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榮君

章榮君

章榮君,男,1973生,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教師、博士、博士生導師。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章榮君出生於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別山,大山塑造了他頑強與堅韌的個性。“仁者樂山”這話對於章榮君來說再恰當不過了,他本人心地善良,為人真誠,陽光樂觀,他至今仍舊十分眷念他在大別山里度過那些美好的童年、少年時光。上世紀90年代章榮君於安徽師範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一個農村中學教書,教書育人,章榮君樂此不疲,可是不幸立即降臨給他,他大病一場,幾乎花去了家裡所有值錢的家當,包括家裡的耕牛也變賣掉了。可是不幸總是伴隨著幸運,也就是在那一年,章榮君通過自己的勤奮與努力,一邊工作一邊學習,考取了南京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這在那個研究生招生非常少的年代裡,對於章榮君來說無疑是一個喜訊。南京大學為章榮君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他貪婪地吮吸著這裡的新鮮空氣,秉燭夜讀,孜孜以求。更為重要的是,在南京大學讀書的章榮君徹底地打開了自己的心結,他由原來的悲觀、內向,變得樂觀、開朗、自信,儘管他還是那么的貧窮,但是正是在這種貧窮里卻長出一種猶如南京大學北大樓攀爬的常青藤一樣東西,頑強而又積極向上。畢業後,章榮君順利地去南京市的政府部門工作,當他和同事們去下屬單位檢查工作時,看到那些貧困的學生,可能是章榮君和他們有相似的境遇的原因,章榮君總是對他們充滿了無限的同情而又無可奈何。也許是生性木訥,也許是書生意氣,不善於或者不願意左右逢源和阿諛奉承的章榮君,覺得每天幾乎都在沉寂中虛度了大量的時光。於是他拚命地看了一些小說,當年非常流行二月河小說《康熙王朝》、《乾隆王朝》以及王躍文的《國畫》等,章榮君反覆看,他總覺得二月河的這些小說寫的非常好,他非常喜歡,不僅僅文字簡練,語言優美而且內容上幾乎是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將歷史與宮廷的爭鬥描寫的活靈活現,出神入化。那些日子,章榮君對這些書幾乎是手不釋卷,他非常感謝這些書陪伴他度過了那個難熬的歲月。慢慢地,章榮君開始厭倦在政府機關的工作,加上他自己不願意曲意逢迎,為人善良而正直的他便開始覺得了無生趣,於是便選擇了攻讀博士學位,也就是那一年,他再次考入了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攻讀博士學位。這時章榮君深刻地意識到自己做什麼工作都不感興趣,唯有看看書,對他來說是一件幸福而快樂的事情。他開始廣泛涉獵法學、政治學、哲學、行政學、社會學的文獻資料,這對他來說上帝又給了他一次通往知識海洋的航道,他毅然決然地辭去了原來的工作,在知識的海洋里揚帆起航。經過三年的苦讀,章榮君順利畢業並獲得了博士學位,博士論文也被評級為優秀。博士畢業後,再次面臨著就業的選擇,章榮君對自己的認識得到了更進一步的升華,他說:“雖說自己沒什麼成就,但是還是覺得自己就是一個適合與書打交道的動物。” 因此他決然選擇了去高校。在高校里,他開始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他說他剛到高校時,承擔的課程1年裡幾乎有10多門功課,幾乎把他累倒了。也許是章榮君有很強的知識積累的緣故,他說他曾經上過自己一點都不懂的課程,可是最後的結果是學生評價還好。後來章榮君開始慢慢的晉升為碩士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帶的功課比較少了。他總是對學生們說:“功夫在課外。”他試圖用自己的方式來教育引導不同的學生,企圖給他們一種終生難忘的東西。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要像我的中學數學老師影響我那樣影響他們。”每當談起自己一生中的遇到的老師時,章榮君至今還非常感激他的高中數學老師。他感到高中數學老師給他的是一種鼓勵、一種溫暖、一種信任、一種希望,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感覺。他說他帶的一個本科生,在讀大三時不斷的問他問題,他不厭其煩地給她解釋,給她支持和鼓勵。推薦她看一些書和網站,結果這個學生一鼓作氣,被美國康奈爾大學錄取攻讀碩士。現在這個同學在美國一家政策諮詢公司工作,並經常和他電子郵件聯繫。章榮君說這是一個個案,不足以證明教育方法的正確,要想真正的教書育人,不僅自己要努力,就連教育制度可能要進行徹底的變革。我們感覺到章榮君是一個感恩的人,他總是記得從過去到現在每一個幫助過他的人。採訪結束時章榮君還給我們表演了他熱愛的太極拳。他說太極拳告訴了人們一個根本的道理是善,世間萬物都一樣,陰陽轉換,日月乾坤,各行其道,就是講究一個善,如善政、善治、善德等等。他說善是根基,是元,因此無極才能生太極,太極才能生兩儀,兩儀才能生四象等等......

研究領域與成就

主學科研究方向

主要學術興趣:

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地方治理;中國政府管理改革理論與實踐等.

輔學科研究方向

1、政治社會學---主要是以社會和政治之間存在著雙邊的因果機制研究;

特別是衝突理論與個案分析等;

2、人類學,特別是自然村落運作邏輯的研究

3、生命科學與政治哲學(此研究為平時愛好,主要研究生命起源規則與國家治理的關係.)

學術成就

1、《當前我國農民非制度化政治參與的原因探析》載《人文雜誌》2001年第1期。並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國政治》(2001年第8期)複印轉載。

2、《當前我國農民非制度化政治參與走向制度化的對策思考》載《雲南社會科學》(CSSCI)2004年第1期。

3、《市場經濟、市民社會與民主政治——以我國為背景的經濟政治分析》載《內蒙古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

4、《關於市場經濟與社會分層的思考》載《理論與改革》(CSSCI)2004年第5期。

5、《經濟民主:從概念厘定到基礎論證》載《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6、《依靠鄉村治道變革,走出“黃宗羲定律”》載《雲南行政學院學報》(CSSCI)2005年第4期。

7、《財政困境下中國大陸鄉鎮治理模式轉換的背景、契機與路徑》載(美國)《當代中國研究》2005年冬季號。

8、《公共政策創新中合法性要素的制度分析》載《公共管理學報》2006年第1期或者第2期。

9、《政府制度創新的支持性要素分析》載《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第1期

10、參編《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張永桃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七章:當代中國國家行政制度;第十章:當代中國政黨制度。

11、參編《現代職業道德與通用能力》(張錫生 楊明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十章:職業自我管理能力;第十四章:職業整體統御能力。

12、《20世紀90年代以來鄉鎮治理研究述評》(電子版本)載世紀中國網中國研究欄目

13、《財政困境下鄉鎮治理的狀況分析》(電子版本)載中國農村研究網地方治理欄目14、《鄉鎮財政制度的發展與運行》(電子版本)載人民網理論版15,《從知識傳授到能力培養:關於行政管理學教學方法的思考》

2007年《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第5期。

16,《20世紀90年代以來鄉鎮治理研究述評》 2007年《雲南行政學院學報》第4期。

17,《我國農民非制度化政治參與的根源與動力分析》

2007年《湖北社會科學》第5期。

18,《供給與需求:關於鄉鎮政府未來去向的分析》

2007年《江蘇社會科學》第4期。

19,《國家與社會關係下鄉鎮治理研究應考慮的三個層面》

2008年《理論界》第11期。

20,《對科斯燈塔的公共管理學解讀》

2008年《南京理工大學學報》6期。

21,《鄉鎮政府行為扭曲的成因分析及對策探討》

2008年《雲南行政學院學報》第4期。

22,參編:《基層公務員素質與能力建設》,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研究項目與經費

目前在研課題: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財政困境下的鄉鎮治理模式轉換研究"

2,南京理工大學校級課題:"網路時代大學生的政治社會化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