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鏈黴菌

秘魯鏈黴菌為鏈黴菌科、鏈黴菌屬,孢子絲2—10圈很緊的螺鏇形,有時筒狀或圓錐形。明膠液化。牛奶不凝固,不腖化。生長溫度28—37℃;45℃以上不生長。產生抗生素6798R.P.,對耐新黴素、鏈黴素和不耐藥的分枝桿菌有殺菌甚至溶菌作用。抑制革蘭氏陽性球菌,對革蘭氏陰性細菌作用弱。毒性很低。產生抗生素6798R.P.,對耐新黴素、鏈黴素和不耐藥的分枝桿菌有殺菌甚至溶菌作用。抑制革蘭氏陽性球菌,對革蘭氏陰性細菌作用弱。毒性很低。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秘魯鏈黴菌
拉丁學名:Streptomycesperuviensis
參考文獻:英國專利846.801.1960;Intern.J.Syst.Bacteriol.22:337-338,1972.

形態特徵

孢子絲2—10圈很緊的螺鏇形,有時筒狀或圓錐形。孢子橢圓形,幼時帶短粗刺,老齡可能表面光滑。

性狀特徵

蔗糖硝酸鹽瓊脂:氣絲跡量,白色,在斜面頂端。基絲好,臆羚色(淺褐黃色)至黃色。可溶色素輕微,橙黃色。葡糖天冬素瓊脂:氣絲白色變微藍色。基絲微白色,反面灰白色。無可溶色素。甘油天冬素瓊脂:無氣絲。基絲微白色,反面灰白色。無可溶色素。澱粉瓊脂:氣絲微藍色,斑點狀。基絲好,乳脂黃色。可溶色素跡量黃色。蘋果酸鈣瓊脂:氣絲白色,很貧乏。基絲髮育慢,乳脂色,反面黃白色。無可溶色素。甘油天冬素瓊脂(ISP)、無機鹽澱粉瓊脂(ISP)、酵母精麥芽精瓊脂(ISP)、燕麥粉瓊脂(ISP):氣絲白色至淡藍色。基絲無鑑別色素:無色至淺黃色或灰黃色。無可溶色素。營養瓊脂:無氣絲。基絲淺褐色。可溶色素很輕,褐色。伊氏瓊脂:氣絲白色至藍灰色,少。基絲邊緣淺灰褐色,中央米色,反面淺紅褐色。可溶色素紅褐色。馬鈴薯塊:氣絲輕微,白色有微藍斑。基絲好,淡灰褐色。可溶色素淺褐色。明膠液化。牛奶不凝固,不腖化。澱粉水解完全。硝酸鹽還原,在合成溶液內陰性,在營養液內陽性。溶解蘋果酸鈣。不溶解酪氨酸,深褐色素。ISP:產生類黑色素、酪氨酸酶(弱)和H2S。生長溫度28—37℃;45℃以上不生長。利用ISP9種碳源。產生抗生素6798R.P.,對耐新黴素、鏈黴素和不耐藥的分枝桿菌有殺菌甚至溶菌作用。抑制革蘭氏陽性球菌,對革蘭氏陰性細菌作用弱。毒性很低。

形態描述

孢子絲2-10圈很緊的螺鏇形,有時筒狀或圓錐形。孢子橢圓形,幼時帶短粗刺,老齡可能表面光滑。

討論

代表菌株:6227=NRRL2757=ISP5592,分離自秘魯土樣。

盤點世界上的微生物(十一)

微生物是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卻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涵蓋了有益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健康、食品、醫藥、工農業、環保等諸多領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