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機動作戰

空中機動作戰

空中機動作戰實質就是直升機機降作戰,是在空降作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空降作戰樣式。

空中機動作戰空中機動作戰
空中機動作戰實質就是直升機機降作戰,是在空降作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空降作戰樣式,其最大特點是作戰部隊不僅從出發地域到戰鬥地域實施空中機動,在戰鬥地域內也利用直升機的優越性能,廣泛地實施空中機動。

演變優點

空中機動作戰空中機動作戰
傳統的空降作戰,如傘降作戰運輸機滑翔機機降作戰空降兵從空中進到空降地域後,空中機動即告結束,以後的一切戰鬥行動都在地面,因此,其作戰程式局限於"空降-奪取-扼守-會合"。使用直升機進行空中機動作戰,可以在戰場進行一系列的空降突擊,實行"空降-進攻-再空降-再進攻"。在進攻過程中,又可使用直升機進行垂直攻擊、垂直穿插、垂直包圍、垂直警戒、垂直追擊等。它與傳統的空降作戰比較,有以下優點:
一、組織簡便。傳統的空降作戰,是陸軍部隊使用空軍航空運輸工具進行的陸、空聯合作戰,涉及面廣,協同複雜,保障困難。因此,組織空降作戰費時、費力。使用直升機機降,航空運輸部隊和地面作戰部隊同屬一個單位,同駐一個地區,同歸一個領導,戰場指揮官可以單獨組織實施。
二、受地形限制小。不需要機場,不需要寬闊的著陸場,各種地形都可用於空降。
三、能夠進行作戰的部隊多。由於沒有難度很大的空中跳傘動作,一般的陸軍部隊經簡單訓練後即可掌握空降要領,除空降兵外,一般的步兵、炮兵等都可用於進行此種作戰。由於空中機動作戰有以上優點,在戰爭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因此,逐步成為一種專門的作戰行動樣式,美軍在1962年的野戰條令中明確規定;空降作戰包括聯合空降作戰和空中機動作戰。

發展歷史

空中機動作戰空中機動作戰
最早研究和發展空中機動作戰理論的是美國。1961年底,美國防部在調查了陸軍部隊的機動能力之後,指示陸軍成立一個以陸軍第18軍軍長豪茲為主席的委員會,發展和試驗空中機動作戰理論。使用第82空降師1個戰鬥群作為試驗部隊。試驗證明,傘降部隊的主要缺陷是著陸後在地面缺乏機動能力,使用直升機即能克服這一不足,可以通過直升機隨時實施各種空中機動。1962年夏,委員會向國防部提出了試驗報告,詳細地闡明了空中機動理論,並建議為了實行新戰術,陸軍進行必要的改編,步兵師總數的三分之一都改為空中機動師,其餘各師大力增加直升機,把空中機動能力與軍隊組織結構完全相結合,並與其他戰術思想取得平衡。國防部和參謀長聯席會議贊同試驗報告,確定由陸軍組建1個空中機動師進一步進行試驗。

1963年1月,第11空降師重新編入現役,並命名為空中突擊第11師。經過兩年多的試驗,1965年6月28日宣布空中機動師試驗成功,次日,陸軍發布命令,將空中突擊第11師和步兵第2師合併,命名為騎兵第1師,成為美軍第一個正式的空中機動師,並派往越南進行作戰。8月15日該師開進越南。當時全師1.6萬人,轄8個空中突擊營,有直升機434架,地面車輛比步兵師少二分之一。該師1965年10月在波來梅地區,1966年1月在蓬山地區,1968年3月在溪山地區,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空中機動作戰。1968年該師回國準備改編為“三重能力師”後,美又將越南戰場上的第101步兵師改編為空中機動師。據外刊介紹在越南戰爭期間,美直升機進行戰場飛行1750萬架次,直接為作戰輸送戰鬥人員2700萬人次,以及260萬噸作戰補給物資。

從70年代起,各國陸軍部隊越來越重視使用直升機進行空中機動作戰。蘇軍1979年在阿富汗達成戰略目的後,3個空降師被撤回,代之為2個空降突擊旅和500架直升機,每一次戰鬥都離不開直升機。英軍在馬島戰爭中共使用直升機200架,出動1.1萬多架次,戰鬥飛行2.35萬小時,平均每架直升機出動73次,戰鬥飛行157小時,英國把該戰爭比喻為直升機戰爭

作戰影響

空中機動作戰的出現,給戰爭帶來了許多新的變化。

空中機動作戰空中機動作戰
1.戰場更加立體化。自從飛機用於軍事,開創了立體戰,但那時的空中行動只限於空軍部隊,作為戰場主角的陸軍其行動都在地面。傘兵的出現,陸軍開始有了從空中投入作戰的部隊,但要依靠空軍的航空工具輸送,使用受到很大限制。直升機的大量裝備軍隊和空中機動部隊的建立,為陸軍提供了完整的空中機動作戰手段,使戰場立體化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步兵可以從空中實施機動,從空中對敵陣地發起攻擊,從空中直接占領制高點;炮兵可以把“火炮陣地”設在空中,在對方上空實施火力襲擊;指揮、觀察、偵察、警戒、通信等都在空中,後方補給和傷員運送等也都通過空中進行。戰場上的這種變化以往是未有過的。如果說戰役的立體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所表現的話,而戰鬥的立體性則是伴隨著空中機動作戰的出現而產生的。

2.戰鬥更加縱深化。空中機動部隊的建立,使陸軍有了廣泛的縱深作戰手段。戰場指揮官可以根據自己作戰的需要,隨時隨地派出縱深打擊部隊。美軍的作戰思想即強調,與敵接觸的部隊扼守己方陣地,而戰役指揮員則積極尋找並打擊敵縱深的關鍵部位;要把戰場範圍向前延伸,以至整個作戰部署的全縱深。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空中機動作戰的出現促使了大縱深作戰理論的發展。現代戰場上,戰鬥既可從正面打起,也可能從側後打起,進攻者從四面八方發起攻擊,迫使防禦一方要實行前後左右和天上地面的全方位、全縱深抗擊。

3.行動更加快速化。步兵在地面行動,徒步每小時不過4-5公里,乘車只能40-50公里,且受地形影響,經常會遇到難以逾越的障礙。使用直升機實施空中機動,每小時在200公里以上,不僅人員可作高速運動,重型武器裝備也可通過直升機的內裝或外掛,在各種複雜地形上作高速機動。因此,在戰場上可以快速集中兵力,快速變更部署,快速轉換戰鬥隊形,快速調用預備隊,快速進行物資補給。由於行動的快速,戰鬥節奏明顯加快。美軍在越南作戰,每次地面戰鬥持續時間平均不超過半小時。

4.戰線更加模糊化。空中機動作戰的廣泛運用,使敵對雙方的兵力都在廣大空間展開。通過快速、隱蔽的機動,短促、突然的襲擊,戰鬥後迅速、敏捷的轉移,使戰鬥由點、線向面、向立體、向流動和劇變的方向發展,因此,作戰線越來越趨模糊了,戰鬥隊形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越南戰爭中就經常出現敵對雙方難以辨別的情況。這樣,戰鬥的意義和以往有所不同,每一仗的目的不完全在於占領陣地,而偏重於殺傷敵有生力量,摧毀敵武器裝備,藉以消耗敵人,奪取最後的勝利,全局的勝利。

軍事戰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