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癭蚊黃柄黑蜂

稻癭蚊黃柄黑蜂

稻癭蚊黃柄黑蜂寄生於稻癭蚊,是稻癭蚊的重要寄生蜂。產卵於稻癭蚊卵內,在癭蚊卵孵化為幼蟲之後,蜂卵才孵化。在廣東,生活周期與稻癭蚊相似,一年內的寄生率逐代提高,是抑制稻癭蚊發生數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稻癭蚊黃柄黑蜂稻癭蚊黃柄黑蜂

中文名:稻癭蚊黃柄黑蜂

拉丁學名:Platygastersp.

綱:昆蟲綱

目:膜翅目

科:廣腹細蜂科

功能類別:寄生性天敵

寄主昆蟲:稻癭蚊

寄主危害作物:水稻

形態特徵

雌:體長0.7-0.8毫米。體黑褐色;翅基片黃褐色,腹部第一節(柄狀)黃褐色,故名“黃柄黑蜂”。觸角基部5節黃褐色,端部5節帶黑褐色。翅透明。頭橫寬,稍闊於胸。觸角10節,第一節甚長,亞棍棒形;第一鞭節較小,第二、三鞭節幾等長,端部5節合成棒形。胸部稍隆起,中胸盾片長寬約相等,無盾縱溝,與小盾片問有橫凹痕,並胸腹節短,後方突出。無翅脈,翅面除基部外多細柔毛;後翅前緣中央有2條端部彎曲的翅鉤。足較粗壯,腿節近棒形,第一跗節約3倍長於第三跗節。腹部短卵圓形,較扁平,末端稍尖,背面平滑,6節;第一節短,呈柄狀,上有極細縱脊;第二背板占腹部大部分,在基部兩側各有一條凹窪。

雄:體長約0.6毫米。觸角完全淡黃褐色,第二鞭節頗為膨大,端部5節稍膨大但不呈棒形

生物學特性

稻癭蚊黃柄黑蜂寄生於稻癭蚊,是稻癭蚊的重要寄生蜂。產卵於稻癭蚊卵內,在癭蚊卵孵化為幼蟲之後,蜂卵才孵化。蜂幼蟲於癭蚊幼蟲老熟至預蛹期成熟,在寄主體內分別結一個個長橢圓繭化蛹,塞滿於整個寄主體軀,故廣東有“袋仔寄生蜂”之稱,有時癭蚊幼蟲或預蛹表皮也被擠破脫落。每寄主上平均有蜂繭68個(58-78個),但也有些調查所得蜂數較少。繭內之蛹,初為白色,而後變黑色,蜂羽化後仍留白色空繭。在廣西越冬代稻癭蚊中以此蜂為主,從體外可透見內部有許多白色囊狀小粒,其最高寄生率1956年為67%,1975年為66.7%。在廣東,生活周期與稻癭蚊相似,一年內的寄生率逐代提高,是抑制稻癭蚊發生數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理分布

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雲南

農業天敵昆蟲類大盤點(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