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雞[中藥]

秧雞[中藥]
秧雞[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秧雞,中藥名。為秧雞科動物秧雞(Linnaeus)的肉。繁殖於我國東北和河北一帶,遷福建、廣東一帶越冬。具有解毒殺蟲,補中益氣之功效。常用於蟻瘺,脾胃虛弱,食欲不振。

入藥部位

肉。

性味

味甘,性溫。

歸經

歸大腸經。

功效

解毒殺蟲,補中益氣。

主治

蟻瘺,脾胃虛弱,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50-100g。

採集加工

四季均可捕捉,捕後,除去羽毛及內臟,取肉用。

形態特徵

秧雞,又名秋雞、水雞、普通秧雞。體長約30cm。頭小;頸長。上體羽毛暗灰褐色,帶黑色斑紋,頭部斑紋尤為顯著。兩翼表面大半灰褐色。下體褐色,兩腋具白斑;肛周和尾下覆羽黑白相間,羽端白色。脛羽黑而有白色橫斑。嘴黑褐,下嘴基部較淡。腳棕褐色。

生長環境

棲息於沼澤或近水草叢中,單個或成對活動,步行快速,不善高飛。性畏人。以水生昆蟲、蚯蚓、植物嫩芽為食。繁殖於我國東北和河北一帶,遷福建、廣東一帶越冬。

相關論述

1、汪穎《食物本草》:“(主治)蟻瘺。”(引自《綱目》)

2、《中國動物藥》:“殺蟲解毒,補中益氣。治脾胃虛弱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