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率計算

稅率計算

稅率計算是根據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或其他具體情況,對其應稅事項,按照國家規定的稅率,採取一定的計算方法,計算出納稅人的應納稅率。

基本信息

計算公式

稅率計算是根據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或其他具體情況,對其應稅事項,按照國家規定的稅率,採取一定的計算方法,計算出納稅人的應納稅率。每種稅都明確規定了應納稅率的具體計算公式,但其基本計算方法相同,即應納稅率=計稅依據×適用稅率公式中的“計稅依據”在具體運用時,又涉及兩個概念:

1)計稅單位,亦稱計稅標準、課稅單位。它是課稅對象的計量單位和繳納標準,是課稅對象的量化。計稅單位分為從價計稅、從量計稅和混合計稅三種。

2)計稅價格。對從價計征的稅種,稅率一經確定,應納稅率的多少就取決於計稅價格。按計稅價格是否包含稅款劃分,計稅價格又分為含稅價格和不含稅價格兩種。

個稅稅率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級數

扣除三險一金後月收入-扣除標準(元)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1

不超過1500元

3

0

2

超過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3

超過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4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6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7

超過80000元

45

13505

稅率分類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9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徵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5%,共9級。

2.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其中,對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並按應納稅額減征3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特高的,除按20%徵稅外,還可以實行加成徵收,以保護合理的收入和限制不合理的收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