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義安源軍事會議舊址

秋收起義安源軍事會議舊址

該會議舊址位於江西省萍鄉市安源鎮張家灣。磚木結構,北端是二層樓,南端是平房,共15間,面積1000平方米。1927年9月初,毛澤東到安源,在這裡召集安源、瀏陽等地黨和軍事負責人會議,傳達中共“八七”會議精神和中共湖南省委關於秋收暴動的決定,討論了平江、瀏陽和安源各地農民暴動的問題。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贛湘邊界秋收起義安源軍事會議舊址贛湘邊界秋收起義安源軍事會議舊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建築
江西省
秋收起義安源軍事會議舊址VI-並92

簡介

秋收起義安源軍事會議舊址位於江西省萍鄉市安源鎮張家灣。磚木結構,北端是二層樓,南端是平房,共15間,面積1000平方米。毛澤東安源,在這裡召集安源、瀏陽等地黨和軍事負責人會議,傳達中共“八七”會議精神和中共湖南省委關於秋收暴動的決定,討論了平江、瀏陽和安源各地農民暴動的問題。萍鄉是秋收起義策源地。1927年初,毛澤東在安源主持召開秋收起義軍事會議,並於9月9日親自發動和領導了震撼全國的秋收起義,第一次高舉起工農革命軍的旗幟。為紀念這一在中國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偉大歷史事件,1998年6月2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准在萍鄉市建立秋收起義紀念碑。
贛湘邊界秋收起義安源軍事會議舊址贛湘邊界秋收起義安源軍事會議舊址

秋收暴動會議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軍事會議舊址位於安源鎮張家灣,1927年9月初,毛澤東到安源,在這裡召集安源、、瀏陽等地黨和軍事負責人會議,傳達中共“八·七”會議精神和中共湖南省委關於秋收暴動的決定,討論了平江、瀏陽、醴陵和安源各地農民暴動問題。

背景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召開“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決定在湘、鄂、贛、粵四省發動秋收起義。會後,毛澤東以中央特派員的身份被派往長沙,去領導那裡的革命鬥爭。八七會議結束後,毛澤東作為中央特派員回到湖南。8月18日,在長沙市郊沈家大屋召開改組後的湖南省委第一次會議,討論制定秋收起義計畫,決定毛澤東赴湘贛邊組織前敵委員會,並任平、瀏農軍師長,具體領導秋收起義。

部署秋收起義 

 
1927年9月初,農曆中秋節前夕,毛澤東受黨中央的委派,在江西省萍鄉縣安源張家灣主持召開了起義地區黨的負責人和軍事負責人參加的部署秋收起義的軍事會議,並由安源市委派礦警隊內的黨員和團員對會議嚴加警衛。參加會議的有毛澤東、潘心源(中共瀏陽縣委書記、瀏陽農軍負責人)、蔡以忱(中共安源市委書記)、寧迪卿(中共安源市委委員)、王新亞(贛西農民自衛軍總指揮、安福農軍負責人)、楊駿(中共安源市委宣傳部長)等。會議由安源市委書記蔡以忱主持,會上,毛澤東闡述了湖南省委關於秋收暴動的決定,參加起義的主力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沒有趕上參加南昌起義的原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是葉挺獨立團的新兵組建的),另一部分是湖南平江和瀏陽的農軍、鄂南通城和崇陽的部分農民武裝、安源煤礦的工人武裝等,共約5000人,統一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二、三團。
..
會議確定了軍事行動和民眾暴動計畫——軍隊和民眾暴動相互配合,奪取平江、瀏陽、醴陵、萍鄉等縣,分三路合攻長沙;確定了暴動日期:11日安源、修水、銅鼓三路一齊發動,18日進攻長沙,並要求長沙的暴動須與攻城的軍隊相互配合。

會議內容組成

會議正式組成以毛澤東為書記的湘贛邊秋收暴動指揮機關——前敵委員會;

..

了解與掌握了湘贛邊界敵我政治、軍事形勢;
確立了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的編制;
擬定了秋收起義的進攻目標與路線,即分三路會攻長沙;對湘贛邊界各縣農民暴動作了具體布置;確定暴動日期為9月11日;
整頓與改造了安源的礦警與工農武裝。

意義 

安源軍事會議不僅是秋收起義的一次軍事會議,而且是前敵委員會的第一次會議,是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和中國工農紅軍建軍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是中國工人運動同農民運動、武裝鬥爭三者開始緊密結合的標誌,它確定組建的工農革命軍是中國工農紅軍的前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