種養,“大姑娘上轎頭一回”,既無經驗更無技術;種出來了,又怕賣不出去;還有的民眾缺少資金投入。
針對種種難題,村黨支部從抓好服務入手,使民眾擔憂的問題一一破解。一是大力開展技術服務。村里通過有關途徑,多次請來農業服務中心和獸醫站的技術人員舉辦技術講座,到田間地頭、到養殖場開展技術指導,2005年共開展各種培訓班8期,培訓560多人次,通過學習培訓,全村湧現了30多名種養能手。二是開展農副產品流通服務。村黨支部組織,由有市場行銷經驗的黨員牽頭,成立了蓮藕、生豬行銷協會,建起了銷售網路。現在,村裡的農副產品再也不愁銷了。三是開展黨員幫帶服務,實施結對子幫扶計畫。為了幫助少數缺技術、缺資金、缺勞力的農戶發展生產,增加收入,村黨支部一班人和一批黨員開展了“結對幫扶”活動,即每個黨員聯繫一個困難戶,幫助制定一個致富計畫,幫助掌握一門技術,幫助辦一至兩件實事。2005年,全村共有25名黨員幫扶了25個有困難的農戶,讓他們擺脫貧困,走上致富之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