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懸廊

空中懸廊

空中懸廊指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著名景點老鷹岩上的U形玻璃橋。這座玻璃橋距谷底1200多米,橋身全長約49米,寬3米多,在無支撐、無懸吊的情況下,橋體自崖壁向外伸出21米。

像老鷹一樣自由俯瞰峽谷
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著名景點老鷹岩上的U形玻璃橋,上月正式對遊人開
(圖)空中懸廊空中懸廊
放。這座玻璃橋距谷底1200多米,橋身全長約49米,寬3米多,在無支撐、無懸吊的情況下,橋體自崖壁向外伸出21米。“空中懸廊”設計者和投資商金鵡,20年前離開上海闖蕩美國。他告訴《外灘畫報》,這一構想來自他10年前遊覽大峽谷時迸發的靈感。
登上U形玻璃橋雄壯的紅色峭壁在自己腳下延伸數千英尺,遠處的科羅拉多河像一條綿長的細線,靜悄悄地繞在峽谷一側,全透明的玻璃板在風中咯吱作響。
隨著空中懸廊的正式揭幕,華裔商人金鵡(David Jin)幾乎一夜成名。如今他的日常生活除了打理日益繁忙的生意外,還要面對應接不暇的媒體。外界對於他本人的好奇不亞於對空中懸廊的關注,圍繞這個項目的激烈爭論也日趨升溫。
金鵡,現年44歲,華裔拉斯韋加斯商人,原籍上海。這幾乎是此前所有報導對金鵡的全部背景交代。
20年前,由於母親的提議,25歲的上海小伙金鵡決定赴美國闖天下。如今,這個笑起來雙眼彎彎的中年男子身形日益美國化,但做生意依然保持上海人特有的精明頭腦和孜孜不倦。這個昔日在汽車餐廳打工的華裔小子已經成了身價上億的華人富豪,生意包括建築、運輸和觀光業。
空中懸廊英文叫“Skywalk”,與經典科幻片《星球大戰》中的天行者同名,而這個建築本身也充滿科幻色彩。
這個485噸重的玻璃龐然大物立足於離地1200米的懸崖之上,為抵禦強風,馬蹄形的基座由深入岩壁14米的94根鋼柱加固,據稱足以承載71架滿載的波音747客機的重量,還能抵禦時速160公里的狂風。為提供最刺激的視野,懸廊橋面和橋身三圍以特種玻璃做成。觀景客還必須換上印有編號的特殊鞋,以免玻璃刮花。
一個上海人10年前的突發奇想
1996年,金鵡帶家人遊覽大峽谷。就像所有觀光客那樣,大峽谷的壯麗當時給他帶來無盡遐想,作為商人的他也迅速嗅到其中的無限商機,馬上覺得在最具印地安特色的老鷹岩(EaglePoint)應該有一個最佳的觀光建築。這個旨在提供最刺激感官體驗的構想於是油然而生,再給以“像老鷹一般自由俯瞰峽谷”的商業包裝,空中懸廊的開發引起了轟動效應。
當然,一個好構思的誕生可能只需靈感的瞬間迸發,但付諸實施卻需要持之以恆的韌勁,這條路金鵡走了10年。
“當時我將想法告訴我的家人,他們開始也不以為然,以為我只是說說而已。很快我就找建築和工程人員商討,他們才慢慢明白我真的希望把這個突發奇想付諸實施。”金鵡告訴《外灘畫報》。
當初來看,“空中懸廊”項目簡直不可能完成,其中包含的難度既有資金、技術層面上的,也包括輿論層面。這個建築位於印地安華拉派部落領地內,金鵡表示,要說服世代保守的印地安部落接受這樣一個構思最為困難。“要華拉派接受我的構思,等於是讓他們將自己的未來交給我。”金鵡說。為了得到華拉派人的信任,他花了8年時間。
人口只有2000的華拉派族聚居於空中懸廊100公里開外的亞利桑那州Pfunction Spring(意譯為“桃泉”)小鎮。部落的70%預算要依靠旅遊收入,然而由於環境閉塞、交通不便,當地每年吸引的區區30萬遊客與大峽谷國家公園400萬的遊客量相比少得可憐,華拉派族仍有三分之一的貧困人口。
不少華拉派人希望空中懸廊能成為他們未來的“黃油和麵包”,部落旅遊主管羅伯特?布拉沃說,他希望懸廊能使今年的遊客人數倍增到大約60萬。
根據協定,空中懸廊25年後將歸華拉派所有。部落已計畫圍繞這一項目大力開發旅遊資源,在懸廊附近再建一個約550平方米的遊客中心,內設博物館、影院及牛仔城等設施,同時拓寬道路、提供直升機空中觀景、水上漂流等服務。
為改善交通,部落還計畫擴建大峽谷機場,興建一條可供大型客機降落的新跑道;將來還打算興建從谷底到崖頂的纜車。
批評者:“在老鷹頭上狠狠敲了一榔頭”
自空中懸廊動工以來,批評與褒揚聲音同樣絡繹不絕。
科羅拉多大峽谷舉世聞名,它縱貫猶他、科羅拉多、亞利桑那和新墨西哥四州,最寬處數公里,最窄處僅120米,大自然造就的懸崖絕壁、險峰怪石比比皆是。由於氣候乾燥、化學作用微弱,岩石仍完好保留原始色澤,谷內更生存著大量珍稀動植物。許多環保人士稱,這座怪異的現代建築仿佛“在老鷹的頭上狠狠敲了一榔頭”。
大峽谷國家公園的前負責人RobArnberger尤其反感。事實上,他反對大峽谷上的任何人工建築。之前他也曾收到各色各樣對大峽谷的策劃,從熱氣球遊覽到沿大峽谷掛一溜內衣來鼓勵人們對乳癌提高關注的公益活動,“對這些計畫我無一例外全部拒絕。”他說,“給予大峽谷格外照顧是每個人的責任。”
華拉派內部對於開發這一聖地也頗有爭議,一些老人至今還是想不通。其中一位說:“我們都氣瘋了。我們不想再多說什麼,太傷心了。”
對此,項目的主要投資商金鵡反覆強調,空中懸廊不僅是一個商業操作,更有利於幫助華拉派擴大知名度並擺脫貧困。據說為幫助當地人,金鵡的公司已承諾將懸廊項目的前30個工作機會留給華拉派人。
據空中懸廊的工作人員介紹,自3月28日開業以來,日遊客量已達3000多人次,不過尚未達到頂峰;一般當天觀光當天購票既可。懸廊每次最多可載客120人,每位旅客最多能停留15分鐘。每人的基本花費75美元,包括峽谷西部保護區的50美元門票和懸廊參觀費25美元。此外,遊客不能自帶相機進入懸廊,要想留下在1200米高空的英姿,每張照片收費19.9美元。
有些遊客已經抱怨75美元要價太高,15分鐘參觀時間太短。“他們總是急於將旅客趕出來。”芝加哥來的邁克如此說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