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外交

穿梭外交源於亨利·基辛格在1973年十月戰爭之後狂熱的外交方式。為了緊急尋求促使以色列軍隊從埃及和敘利亞領土撤軍的方法,基辛格在7個月裡往返於各方的首都之間,尋求達成有限的目標。對於一個大國政府中有如此資歷的官員來講,這是前所未有的。1974年1月《紐約時報》曾運用“穿梭”一詞來形容這項活動,這似乎已成了難以動搖的完美表述。回顧過去,該術語也被用於表示美國調停者塞勒斯·萬斯在1967年賽普勒斯危機中緊急而成功的努力。在那場危機中希臘和土耳其險些兵戎相見。2008年穿梭外交也被秘書長個人特使馬修尼米茲(Matthew Nimetz )負責調解希臘和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之間的關於後者國名的談判。

概述

為解決某一問題,一國代表頻繁的來往與有關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外交活動。

介紹

穿梭外交,即指第三方國家在立場不統一的矛盾雙方———當事的兩國或多國之間,通過外交途徑居中調解、協調雙方立場,促成用外交手段解決爭端。穿梭外交源於亨利·基辛格在1973年十月戰爭之後狂熱的外交方式。1973年中東十月戰爭後,美國國務卿基辛格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的外交活動即是一例。當時,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基辛格去中東12次。其間,去以色列20次,去埃及和敘利亞等國19次,達成了埃--以和敘--以脫離接觸的協定和埃--以第二個脫離接觸的協定。又如,為打破關於羅得西亞問題日內瓦會議的僵局,英國代表理察曾於1976年12月至1977年1月在羅得西亞、南非尚比亞坦尚尼亞波札那莫三比克之間頻繁活動,亦有“穿梭外交”之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