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水泉竹編

章水泉竹編

武穴市的竹器工藝品是我省著名的土特產品。到武穴開會、辦事或旅遊觀光,總要去看一看當地的各種竹器、竹編、竹雕等工藝品,挑選出幾件帶回家。周邊縣市出嫁結婚的也喜歡特地趕來武穴選購幾件工藝品作為婚嫁之物。武穴市的竹器工藝品長盛不衰,代代相傳,不斷發展,這還要追溯已故的“竹藝之聖”章水泉。

信息

所屬地區:湖北·黃崗·武穴市
..

文化遺產名稱:章水泉竹編
遺產編號:Ⅷ-4
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申報日期:2007年申報人/
申報單位:武穴市
遺產級別:市聯繫方式:

簡介

武穴市的竹器工藝品是我省著名的土特產品。到武穴開會、辦事或旅遊觀光,總要去看一看當地的各種竹器、竹編、竹雕等工藝品,挑選出幾件帶回家。周邊縣市出嫁結婚的也喜歡特地趕來武穴選購幾件工藝品作為婚嫁之物。武穴市的竹器工藝品長盛不衰,代代相傳,不斷發展,這還要追溯已故的“竹藝之聖”章水泉。
..

章水泉是武穴人,生於1892年,因家境貧寒,未入學讀書。父親是一位竹器師傅,在武穴程祖街開辦了一家以“章泰和”為牌號的竹器店,章水泉從小跟父親做竹器,聰明伶俐、好學。他父親僅能做以方竹椅為主的一般竹器,章水泉大膽創新,由原來單純做竹椅家具,發展到竹器、竹編、竹雕共兩百多個品種,把制木器家具工藝,運用到做竹工上。他通常白天備料,晚上潛在燈下從事竹器工藝活路,精雕細刻,有時通宵達旦。他集明代傳統竹器藝術之大成,精心設計,精心製作,製造出的工藝品端莊、典雅、大方。他心靈手巧,竹子在他手上如溫順的小綿羊,要圓就圓,要方就方,要扁就扁,要大就大,要小就小,運用自如。他劈竹削箋,竹片如紙那么薄,竹絲如頭髮那么細,其柔軟、細膩,用於竹藝,別具風格,造型新穎,獨樹一絕。 1954年,周恩來總理出席日內瓦會議期間,發現了武穴“章太和”竹器,慧眼識珠的周總理對“章太和”竹器作出了這樣的評價:“牢固而不顯粗笨,精巧而不失單簿,富有裝飾而不失繁瑣”。這章太和就是湖北省武穴市已去逝的民間竹藝大師章水泉所創造竹器製作的牌號,湖北省一絕藝,馳名中外的民間手工藝。
章水泉出生於1892年,自幼隨父學習竹藝,在武穴程祖街開辦一家“章太和”的竹器店。章水泉集明代傳統竹器藝術之大成,把製作木器家俱工藝運用到竹器工藝製作上,拓寬竹器、竹編、竹雕共二百多個竹藝品種。他製作的竹器家俱和工藝品,具有不散架、不變形、不發裂、無破損、無蟲蛀,精緻美觀,經久耐用的特點。1915年,他製作的雕花小竹椅被民國政府選中,漂洋過海送到美國為慶祝巴拿馬運河開通,在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太平洋展覽會,俗稱萬國博覽會獲一等獎,當時的民國政府由農商部對“章太和”的竹椅赴美國參賽,也給予四等獎。1940年,他的竹椅、竹桌又被日本人送到日本東京、大阪博覽會分別獲一、二等獎。為國人爭得了榮譽。1959年,他製作的一套竹器家俱和一組八扇摺疊大屏風、竹器沙發、茶几、六方形竹桌等陳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湖北廳。他的竹器工藝品曾被《人民日報》、《人民畫報》、香港《大公報》前蘇聯《真理報》等20多家權威媒體先後報導,1958年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連環畫《竹器名匠章水泉》叢書由新華書店發行,中央新聞電影記錄製片廠拍攝了《巧奪天工》的記錄片在全國放映。章水泉由此被國內外知名人士稱為“神州竹器之秀”和“竹藝之聖”,武穴也因此而得名“竹藝之鄉”的美稱,他本人也被列入湖北省名人檔案。
為了繼承和生產章水泉的竹器工藝品,武穴竹器工藝廠生產的產品有竹器、竹編、竹雕三大類,共450個品種,不少產品暢銷歐美、東南亞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是武穴市最早出口的產品之一。如武穴的竹雕工藝品《灕江秀色》、竹藝《黃鶴樓》、竹根雕刻的《龍舟》等,曾於1978年在全國展出,其後又在日、法、英、美等九個國家展出,引人注目和讚譽,竹製品《龍鳳宮燈》、《可調百頁窗簾》獲湖北省優秀新產品獎。在計畫經濟時期為廣濟縣(今武穴市)的經濟發展和“中國武穴”竹藝的品牌聲譽贏得了一席之地。
在今年上海世博展覽會,武穴章水泉竹藝又成功地入選7月18日至22日的中國元素:湖北活動周。這為弘揚章水泉竹藝,提高湖北武穴的知名度,重振竹器、竹藝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提供了有利的契機。 為了讓做出的工藝品,不易折斷、不腐、不受蟲蛀,經久耐用,他大膽創造,用削出的竹片、竹絲放在沸水裡和鹽水裡煎煮過後,晾乾,再精製細作,做出來工藝品清秀黃亮,經久耐用。章水泉做的竹桌竹椅,其桌面、椅面用小竹片拼成,密而無縫,光亮整潔,堅固,人站在桌椅面上依然穩如泰山,桌椅不袷衣、不透水。有的使用了半個多世紀以上,為汗水所漬,風水所浸,呈暗紅色,依然堅實如故,不散架、不變形、不發裂、無破損、無蟲蛀,可見他的技藝高超。他製作的湯匙、酒杯、碗,不漏水不漏湯,小巧玲瓏,清秀清香,喝湯、喝酒、吃飯,淡淡清香,餘味無窮。他的竹器雕刻,造型新穎,色彩奪目,巧奪天工。他選送的藝術精品,在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一等獎。
章水泉的藝術精品,在巴拿馬獲獎,隨後在日本獲獎,接著又在美國獲獎。連連獲獎,使章水泉的名字與中國竹藝名揚世界。日本一位巨富慕名而來,除向章水泉訂購一套竹器家具外,還訂做一張按照中國習俗製作雕龍刻鳳,紅漆飛金古色古香的竹睡床。章水泉父親深感為難,不肯接手,而章水泉一口答應。他走訪農村,深入到農戶家裡,觀察木製床式樣,在仿古的基礎上,再進行創新,按照竹子性能精心設計,在床廳上雕有一對鳳凰展翅飛翔,栩栩如生。在床架上刻有“二龍戲珠”,活靈活現,在床前檻簾,他用竹片、竹絲織成美麗的櫻花,鮮艷奪目。歷時兩個月,終於製成了美巧可觀、古色古香、龍飛鳳舞、紅漆飛金的竹睡床。日本富人看了後翹起拇指大加讚賞,並斥以巨資購買,而章水泉只按當地價格收下他的錢。日本商人,深受感動,不久又專程來到武穴,想用高薪聘請章水泉到日本去。章水泉婉言謝絕。
..

新中國解放後,章水泉揚眉吐氣,更加意氣風發,再展高超技藝。五十年代初武穴市舉行各行各業展覽會,章水泉設計的舞長龍被評為一等獎,這條龍用小竹串聯扭結而成,龍珠系用竹子鑲嵌上小玻璃鏡,熠熠生輝。在武昌舉行的湖北省各行各業展覽中,章水泉又用竹篾製作的一艘兵艦模型,以象徵新中國乘風破浪前進,在兵艦上用小竹結紮一飛機模型,兵艦模型可以滾動,飛機模型可以旋轉,參觀者無不叫絕,被評為一等獎。
解放初章水泉創辦了竹藝社,組織一批青年工人,授技帶徒,將傳統工藝發揚光大。此時章水泉年事已高,身體虛弱。黨和政府給予了極大地關懷,時任省長的張體學親自過問,安置章水泉夫妻倆進漢,住在漢口小夾街18號。在工作上,安排他擔任竹藝社社長,在武漢又帶領一批工人專門製作章水泉風格的竹器,乃使其竹器工藝獲得範圍更廣泛的新發展。他帶徒傳技,熱情無私,不斷地攻關創新。在過去製作竹器四方桌的基礎上,又創造六方桌、八方桌、十方桌、十二方桌。在桌面上用竹片、竹絲拼成各種花花圖案,有“二龍搶珠”、“雙鳳朝陽”、“孔雀開屏”、“恭喜發財”等,還精製古銅錢、蘭草、蝴蝶、蜜蜂、桂花、菊花、茶花等。這些花花圖案刻在桌面中心,桌面上壓上玻璃板後,因四周對稱之花鏤空,中間圖案為實底、虛實相間,玲瓏剔透。
他的一系列藝術精品,在北京工藝美術館展出後,受到高度讚賞,周恩來總理看後,稱他的竹藝品“牢固而不顯粗笨,精巧而不失單薄,富有裝飾而又不失繁瑣。”在廣州展覽會上,章水泉送去“江山如畫”珍品,這幅竹畫用竹片、竹絲拼成山水圖案,山上有勁松、有懸崖、有深谷、有飛瀑,山下有湖,湖上有日出,湖光山色,山清水秀,構成一幅優美的自然畫,遊人看著連連讚美:“人間仙境”。章水泉用這幅竹藝畫抒發自己喜悅胸臆,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章水泉還製作了一套竹器家具,其中以竹架絲墊沙發和鑲有臘梅、桃花的竹架屏風等作品,陳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湖北廳內,引人注目。
章水泉竹器工藝品,在世界產生轟動效應。《人民日報》、《人民畫報》、《大公報》以及蘇聯《真理報》等二十多家報刊,刊登他的事跡和竹器藝術珍品,並拍攝了題為《巧奪天工》紀錄片在全國播放。章水泉先後被選為武漢工藝聯合會副主任,湖北省和武漢市文學和美術協會理事,湖北省和武漢市政協委員等十三種社會職務。1969年,章水泉在武漢去世。省政府根據他生前的請求,把他的骨灰送回生養他的家鄉武穴安葬。現在武穴市竹器專家和藝人在繼承章水泉竹器工藝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已開發生產竹器、竹編、竹雕等450多種,遠銷美國、日本及東南亞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章水泉竹器工藝品再展雄風。

歷史

章水泉,生於清朝光緒十八年(1892年),廣濟縣(今武穴市)人,其父為竹器工匠,在武穴開章泰和竹器小鋪。章水泉自幼隨父制竹器。他不怕苦,悉心鑽研,創造性的吸收傳統工藝,其製品牢固精巧,光潔平滑。他製作的竹籃、竹酒杯不漏水、竹蟻帳柔軟實用。1951年,他製作的花竹椅,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
解放後,他加入武穴竹器生產合作社,當選為縣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1954年,周恩來總理出席日內瓦會議期間,在國外發現“章泰和”的竹器家具,並得知在國際上獲獎,回國後立即查詢,1955年10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武穴找到章水泉,1956年4月,張體學省長建議,章水泉調武穴市出任手工業管理局工藝美術聯合社副主任,傳經授藝。他創新制出多角八方竹桌,四周以小竹牙拼成“萬字格”、蘭草、蝴碟等圖案,桌面中心呈方形,內以一竹皮刻成暗底亮花格幾何圖形,桌上壓玻璃,給人以玲瓏剔透、虛實相間之感。他所製作的一套竹器家俱,包括竹器絲墊沙發和竹架屏風等,曾陳列於人民大會堂湖北廳。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版《湖北民間美術》和中央新聞紀錄製片廠製作的《巧奪天工》對章水泉竹編作了介紹。

藝術背景

武穴市的竹器工藝品是我省著名的土特產品。到武穴開會、辦事或旅遊觀光,總要去看一看當地的各種竹器、竹編、竹雕等工藝品,挑選出幾件帶回家。周邊縣市出嫁結婚的也喜歡特地趕來武穴選購幾件工藝品作為婚嫁之物。武穴市的竹器工藝品長盛不衰,代代相傳,不斷發展,這還要追溯已故的“竹藝之聖”章水泉。

人物介紹

章水泉是武穴人,生於1892年,因家境貧寒,未入學讀書。父親是一位竹器師傅,在武穴程祖街開辦了一家以“章泰和”為牌號的竹器店,章水泉

..

從小跟父親做竹器,聰明伶俐、好學。他父親僅能做以方竹椅為主的一般竹器,章水泉大膽創新,由原來單純做竹椅家具,發展到竹器、竹編、竹雕共兩百多個品種,把制木器家具工藝,運用到做竹工上。他通常白天備料,晚上潛在燈下從事竹器工藝活路,精雕細刻,有時通宵達旦。他集明代傳統竹器藝術之大成,精心設計,精心製作,製造出的工藝品端莊、典雅、大方。他心靈手巧,竹子在他手上如溫順的小綿羊,要圓就圓,要方就方,要扁就扁,要大就大,要小就小,運用自如。他劈竹削箋,竹片如紙那么薄,竹絲如頭髮那么細,其柔軟、細膩,用於竹藝,別具風格,造型新穎,獨樹一絕。

工藝特點

為了讓做出的工藝品,不易折斷、不腐、不受蟲蛀,經久耐用,他大膽創造,用削出的竹片、竹絲放在沸水裡和鹽水裡煎煮過後,晾乾,再精製細作,做出來工藝品清秀黃亮,經久耐用。章水泉做的竹桌竹椅,其桌面、椅面用小竹片拼成,密而無縫,光亮整潔,堅固,人站在桌椅面上依然穩如泰山,桌椅不袷衣、不透水。有的使用了半個多世紀以上,為汗水所漬,風水所浸,呈暗紅色,依然堅實如故,不散架、不變形、不發裂、無破損、無蟲蛀,可見他的技藝高超。他製作的湯匙、酒杯、碗,不漏水不漏湯,小巧玲瓏,清秀清香,喝湯、喝酒、吃飯,淡淡清香,餘味無窮。他的竹器雕刻,造型新穎,色彩奪目,巧奪天工。他選送的藝術精品,在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一等獎。

..

所獲榮譽

章水泉的藝術精品,在巴拿馬獲獎,隨後在日本獲獎,接著又在美國獲獎。連連獲獎,使章水泉的名字與中國竹藝名揚世界。日本一位巨富慕名而來,除向章水泉訂購一套竹器家具外,還訂做一張按照中國習俗製作雕龍刻鳳,紅漆飛金古色古香的竹睡床。章水泉父親深感為難,不肯接手,而章水泉一口答應。他走訪農村,深入到農戶家裡,觀察木製床式樣,在仿古的基礎上,再進行創新,按照竹子性能精心設計,在床廳上雕有一對鳳凰展翅飛翔,栩栩如生。在床架上刻有“二龍戲珠”,活靈活現,在床前檻簾,他用竹片、竹絲織成美麗的櫻花,鮮艷奪目。歷時兩個月,終於製成了美巧可觀、古色古香、龍飛鳳舞、紅漆飛金的竹睡床。日本富人看了後翹起拇指大加讚賞,並斥以巨資購買,而章水泉只按當地價格收下他的錢。日本商人,深受感動,不久又專程來到武穴,想用高薪聘請章水泉到日本去。章水泉婉言謝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