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玲[影視編劇]

程曉玲[影視編劇]

程曉玲,女,影視編劇,2009年創作了現代鄉村三部曲《喊過嶺的故事》、《清水的故事》、《海的故事》。憑《清水的故事》和《歲歲清明》先後兩次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編劇獎項。

基本信息

個人作品

程曉玲程曉玲
2006年起她創作的電影劇本《現代鄉村三部曲》,《喊過嶺的故事》、《海的故事》、《清水的故事》被陸續搬上銀幕。2009年創作的電影劇本《大劫難》。2011年創作《歲歲清明》,2012年創作《蘭亭》。

所獲榮譽

2009年第十六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大獎《喊過嶺的故事》;

2009年第十八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之第二十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審會編劇特別獎《清水的故事》;

2010年第一屆中國影協杯優秀電影劇本獎《清水的故事》;

2011年第二十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之第二十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歲歲清明》。

創作背景

《清水的故事》劇組《清水的故事》劇組
由程曉玲編劇、肖風導演,起用非職業演員本色演出的三部電影《喊過嶺的故事》、《清水的故事》、《海的故事》被譽為“現代鄉村三部曲”。導演肖風和編劇程曉玲都有著農村情結,希望通過講述真實的農村故事,喚起關注農民的注意。憂患的情懷,單純的衝動,於是譜寫了這三首農村之歌。

編劇程曉玲曾經在農村生活過一段時間,與農民的接觸,讓她了解了真實的農民生活,於是有了創作鄉村三部曲的衝動。三部電影的女主角劉邁是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的學生,其他演員則都是當地農民。《喊過嶺的故事》是喜劇題材,用鄰里之間的日常故事展現了農村真實生活的風俗畫。《清水的故事》則有著關注環保的視角,表現了孩子們本不該承擔的生活之重。《海的故事》藝術性很強,敘述了一個殘疾女孩愛的幸福和惆悵。

藝術評價

生活中的程曉玲是一個沉寂的人,用她的話說,“喜歡做事多於說話”;程曉玲是土生土長的東北人,但是在她創作的“抗戰三部曲”中,有兩部的故事背景都選在了江南。她說自己是一個“行者”,劇本都是在行萬里路的自然感悟和鉤沉挖掘中脫胎而成的,《蘭亭》——一部發端於作者在紹興蘭亭細雨漫步時“靈魂出竅”的直覺頓悟,被程曉玲稱作“在‘抗戰三部曲’中用墨最多、思考最多,也寫得最酣暢淋漓的”作品,就這樣帶著血淚交織的真實故事、碧水青山的江南韻味和吳儂軟語的俠骨柔情,呈現在了大銀幕上。

《蘭亭》是感性的。《蘭亭》的感性之美,浮於畫面,植於情感。沒有宏大震撼、血雨腥風的戰爭場面,也沒有緊張激烈、扣人心弦的戰爭氣氛,《蘭亭》宛若一首娓娓唱來的悽美的江南小曲,用碧波流煙、竹林涌翠的水鄉情調,真誠細膩、回歸人本的情感表達和貼近老百姓的語言與智慧,征服了觀眾的心。電影裡眾多來源於真實故事、貼近真實生活的情感刻畫讓早已習慣傳統戰爭片審美意境的觀眾在觀看《蘭亭》時,神經卻如此脆弱,記者也是幾度淚流滿面。

作為一名非職業作家出身卻有著自己的文化堅持的編劇,程曉玲笑稱自己對《蘭亭》的創作“非常自由”。她從來不給自己設定條條框框,也不去刻意地設計催淚彈以博取認可,她只跟隨內心的感覺和感動走,總是在理解生活的基礎上去構思作品;因為‘笨拙’,所以永遠堅守還原生活本真的創作理念,說老百姓的語言,做老百姓理解的事。

《蘭亭》又是理性的。柔腸之外有鐵骨,輕描之下是深思。它不是一部聚焦家仇國恨的民族史詩,也不是一出賺人眼淚的苦情戲,《蘭亭》的立意很樸實,就是從人性的角度看戰爭,從命運的無常看生活。以小見大,正是《蘭亭》區別於其他抗戰題材影片的獨到之處。在這部影片中,程曉玲依舊延續了其在“鄉村三部曲”和“抗戰三部曲”前兩部中的風格,將關注點放在了小人物身上,展現“人性的大善與大惡”、“現實的喜樂與殘酷”,娓娓道來中,無處不是對人類基本感情和對人性的關懷,複雜情感下更是“對和平主題的永恆追求,以及中國人寬厚忠義、以和為貴,但在大義面前亦不懼生死的文化表達”。

程曉玲是聰慧的,她懂得“讓主旋律放下身價,才能讓觀眾心悅誠服地去接受主旋律作品的觀點而不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樣式,所以《蘭亭》里使用的可以說都是回歸人性的最本真的語言,《蘭亭》的故事也是幾個月實地走訪獲得的歷史真相”。她堅信《蘭亭》帶給大家的感動源於“悽美愛情掩蓋下的正能量”,堅信“黨的歷史就是一部民眾的覺醒史”。

程曉玲是謙卑的。因為在此以前,她就一直用腳踏實地的嚴謹和貼近老百姓的方式為自己的作品灌溉著能量。她用一部接地氣、扣人心、別具一格的主旋律作品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一位觀眾感嘆道:“終於有一位作家可以仰視眾人。”這絕不是阿諛奉承,而是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一個文化人的思考”。

《蘭亭》之中無“蘭亭”,程曉玲這樣解釋:“蘭亭象徵著一種文化精神,不可伸手觸碰,也不能輕易到達。”電影中,本該在各自的桃源里吟誦愛情的兩對戀人在戰爭的硝煙中吟唱了一段愛情絕響——程曉玲用這樣的方式向那片難以到達的精神淨土致敬;生活中,程曉玲亦用文化人的氣節和“絕不向歪曲事實的商人電影妥協”的文化堅持,守護著心中那片“但求無愧於心”的靈魂淨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