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王八駿

傳說中周穆王駕車用的八匹駿馬,能日行萬里(一說三萬里)。

說法一:以馬的毛色命名

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見《穆天子傳》卷一)(小注): 赤驥:火紅色的馬; 盜驪:純黑色的馬; 白義:純白色的馬; 逾輪:青紫色的馬; 山子:灰白色的馬; 渠黃:鵝黃色的馬; 華騮:黑鬃黑尾的紅馬; 綠耳:青黃色的馬。

說法二:以速度命名

“王馭八龍之駿: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名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宵,夜行萬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輝,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騰霧,乘雲而奔;八名扶翼,身有肉翅。”(見《拾遺記.周穆王》所載)。明胡應麟則認為王嘉所載,皆一時私意詭撰,不足為征,見《少室山房筆叢》卷三四。後亦用以泛指駿馬。

說法三:皇帝的車駕

徐悲鴻以畫馬見長 是新中國第一批到蘇聯列賓美院學習的畫家,集國畫的寫意風格與西畫的嚴謹結構於一身,畫出的馬不但有中國畫的意境,也有西畫的嚴謹結構關係。代表作八駿圖 馬的品種:蒙古馬,哈薩克馬,河曲馬,雲南馬,三河馬,伊俐馬,千里馬,汗血寶馬 馬的名字:
一個叫絕地,足不踐土,腳不落地,可以騰空而飛;
一個叫翻羽,可以跑得比飛鳥還快;
一個叫奔宵,夜行萬里;
一個叫超影,可以追著太陽飛奔;
一個叫逾輝,馬毛的色彩燦爛無比,光芒四射;
一個叫超光,一個馬身十個影子;
一個叫騰霧,駕著雲霧而飛奔;
一個叫挾翼,身上長有翅膀,像大鵬一樣展翅翱翔九萬里。

說法四:傳統寓意紋樣

周穆王之八匹駿馬。一說《穆天子傳》:“天子之駿: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皆因其毛色為名。另說《拾遺記》:“(穆)王馭八龍之駿: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名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霄,夜行萬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輝,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行十影;七名勝霧,乘雲而奔;八名挾翼,身有肉翅。”則以其行跡而名。民間傳統木雕、磚刻上常見有八駿圖案。“行天莫如龍,行地莫如馬。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漢伏波將軍馬援這番話道出了當時馬對人的作用。 古今往來,不知有多少英雄豪傑縱馬馳騁,成就下功名偉業。然而就如只有少數人名垂青史一樣,能夠在中國歷史上留下名字的寶馬良駒也是級少數;由歷代英明聖主文字表彰或丹青造像的馬,更是少之又少。在此,特蒐集刊錄以飧讀者。 周穆王八駿 《拾遺記》: 一名 絕地,足不踐土。二名 翻羽,行越飛禽。三名 奔宵,野行萬里。四名 越影,逐日而行。五名 逾輝,毛色炳耀。六名 超光,一形十影。七名 騰霧,乘雲而奔。八名 挾翼,身有肉翅。 驊騮、綠耳、盜驪、騏驥、纖離。 《水注經》: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其中多野馬。造父於此得驊騮、綠耳、盜驪、騏驥、纖離。乘以獻周穆王,使之馭以見西王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