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腹瀉

秋冬腹瀉多發於嬰幼兒,因輪狀病毒感染而起,全世界每年因輪狀病毒感染導致的嬰幼兒秋冬腹瀉而死亡的人數大約為九十萬人,其中大多數患兒在中國。

簡介

秋冬腹瀉多發於嬰幼兒,因輪狀病毒感染而起,全世界每年因輪狀病毒感染導致的嬰幼兒秋冬腹瀉而死亡的人數大約為九十萬人,其中大多數患兒在中國。在我國,0~2歲以內的嬰幼兒人數約為4000萬人(含新生兒),每年大約有1000萬嬰幼兒因輪狀病毒感染導致的秋冬腹瀉,占嬰幼兒人數的1/4,是引起嬰幼兒嚴重腹瀉的最主要病原。

症狀特徵

孩子發病初期表現為流涕、咳、發熱、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狀,大便每日數次,且伴有嘔吐、腹痛,容易被誤診為胃腸型感冒。本病具有明顯的季節性,起病急驟,體溫較高(一般為38—40℃),胃腸道症狀較重,甚至每日大便次數達數十次,多為水樣或蛋花樣,較大幼兒大便呈噴射狀,無特殊腥味及粘液膿血,大便化驗正常或有少許的白血球。由於頻繁腹瀉與嘔吐,食慾又低下,患兒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現象,嚴重者出現電解質紊亂,更甚者還可合併腦炎、腸出血、腸套疊或心肌炎而危及生命!家長應對此病有足夠的重視!

傳染途徑

輪狀病毒來源於腹瀉患兒及症狀明顯的病毒攜帶者,皮膚接觸及呼吸道傳播是其主要傳播方式。

預防方法

輪狀病毒在零20℃還能穩定存活,煮沸則可使之迅速死亡,酒精等普通消毒劑也可將其殺滅。預防嬰幼兒秋冬季腹瀉首先應實行母乳餵養,因母乳含有免疫球蛋白等抗病成分,有利於預防輪狀病毒感染;其次,要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不喝生水,不亂吃不潔食品和隔夜食物。對嬰兒要注意哺乳衛生,孩子的奶瓶、湯勺等食具在每次餵前餵後都要用開水洗燙,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衣被、玩具等要勤換洗、勤消毒,家長外出歸來應先脫去外衣,潔面淨手後再接觸孩子,減少感染的機會。

病後護理

首先對患兒調節好飲食,輕者不必禁食,應儘量減少哺乳次數和時間,停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飲用淡鹽水、米湯等。重症的禁食6—24小時,如禁食一定時間後症狀緩解,可逐步恢復飲食。進食必須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切不可操之過急,同時應避免攝入油膩的食物。由於秋冬季氣候轉涼,如腹部再受涼則腹瀉加重,所以要注意患兒要注意腹部的保暖,還應保護好患兒的臀部,因便數增多,肛門周圍的皮膚及黏膜必定有損傷,患兒便後可以用濕巾擦拭,再塗些油脂類的藥膏。嬰兒要及時更換尿布,避免濕尿布與皮膚摩擦而發生破潰。患兒用過的東西要及時洗滌並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反覆交叉感染。

治療

孩子得了秋冬季腹瀉,屬於病毒性感染,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除有細菌感染的併發症外)或止瀉藥(容易造成腸道內細菌滋生),應請醫生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長期以來全球對小兒秋冬季腹瀉一直沒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和特別有效的藥物,一般以補液等方式進行防脫水的輔助治療,而百貝寧的問世正是彌補了這方面的空白。年輕的父母,一定要護理好寶寶,在剛發病時,就服用百貝寧,儘快治癒寶寶的腹瀉,以免延誤病情,使寶寶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