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行旅圖

秋山行旅圖

“行旅圖”是中國藝術史上具有典範意義的山水畫範式,其發展與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幾乎是同一過程,成為歷代山水畫家最致力於之的題材,如五代關仝《關山行旅圖》、北宋范寬《溪山行旅圖》、南宋劉松年《雪山行旅圖》、明戴進《關山行旅圖》以至清王《溪山行旅圖》等,同時,隨著歷史和山水畫自身的發展,最初的軸畫已經變成長卷,更適於表現其山水的精神意義,其中以清王為最。

劉松年

 
劉松年《秋山行旅圖》劉松年《秋山行旅圖》

【名稱】秋山行旅圖
【類別】書畫
【年代】南宋
【文物原屬】劉松年
【文物現狀】現藏四川省博物館
【簡介】
在藝術表現手法上,南宋四家喜用大小斧劈皴,加以渲染,發展了水墨淋漓的特點。因為劉松年畫樹石間接從李唐吸收了北宋人鉤斫皴點筆意,較之馬遠、夏土,顯得厚實嚴謹,不那么縱放。特別是這一圖卷,結合界畫樓台、橋樑構築,不宜以疏放之筆出之。此圖繪秋天的山林間,行人騎驢向小橋走近,像是倦遊歸來的樣子,一派閒情逸趣,不減文珍雅致。

藍瑛

藍瑛《秋山行旅圖》藍瑛《秋山行旅圖》

【名稱】秋山行旅圖
【類別】書畫
【年代】(公元1656年)
【文物原屬】藍瑛
【文物現狀】現藏天津藝林閣
【簡介】
絹本、設色,縱186.5、橫69厘米。
藍瑛(1585年~1664年)字田叔。錢塘人(今杭州)。善畫山水,有“浙派殿軍”之稱。此畫遠山聳峙,樹木蒼勁,紅葉明麗,野橋曲徑,橋上一老者騎驢款款而過,氣候有荷物及策仗者相隨。構圖氣勢雄偉,筆勢雅健清逸,為藍氏刻意之作。圖作於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時年七十二歲。

李寅秋

李寅《秋山行旅圖》李寅《秋山行旅圖》

【名稱】秋山行旅圖
【類別】書畫
【年代】
【文物原屬】私人收藏
【文物現狀】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簡介】
李寅繪,立軸,絹本,設色畫,尺幅:189.6 x 97.5 公分。
這幅畫依其題識,取材於北宋郭熙的畫意。郭熙的畫中常見長松巨木,溪壑深谷,峰巒聳峻和煙雲變滅的景色,這幅畫也有這些特色,不過李寅將郭熙的畫法變成固定的模式,山石捲動扭曲,岩石表面凹凸不平,形狀十分奇特。其間點綴牛車,驛站和趕路的行人,使畫面顯得熱鬧生動。

仇英

仇英《秋山行旅圖》仇英《秋山行旅圖》

【名稱】秋山行旅圖
【類別】書畫
【年代】
【文物原屬】仇英
【文物現狀】私人收藏
【簡介】
立軸,設色、絹本。
鈐印:仇英實父(半印)、仇英之印(半印)
題識:仇英。
鑑藏印: 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鑑賞、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棠村審定、蕉林、天泉閣秘籍印,另二印殘,未辨 吳湖帆(1894-1968)邊跋:明仇實父仿劉松年利涉圖真跡。真定梁清標舊物,後歸高宗內府所藏。海昌許氏天泉閣秘籍。丙子(1936年)四月,吳湖帆題。 鈐印:湖帆私印 籤條:明仇實父秋山行旅圖神品。海昌許氏天泉閣秘籍。壬申秋日,松窗題。

成扇

成扇《秋山行旅圖》成扇《秋山行旅圖》

【名稱】秋山行旅圖
【類別】書畫
【年代】1923年
【文物原屬】姚華朱益藩
【文物現狀】不詳
【簡介】
紙本,設色,成扇,18×51cm。
款識:1. 秋山行旅。癸亥雙十節,布憲袍民寫為泳春老同年雅屬,姚華茫父。
2. 為朱益藩書法。
鈐印:姚華之印 定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