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女獻策

相傳大禹的女兒三歲時。父親就出門治水,整整十三年沒回過一次家。母親常把大禹的事跡講給女兒聽,這就使得禹女想念父親之情日益迫切。她常常依門遠望,巴不得父親突然出現在眼前。

有一天,禹女又在家門前遠望,忽見從極遠的天邊有位身穿長袍的人向她飛奔而來。禹女驚喜地喊: “媽,爹爹回來了!”母親聞聲趕出門來,卻見一隻大丹頂鶴向她家徐徐飛來,然後停在門首。母親忙問, “仙鶴,你莫非能駕我女兒尋找她爹?”話音未落,這隻仙鶴就溫順地臥在禹女面前。禹女騎在仙鶴背上,也不知飛了多長時間,飛到了龍門山上。這時,大禹正在用石斧敲打著堅硬的岩石,旁邊放了一大堆弄壞的工具。大禹掄起石斧,只聽“咣當”一聲,石斧被震得開了花,可岩石上只留下一道白印印。大禹開山遇阻,心裡悶悶不樂,正在這時,禹女來到父親面前。她見此情景,心中已明白大半,就低頭仔細地端詳著山石,細心的禹女發現那青色的山石中夾著一條條絲線一樣的白線。她站起身,撫摸著自己那烏黑的青絲,忽然想起自己每天不是順著它梳理頭髮嗎?何不也順著這白色的石線擊破頑石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父親。大禹依照女兒的建議,掄起一把石斧,順著白色石線奮力砸去,只聽“咯噔”一聲,頑石沿石線裂開一條長縫。眾人也掄起石斧,順石線敲擊,果然斧落石裂,工程又飛速地向前進展。禹女獻策有功,得到眾人的稱頌,稱頌之聲震撼山嶽。大禹領著女兒向眾人再三拜謝,說, “且莫頌功,抓緊時機開山事大。”那知眾人稱頌之聲早已驚動龍門山上眾位仙姑。她們乘風來到龍門工地,把禹女接到相公坪北懸崖上的“蓮花洞”里。風姑把蓮花洞邊三尺見方的一塊青石吹得乾乾淨淨,為禹女作梳妝檯,石姑在台上給禹女打了個石坑作為臉盆,泉姑給禹女送來了清冽的泉水;只有金姑想得好,她把金子鍍在一塊光滑的褐石上,使石頭日夜金光閃閃,作為禹女梳妝用的鏡子。這些東西至今還在龍門山上。

禹女就住在蓮花洞裡。她傳的破石良策流傳千古,造福萬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