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特

科普特

科普特一詞是7世紀中葉阿拉伯人占領埃及時對埃及居民的稱呼,後專指信奉科普特禮儀的基督教信仰者。科普特人大多信奉基督教雅各派科普特支派,少數人信仰基督教麥勒卡派或猶太教。

簡介

科普特科普特

科普特是埃及的一派基督教,名稱來自希臘語的“艾希普特斯(=埃及人)”這個字,後來訛傳為“科普特”。他們自始至終都信仰著基督教,了解科普特就可以看見不同於古代埃及,不同於伊斯蘭教國家的埃及另一面。科普特人約占埃及總人口的10%。

歷史

從西元1世紀開始堅守信仰的科普特基督教歷史中可以看到,信徒們遭受了重重苦難。最早是3世紀羅馬帝國奧古斯都的基督大屠殺,為了將這一段悲慘的記憶傳給後世,科普特基督徒將奧古斯都皇帝即位的284年訂為“殉教年”,以這一年為元年,展開獨自的紀年。之後迫害稍緩,但是在451年舉行的卡克頓教會議中,將科普特信仰的單性派(不將耶穌視為人,僅承認其神性的想法)視為異端。從此時開始,科普特不得不走上少數派的異端之途。在羅馬統治時代受到了各種壓迫,因此7世紀中葉,伊斯蘭教勢力一入侵埃及,科普特基督徒非常樂意地接受了阿拉伯人。最初阿拉伯人對他們加以優遇,但是到了阿巴斯王朝時代,便對伊斯蘭教以外的信徒課以較高的人頭稅,開始實施壓迫的統治。為引科普特基督徒也漸漸改信伊斯蘭教,在瑪姆路克王朝時代改信的速度加快,結果到了現在,全國民眾中僅剩下10~15%是科普特基督徒。

文化

文字

科普特文字據說是起始於使用希臘文字來表記埃及語,因此混用兩種語言的組合是其特徵。順便一提的是,向波倫(JeanFrancoisChampollin)法國考古學家在解讀象形文字時將科普特文字作為啟示材料,後來成為有名的話題。

聖畫像

描繪基督或聖人的聖畫像。在埃及國內的教堂有著不少的聖畫像,對科普特教徒來說,聖畫像已經超過了單純的繪畫領域,成為他們信仰生活重要存在的意義。質樸的筆觸,深厚地表現出他們深深的信仰之心。科普特博物館內有代表性的聖畫像展品。

十字架

科普特的十字架特徵是在十字尖端拓展出圓形,現在的教堂中大都看不到這種十字架了。這種古代埃及象徵“生命”的錨型十字架,從上半部呈圓形的造型中可了解它受古代埃及的影響。

織品

科普特織品是科普特文化的代表性文物。質樸的圖紋和造型是其特徵。布紋粗獷,色彩鮮艷。目前尚保留有壁毯和教會主教穿過的上衣等。其中科普特博物館珍藏的吹笛的努比亞人壁毯,以幽默的表情聞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