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病

科技病

科技病是種行為疾病,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坐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在眾聲喧囂之中,我們卻感覺越來越孤獨了:每隔幾分鐘就要看一眼手機,不斷刷新微博,看好友在幹些什麼:郵件沒有被立刻回復就感到沮喪不安。那些飄在風中的代碼左右了我們的情緒。

概述

玩遊戲機導致睪丸扭轉玩遊戲機導致睪丸扭轉
科技產品給人們帶來方便,卻使人們離現實越來越遠。面對面的溝通也因科技產品的加入而變得似乎可有可無,科技已成為親情的無情殺手。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每時每刻都在享受著科技所帶來的便利,但是無意間,人們讓科技成為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需要時刻警惕潛藏的不利因素。

人們經常把因科技而帶來的煩惱稱為“科技病”,其實把病症歸咎於科技未免有點偏頗。科技無罪,畢竟人們還是樂於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並沒有人去強迫某人使用科技產品。病症的根源不是科技本身,而是怎么來使用科技產品,怎么來掌握一個度的問題。

用物過度妨於財,用氣過度傷於身。對科技產品過度使用又何止是傷財呢?中國古人講,過猶不及,對科技產品的使用也是如此。合理使用是福,過度使用便是禍了。

種類

Wifi過敏症
微信打飛機患腱鞘炎微信打飛機患腱鞘炎
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稱,年僅15歲的少女JennyFry自2012年開始表現出EHS(電磁波過敏症,指的是長期暴露在電磁波下所造成如頭痛、噁心等過敏症狀,不過這項病症並未有明顯證據可以證實,因此也有研究認為這可能是一種心理狀態)的症狀,會因為WiFi而感到頭痛、疲憊等症狀,Jenny的父母向學校要求移除wifi,可卻沒得到回應,而這名少女在2015年6月選擇了上吊輕生。微信打飛機患腱鞘炎

2013年,新版本微信內置的“打飛機”遊戲讓很多人陷入了瘋狂的刷分,一些人為了沖排名,鏖戰數小時甚至更久。而打多了問題也就出現了。當時就有報導,有網友沉迷“打飛機”數日後,打出了腱鞘炎,據醫生介紹,由於患者長時間重複同一動作,導致關節分泌的潤滑液過多產生了黏連,造成了手舒張時產生疼痛感。

女子一聽手機鈴聲就癱瘓

2011年11月,英國一名女子患上一種怪病,只要手機鈴聲響起,她就會全身肌肉無力,暫時陷入癱瘓狀態。這名女子名叫凱特琳-華萊士,時年26歲,住在利物浦。她患有一種罕見的猝倒症(cataplexy)。一般來說,得這種病的人一旦遇到高興、憤怒、激動或恐懼的事件,肌肉就會失控。而華萊士所患症狀的觸發條件是吃驚。類似手機鈴響、遇到老朋友、門外塞進一封信等簡單事情,都會令她短暫癱瘓,最多時一天達20次。

開車看導航你可能得了隱斜視

常常戴耳機導致耳鳴常常戴耳機導致耳鳴
手機GPS導航成了人們開車出行的必備品了,但是邊開車邊看分路段導航,時不時發幾條語音簡訊這種行為卻可能給我們身體帶來隱患。車沒開出幾公里,出現頭痛、眩暈症狀,幾乎撞上從後面斜插過來的車,這時你可能就已經患上了隱斜視了。

久坐和網路社交有可能面癱

久坐在辦公桌的白領們有沒有發現過自己的臉部不受自己的控制呢?據了解,久坐和坐姿不良有可能使你的腦部供血不足,導致神經功能性障礙。加上我們平時過於沉迷網路上的虛擬社交,這樣的重複動作很可能讓我們的臉部神經麻木,變成“面癱”呢。

常常戴耳機導致耳鳴

以往我們認為的聽力衰減都是老年人的症狀,但如今,年輕人無時無刻都戴著耳機的行為很可能加劇這一症狀的到來。耳機的質量參差不齊以及音量過大等現象會導致耳鳴的出現,甚至會使你的聽力受到損害,四五十歲就有聾掉的可能。

玩遊戲機導致睪丸扭轉

一名台灣13歲國中生趁放寒假的時候,天天在家裡玩WiiSports的網球遊戲,在不斷重複同一個動作幾小時後,突然感到右側睪丸疼痛難耐,雖然少年強忍不適繼續玩了一會,最後還是因為痛到受不了臉色慘白,由父母陪同就醫。經醫師診斷,右側睪丸位置已略為往上提升,因此研判是睪丸扭轉。經動刀切開陰囊將內部睪丸轉正並讓少年留院休息一晚後,已無大礙。

專家觀點

艾瑞網專欄作家、網際網路觀察員莫謙分析稱,所謂“現代病”,肯定和時代發展有關。科技的日新月異帶來了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運用得當,方便生活;過度依賴,則會降低生活質量,誘發“現代病”。類似強迫症拖延症等其實更多和個人性格以及境遇有關,不能同信息化一概而論,需要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和化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