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禾疫霉

李氏禾疫霉

李氏禾疫霉即秕殼草,又名秕穀草。有時具根莖,稈高30~30厘米,直立、叢生,基部傾斜而具鱗芽,節凹陷而被倒生微毛。秕殼草生長需要較多的水分,保持水層有利生長,長期乾乾濕濕抑制分櫱及匍匐莖的伸長。有清熱解表的作用。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李氏禾疫霉李氏禾疫霉

菌絲無隔,老後具假隔膜,粗6-8μm.藏卵器球形,扁球形,卵形,或較少長橢圓形,45-68μm×60μm,平均53.9μm×48.9μm,與卵孢子直徑之比為1.23。雄器近球形,圍生,20-28μm×20-28μm,平均23.9μm×23.5μm。卵孢子球形,直徑34-44(平均39.8)μm;壁草黃色,厚3.5-4μm。孢子囊未見。[根據Sawada(1941)的描述]

中國分布:

李氏禾LeesiahexandraSwartz:中國台灣台北(Sawada,1942a)。  

世界分布:

中國。

本種特點

本種與Phytophthoramegasper-maDrechsler的區別在於它藏卵器較大,卵孢子較小,雄器常圍生,以及寄生於單子葉植物上”。
李氏禾疫霉PhytophthoraleesiaeSawa-da在發表時無拉丁文描述或特徵集要,Waterhouse(1963)稱這個名稱為“不合格的名稱”。何漢興、張和喜(HO&Chang,1992)補充了拉丁文描述,使之成為合格名稱。

盤點霜霉目的真菌(三)

霜霉目是真菌門、鞭毛菌亞門、卵菌綱、的1目。霜霉目是卵菌綱中最大、發展階段最高的1目。霜霉目下分腐霉科、霜疫霉科霜霉科和白銹科4科,約20屬320種。本期為第三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