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草花說

種草花說

窳軒之南有小庭[1],廣三尋[2],袤尋有六尺[3],繚以周垣[4],屬於檐端[5],拓窗而面之。主人無事,日蹣跚乎其間[6]。即又惡乎草之滋蔓也,謀辟而時蓻焉[7]。或曰:“松桂杉梧,可資以蔭也[8],是宜木。”主人曰:“吾年老,弗能待。”或曰:“梅杏橘橙,可行而列也,是宜果。”主人曰:“吾地狹,弗能容。有道焉,去其蕪蔓者而植其芬馨者,亦幽人韻士之所流連也[9]。”乃命畦丁鋤荒穢[10],就鄰圃乞草花。山僧野老,助其好事,往往旁求遠致焉。

作品原文

主人樂之,猶農夫之務穡而獲嘉種也[11]。蓋一年而盆盎列[12],二年而卉族繁。迄今三年,萌抽於[13],荄發於陳根[14],芊芊芚芚[15],紛敷盈庭[16],兩葉以上,悉能辨類而舉其名矣。當春之分,夏之半,雨潤土膏[17],乘時以觀化[18],見夫甲者坼[19],芒者擢[20],吾之生機與之俱動也。已而含芬菲[21],飽風露,吾之呼吸與之相通也。為之相其稀穊[22],時其燥濕[23],除厥蠹而根是培[24],直者遂之,弱者扶之;蚤芳者吾披之[25],晚秀者吾俟之[26]。洎乎風淒霜隕[27],莖萎而實堅,則謹視其候斂藏,以待來歲焉。吾之精神,無一不與之相入也。而且一薰一蕕[28],別臭味也;為穉為壯[29],驗枯菀也[30];或寒或暴[31],紀陰晴也;朝斯夕斯,閱春秋也;優哉游哉[32],聊以卒歲也。

客徒知嘉樹之蔭吾身[33],而不知小草知悅吾魂也;徒知甘果之可吾口,而不知繁卉之飫吾目也。彼南陽之垶漆[34],平泉之花木[35],積諸歲月,詒厥子孫[36],洵非吾力之所逮[37],抑豈吾情之所適哉!

作品注釋

[1]窳(yǚ雨)軒:查慎行晚年居室之名。[2]廣:厚度。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尋。[3]袤(mào冒):長度。漢張衡《西京賦》:“量徑輪,老廣袤。”[4]周垣:圍牆。明劉基《郁離子九難》:“夏屋耽耽,繚以周垣。”[5]屬:對,臨。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陽樓》詩:“樓孤屬晚晴。”仇兆鰲註:“屬,當也。”[6]蹣跚:行步緩慢遲鈍的樣子。宋陸游《饑寒行》:“老翁垂八十,捫壁行蹣跚。”[7]蒔蓺:移栽,種植。蓺,同藝,種植。[8]資:取資,憑藉。蔭:遮蓋。《呂氏春秋先己篇》:“松柏成而塗之人已蔭也。”[9]幽人逸士:隱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又《後漢書逸民傳》:“寓乎逸士之篇。”[10]畦丁:園丁。杜甫《驅豎子摘蒼耳》詩:“畦丁告勞苦,無以供朝夕。”荒穢,猶荒蕪。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11]務穡:務農。穡,耕種,農事。《尚書盤庚》:“服田力穡,乃亦有秋。”孔傳:“穡,耕稼也。”[12]盎:古代盛器之一,腹大口小。[13]粟粒:米粒,此謂草花種子。[14]荄:草根。《爾雅釋草》:“荄,根。”[15]芊芊芚芚:草木茂盛貌。芚:草木初生。《集韻》:“芚,木始生貌。”[16]紛敷:草木紛披繁茂貌。晉潘岳《西征賦》:“華實紛敷,桑麻條暢。”[17]土膏:喻土壤之肥力。《漢書東方朔傳》:“豐鎬之間,號為土膏,其賈畝一金。”[18]觀化:觀察變化。《莊子至樂篇》:“吾與子觀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惡焉?”[19]甲者坼:外殼開裂。《易解》:“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甲,植物果實的外殼。坼:裂開。[20]芒:草木上的細刺。《說文》:“芒,草端。”擢:聳起。[21]芬菲:芳香。蘇軾《和段屯田荊林館》詩:“草木變芬菲。”[22]相:觀察。稀穊(jì記):即稀密。穊,稠密。[23]時:伺,候。《廣雅釋言》:“時,伺也。”[24]培:給植物的根基壘土。《正字通》:“培,壅也。”[25]芳:開花。用作動詞。披:分開。[26]晚秀:謂開花遲。俟:等待。[27]洎(jì記):及,到。風淒霜隕:意指深秋時節。隕:降落。[28]一薰一蕕(jóu由):謂薰蕕草相混。語出《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杜預註:“薰,香草;蕕,臭草。”[29]穉:幼苗。[30]枯菀:枯榮。[31]暴(pù鋪):曬。《小爾雅廣言》:“暴,曬也。”[32]優哉游哉:用《詩小雅采菽》中的成句。[33]嘉樹:佳樹,美樹。屈原《橘頌》:“後皇嘉樹,橘徠服兮。”[34]南陽梓漆:典出《後漢書樊宏傳》:“樊宏字靡卿,南陽湖陽人也。……父重,字君雲,世善農稼,好貨殖。嘗欲作器物,先種梓漆,時人嗤之。然積以歲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鹹求假焉。貲至巨萬,而賑贍宗族,恩加鄉閭。”梓漆:梓樹和漆樹,均為優質木材。[35]平泉:平泉莊,唐相李德裕之別墅山莊。唐康駢《劇談錄李相國宅》:“(平泉莊)去洛陽三十里。卉木台榭,若造仙府。”又宋張洎《賈氏談錄》:“平泉莊台榭百餘所,天下奇花異草,珍松怪石,靡不畢具。”[36]詒:留傳,贈送。亦作貽。《詩大雅文王有聲》:“詒其孫謀,以燕翼子。”鄭玄箋:“詒,猶傳也。”又《玉篇》引《字書》曰:“詒,或為貽字,在貝部。”[37]洵:實在,確實。逮:及,達到。

作品簡析

種草花說 種草花說

此文作於查慎行晚年辭官家居期間。文章以蒔蓺花草為發端,抒發了一種擺脫官場桎梏之後與自然界為親的閒情逸緻,其重草花凡種而輕“南陽之梓漆,平泉之花木”態度,則正是他賤貴顯而重平凡的思想寫照,亦可視作其之所以待放乞歸以求終老林下的一個註腳。全文心平氣和,娓娓而談,筆致細膩而又搖曳生姿,於輕徐平淡中見其成熟老到的藝術魅力。

作者簡介

查慎行(1650~1727) 查慎行(1650~1727)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詩人,當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璉,字夏重;後改名慎行,字悔余,號他山,晚年居於初白奄,所以又稱查初白。海寧袁花(今屬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特授翰林院編修,入直內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歸里,家居10餘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訕謗案,以家長失教獲罪,被逮入京,次年放歸,不久去世。查慎行詩學東坡、放翁,嘗注蘇詩。自朱彝尊去世後,為東南詩壇領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