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難生存模式

空難生存模式

空難生存模式,外文名是The crash survival mode,其是指機組成員和孩子空難中存活幾率高的一種生存模式。

經典案例

案例

空難 空難

葉門航空公司一架客機2009年6月30日發生空難,一名少女幸運存活。如何在空難中求生成為不少人關注的話題,航空學專家約翰·埃金是美國德克薩斯州研究機構“空中數據研 究”負責人,談及空難生存之道,埃金說我認為沒有任何倖存模式,能否生存只是碰運氣。

解釋

航空學作者戴維·諾蘭提出關於“位置倖存說”的一種不同觀點,在分析20起至少有1人喪生、1人倖存的美國航空企業空難後,諾蘭認為,飛機後部的座位安全性更高。同身處前幾排的乘客相比,離機尾近的乘客在空難中倖存幾率大約高40%。

諾蘭發現,對坐在機翼後方座位上的乘客而言,在致死至少1人的空難中倖存幾率為69%;對身處經濟艙和機翼前方座位的乘客而言,倖存幾率為56%;頭等艙和商務艙的乘客倖存幾率為49%。 對我而言這挺明顯:你高速行進時撞上某物,顯然前部比後部受損會更嚴重。 諾蘭說,即使在衝出跑道、迫降等事件中,飛機也總是前行,因此撞擊也發生在前部,“這就是他們把空難記錄器置於機尾的原因”。

其他案例

但一些專家指出,上述分析並不可靠,空難致死的因素多種多樣,存活因素也各不相同。柯蒂斯和埃金都把目光投向1989年7月發生在愛荷華州蘇城的一起空難。錄像資料顯示,當時,美國聯合航空公司232航班機長阿爾· 海恩斯和副駕駛威廉·雷科茲以及未當班的飛行員丹尼費馳竭力駕駛失去液壓控制的麥道DC—10型客機緊急著陸,致死111人,但有185人倖存。

那是經典案例。一群人倖存下來,埃金說,它看似可怕,但仍有這么多人同死亡擦肩而過。他們沒有真正的倖存位置模式。按埃金的說法,遭遇蘇城空難的飛機機身出現大的裂縫,為逃生提供機會,這可能是這起空難有這么多倖存者的重要因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