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學葉

竹學葉

竹學葉先生1965年出生於河南東南角度一個小村莊固始縣洪埠鄉馬埠村,天資聰穎的他13歲國中畢業,15歲高中畢業,1990年初,剛取得碩士學位的竹學葉先生獲準留校(鄭州工學院)工作,成了一名副教授。1997年年底時任鄭州工學院副教授的竹學葉以出國探親的名義遠赴加拿大,探親期滿後非法滯留。在加拿大獲取了博士學位,現已移居國外,移居國外,對父母不管不問,沒有一個電話,一封家書。2009年4月24日下午3時28分,在大河論壇出現了一個《最“牛”博士“躲媽媽”》的帖子。“躲媽媽”迅速成為網路熱詞。

(圖)加拿大網友搜尋到的竹學葉公開場合的視頻加拿大網友搜尋到的竹學葉公開場合的視頻

成長經歷 

(圖)竹學葉竹學葉

聰明、機靈的優等生“小竹”
竹學葉先生1965年出生於河南東南角度一個小村莊固始縣洪埠鄉馬埠村,父親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但長期在外地工作,勤勞的母親帶著三個孩子在鄉下生活,家庭生活很拮据,母親終年辛苦勞作供三個孩子讀書。六歲的時候竹學葉就早早地步入了學堂,他在同齡人中顯得格外聰明伶俐,很討人喜歡。竹的父母說:“我這孩子從小就很討人喜歡,腦子比較靈活,在學習方面很有鑽勁,悟性也很高,私下裡你很少能見到他學習,但是每次考試他總能名列前茅......,雖然有些頑皮,但是同學老師們都很喜歡他。”

天資聰穎的他13歲國中畢業,15歲高中畢業,1980年9月剛滿15歲的他就跨進了眾人嚮往的大學校門,在河南省鄭州工學院土建系攻讀民建專業學士學位,1989年年底他又取得了碩士學位。要知道在那個時代考上大學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更何況年僅24歲的他就已攻下了碩士學位!他驕人的學業讓父母、親人們都引以為豪,一度成為村里、縣裡眾多學子的學習榜樣。

真誠、擔當的副教授“學葉”
1990年初,剛取得碩士學位的竹學葉先生獲準留校(鄭州工學院)工作。幾年後,勤奮刻苦的“小竹”有實現了一個“鄉下娃”想都沒敢想過的夢想----成了鄭州工學院(現更名為鄭州大學工學院)的一名副教授。滿心歡喜的他回家給母親報喜,這期間的竹學葉為家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大妹在鄭州工學院上學的費用基本都是“學葉”一個人承擔,小妹上學他也給了很大的支持。農村的娃早立事啊!大妹畢業後沒單位沒住房,又是竹學葉給予了幫助,把自己的房子給了妹妹住。

對家庭,“學葉”擔起了一個男人應該肩負的責任。對工作,“學葉”一絲不苟、真誠待人,表現出來一位大學教授應有的精神風貌!

不孝子

(圖)博士“躲媽媽”躲得過良心嗎?博士“躲媽媽”躲得過良心嗎?

虛偽、偏激的不孝子“竹站長”
可是一切一切都美好似乎在一瞬間化為泡影。對竹的父母和妹妹來說,那簡直是場噩夢。

1997年年底時任鄭州工學院副教授的竹學葉以出國探親的名義遠赴加拿大,探親期滿後非法滯留加拿大長期不歸。但是,家人誰也沒有想到那時代竹學葉已經淪為李烘痔的忠實信徒,不知不覺中從一個正常人轉化成為一個背信棄義、不忠不孝、滿嘴謊言的惡“鬼”。

2000年,竹學葉打著回國探望父母的名義返回大陸,可是只在家中小住了幾日,就和父母匆匆道別,說自己有事情,要趕回加拿大。臨行之前,這位竹先生昧著良心對母親說:“我要趕回加拿大了,要從廣州換乘飛機出國,可是旅費不太夠......。”慈祥的母親當即就對竹學葉的父親說:“咱這個娃啊,不容易啊,一個人在國外創事業,窮家富路!孩子說需要600元,咱就給他1000元吧,錢不夠咱就出去借點吧!我只希望兒子又遭一日能在國外有自己的事業,接我們老兩口享福......。”

要知道,那個時候竹家還有兩個妹妹在上學,還有四口人要吃飯,父母翻箱倒櫃才湊了300多元,那可是家裡僅剩的餬口錢!要知道在當時的小縣城1000元是兩位老人大半年的生活費啊!1000元是老父親挨門挨戶地張口才借來的!

可是,竹學葉竟然無情地欺騙了善良慈愛的父母,他竟背負著母親的期望、懷揣著老父親東拼西湊來的1000元奔赴北京!老父親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低著頭伴著母親低低的啜泣聲許久沒有說一句話,只有一聲長長的嘆息......!

從2000年至今,老父母還一直通過熟人關注著這位不孝子,希望他有遭一日能清醒過來。父母打聽得知:兒子竹學葉經常以高級知識分子的身份在加拿大造謠生事。父親恨鐵不成鋼啊!竹學葉在加拿大度過的11年光陰,已經把他從一名普通的XX功變成了竹站長! 

褻瀆中華文化

(圖)竹學葉父母目前居住的地方:固始香樟苑小區竹學葉父母目前居住的地方:固始香樟苑小區

2001年至2003年期間,竹的老母親生病先後做了乳腺癌切除和子宮卵巢切除手術,這位曾經的孝子“學葉”連一個安慰的電話都沒有,更不用提為父母承擔醫藥費了!他大搞“人間蒸發”,徹底從父母的視界中消失了。

在長達八年父母苦苦思念兒子卻杳無音信的時間裡,竹學葉到底在幹些什麼呢?MSN網友"明星"通過加拿大華人社團及華人學生會打聽得知:竹學葉在境外不斷地製造各種機會、利用各種手段在公開場合發表演講,自詡傳播“中華優良的傳統文化”,大搞什麼“藝術節”、“油畫展”等等,可笑的是他卻丟掉了傳統的根====中華傳統的古訓“百善孝為先”。試問:一個置年邁父母生死於不顧的“人”有何面目自吹自擂呢?

竹的父親每每打聽得知兒子在國外的近況後,就會心情很沉重。他想通過這個機會和兒子說“兒子,我已經68歲了,你母親也65歲了,況且都身患重病,恐怕我們在世的時間不長了,我希望我們老兩口在有生之年能夠再見你一面!你是母親身上掉的一塊肉啊,不管你現狀如何,不論你地位顯赫!如果你還有那么一點點同情心,能夠給我們打個電話也好,那樣我們老兩口心裡也會好受些......。”

“躲媽媽”事件

(圖)竹學葉“躲媽媽”迅速成為網路熱詞

2009年5月12日,正在人們歡慶母親節時,一個“攻讀到博士學位卻十年不與父母聯繫”的帖子在網上迅速傳播,“躲媽媽”迅速成為網路熱詞。

帖子是網友“aaabbbcccddd”發上去的,帖子首先對“躲媽媽”一詞進行了定義:“躲媽媽”是指現實社會中存在的一種現象: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含辛茹苦地拚命掙錢供孩子讀書,孩子長大了,有出息了,卻無情地拋棄了年邁的父母,不盡贍養義務。

帖子說,網路名詞“躲媽媽”創造者“牛”博士,原名竹學葉,在加拿大獲取了博士學位,現已移居國外。父母含辛茹苦將他培養成材,他卻多年對父母不管不問,沒有一個電話,一封家書。長期的壓抑和對兒子的思念使得這位可憐的母親先後罹患癌症糖尿病,爾後又遭博士兒子無情拋棄。這名竹博士卻躲得遠遠的,沒有盡任何贍養義務,跟媽媽玩起了一場道德淪喪的“躲媽媽”遊戲!

在帖子最後,他還向網友“求助”:為讓這位年邁身患重病的老母親找到自己的博士兒子,請網友們見到本訊息後轉發給自己的10位好友。

人肉搜尋

(圖)竹學葉竹學葉

網友們在譴責的同時,還展開了大規模的人肉搜尋,這名拋棄母親10餘年的博士身份很快被弄清,被網友戲稱為“最牛博士”的竹學葉出生於河南省固始縣,自從2000年出國後,就再也沒有了音訊,沒有給家裡打過一次電話,沒有郵過一封家書。

網友的“人肉搜尋”下,“躲媽媽”博士的身份很快被查清,他名叫竹學葉,出生於固始縣洪埠鄉馬埠村。竹學葉有兄妹三人,他是老大,下面有兩個妹妹,大妹在鄭州工作,小妹在固始,竹學葉的父母目前就住在小妹家裡。

2001年至2003年期間,竹的老母親生病先後做了乳腺癌切除和子宮卵巢切除手術,這個曾經的孝子連一個安慰的電話都沒有,更不用提為父母承擔醫藥費了。他大搞“人間蒸發”,電話號碼也換了,徹底從父母的視界中消失了。而自從2000年後,年邁的父母雖然多次通過熟人打聽兒子的下落,都沒有得到確切訊息,只知道他在加拿大獲得了博士學位。

網路熱議

(圖)“躲媽媽”的悲劇要多反思“躲媽媽”的悲劇要多反思

其實“躲媽媽”事件並不是個案,最近幾年時不時曝出“怕父母丟人或拖累自己,不承認父母”的新聞。“躲媽媽”事件在網上傳開後,加拿大的網友也展開了調查,一位網友透露,目前竹學葉在加拿大過得很好,是一家名叫“天梯書店”的經理,記者試圖與這位網友聯繫,但這位網友稱,他也沒有竹學葉的聯繫方式,只是在一個視頻上看到過他。

一起起“躲媽媽躲爸爸”事件浮出水面,發人深省

“躲媽媽”事件其實在文學作品中已經屢見不鮮,最近在各電視台熱播的電視劇《我的醜娘》中的劇情,就是一起典型的“躲媽媽”事件,母親含辛茹苦把孩子養育成人,兒子進城後嫌母親醜,不認母親,而母親卻為了照看孫子,以保姆的身份進入兒子家,並與兒媳簽訂了一份“保姆協定”,這個電視劇的熱播賺取了很多人的眼淚,但同時一起起現實中的“躲媽媽”事件也浮出水面。

鄭州市民李先生也講了一個身邊同事“躲爸爸”的真實事件,他在某金融單位參加工作不久,單位分來了一個家在農村的大學生。某日,此人正在信貸科辦理業務,樓下門崗給他打了個電話,稱他爸爸從百公里之外的老家來看他了,出人意料的是,他探出窗外看了看,竟然回電話說不認識。等到中午,看到土裡土氣的老爸還沒走,他就抽空領人來到偏僻之處,把老爸給訓斥了一番,碰巧讓別的同事無意間聽到了,大致是“誰叫你來了,你這樣子多影響我,讓我今後咋見人,咋找女朋友,以後千萬別再來了……”

鄭州市民王愛珍認為,避免出現“躲媽媽”發生在自己身上,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給予正確的教育培養。她說,從她兒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兒子強化了“分享”的觀念,有好東西吃家人都要一起分享,孩子的爸爸經常出差,但現在家裡有什麼,孩子都會想著要給爸爸留一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