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人生觀

科學與人生觀

人生觀不受科學的支配,科學解決不了人生觀的問題,這是1923年2月張君勱在清華大學的講演《人生觀》的基本觀點。同年4月,丁文江在《努力周報》發表《玄學與科學》,批評張君勱的觀點,從而拉開了論戰的序幕。隨後,論戰的一方是以丁文江、胡適、吳稚暉為代表的所謂“科學派”,另一方是以張君勱、梁啓超為代表的所謂“玄學派”。這場科學與人生觀的論戰影響廣泛而深刻,對後世以至當今思想生活都不無啟發意義。本書是當年“科學與人生觀”之文章結集,有胡適和陳獨秀作序,真刀真槍的思想交鋒,是思想操練的好戰場。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本書收入20世紀20年代關於科學與人生觀的思想論戰文章,作者均為一時之名流,包括張君勱、丁文江、胡適、梁啓超、張東蓀、林宰平、王星拱、吳稚暉等。

編輯推薦

在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上,曾經發生過許多影響甚大的論爭,如果要論設計的問題最深刻、但在表現上有最具有戲劇性,恐怕要數“科玄論戰”。
1923年2月,北大教授張君勱在清華作題為《人生觀》的講演,承襲一戰以後漸漸崛起的“東方文化派”對科學與理性的批判,提出人生觀的特質是主觀的、直覺的、綜合的……所以無論科學如何發展,對人生觀問題也只能徒喚奈何。不意卻引起地質學家丁文江的極大反感,鏇即撰文《玄學與科學》予以批駁。張丁兩人往復辯難,梁啓超、張東蓀、林宰平、胡適、王星拱、吳稚暉等名流紛紛發表文章,爭相參戰。騰蛟起鳳,俊采星馳,一時成為思想學術界的熱點。
這場論戰的材料今天仍有閱讀的價值。它至少告訴我們,前人在“科學與人生觀”這個問題上已經走得多遠,有哪些走不開的死胡同是應該避開的。

目錄

序一(陳獨秀)
序二(胡適)
人生觀(張君勱)
玄學與科學——評張君勱的《人生觀》(丁文江)
再論人生觀與科學並答丁在君(張君勱)
關於玄學科學論戰之“戰時國際公法”——暫時局外中立人梁啓超宣言
孫行者與張君勱(胡適)
人生觀的科學或科學的人生觀(任叔永)
玄學科學論戰雜話(孫伏園)
人生觀與科學(梁啓超)
張君勱主張的人生觀對科學的五個異點(章演存)
讀張君勱論人生觀與科學的兩篇文章後所發生的疑問(朱經農
讀丁在君先生的《玄學與科學》(林宰平)
玄學與科學——答張君勱(丁文江)
心理現象與因果律(唐鉞)
科學之評價(張君勱先生在中國大學講)
勞而無功——評丁在君先生口中的科學(張東蓀)
人格與教育(菊農)
“死狗”的心理學(陸志韋)
玄學與科學的討論的餘興(丁文江)
“玄學與科學”論證的所給的暗示(唐鉞)
一個痴人的說夢——情感真是超科學的嗎?(唐鉞)
科學與人生觀(王星拱)
科學的範圍(唐鉞)
旁觀者言(穆)
玄學上之問題(頌皋)
“科哲之戰”的尾聲(王平陵)
箴洋八股化之理學(吳稚暉)
評所謂“科學與玄學之爭”(范壽康)
讀了《評所謂“科學與玄學之爭”》以後(唐鉞)
一個新信仰的宇宙觀及人生觀(吳稚暉)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