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耳

穿耳

為佩戴耳環而在耳垂上扎眼兒,是古代婦女妝飾習俗。是在耳垂上穿上孔,以佩耳環、珠玉等。其俗起自遠古,先秦時始見記載。一說起於南方少數民族。

位置:耳垂位於耳廓的最下部份,其皮膚薄而細嫩,皮下含有豐富的脂肪和結締組織,無肌肉和軟骨,易於穿孔。耳眼穿孔的部位通常是因人而異的,主要根據個人的耳垂形態、要求及職業特點和耳環開頭大小來決定的。一般耳眼孔的位置應在耳屏切跡於耳垂下緣的垂線上中三分之一交界處。
儀器:二氧化碳雷射槍、電離子治療機、手持式彈簧槍等。
注意事項:穿耳眼時,手術器械是經過嚴格消炎的,手術中要注意無菌操作,才能保證安全,避免細菌及乙型 肝炎 和其它傳染病的感染。穿孔前應常規消毒耳前、耳後和耳孔等部位,術後每日消毒1-2次。穿耳眼手術做完後,7-10天內應保持耳垂處乾燥清潔,不要隨便牽留在耳眼上的線環,避免感染。洗臉、洗頭時,應避免接觸污水、污物,保持創面的乾燥。術後10-15天,創面癒合後,方可配戴耳環。
禁忌症: 月經 期間應禁止穿扎耳眼,因為此時全身各器官充血,抵抗力相對下降,穿耳眼容易導致出血和感染。耳垂患有急性炎症或慢性皮膚疾病的人,應在炎症控制和 皮膚病 治癒後方可穿扎耳眼。 疤痕 體質的人,否則穿耳眼容易引起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疤痕疙瘩,影響美觀。對金屬飾物 過敏 的人,最常見的致敏金屬是鎳,一旦發生過敏,即可引起周圍的皮膚紅腫、瘙癢、淌黃水等接觸性 皮炎 的表現。這種情況下,要立即摘去耳環,癒合可改換其它材料的耳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