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枯病

水枯病發生在浙江、福建等地區,為害毛竹、剛竹、淡竹,受害竹林常成片枯死。 夏季枯死的竹子,節間有水,色黃而氣臭。 秋季枯死的竹子,節間貯水少,或沒貯水,有灰褐色斑點。

分布與危害

水枯病發生在浙江、福建等地區,為害毛竹、剛竹、淡竹,受害竹林常成片枯死。福建永泰縣,1956年前,有5,000hm2竹林,曾遭受水枯病的為害。

症狀

水枯病開始時,竹梢有部分葉子捲縮,變為枯黃至淡紅,最後成灰白色脫落。小校逐漸枯死,並向下部小校擴展,致使全株枯死。夏季枯死的竹子,節間有水,色黃而氣臭。在2~3m高的節間貯水量最多,近地面節間則較少。秋季枯死的竹子,節間貯水少,或沒貯水,有灰褐色斑點。

發生規律

浙江在2~3月份開始發病,福建全年都有發生,但以5~8月,尤以大小暑期間枯死最多。病株先是零星分散的,後逐漸蔓延擴展成片枯死。病竹從開始發病到整株枯死。一般在向陽坡,竹林稀疏、土壤乾燥的地方發病多。在蔭郁的山窩、竹林茂密、濕度大的地方發病較輕。砍伐不合理和不撫育管理,使竹林生活力逐漸下降,減弱了抗病能力。

防治方法

應加強撫育管理和合理砍伐。發病後要及時在病區(病竹)四周(距枯死竹梢遠)開溝隔離,以防其繼續蔓延擴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