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縣陰坡村

禮縣陰坡村

陰坡村,又名“寨華山莊” 。隸屬甘肅省隴南市禮縣寬川鎮。坐落於寨華山南麓,背靠鹿家大山。位於嘉陵江水系青泥河的源頭 源河水谷。追祖溯源,村上老人皆曰:“四川大槐樹下來”。自古為隴南佛教、道教、喇嘛教三教聖地。“紅二十五軍長征”經過的紅色熱土。源河水谷 更是“茶馬古道”入蜀的捷徑,是連結“祁山道”與“青泥道”最便捷的蜀道之一。禮縣“下四川”的重要通道之一,“禮縣東南部的大門”。禮縣糧食,麻紡織品主產區。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陰坡村,又名“寨華山莊”,隸屬甘肅省隴南市禮縣寬川鎮,位於隴南市與天水市交界處。

寨華山莊寨華山莊

距隴南市禮縣縣城60公里,距天水市77公里,距離隴南市200公里。東接天水市秦州區汪川鎮,蘇城鄉,南鄰隴南市成縣黃儲鎮、徽縣江洛鎮、麻沿河鎮等,西通西和縣馬元鎮、大柳鄉,北達禮縣寬川鎮,鹽官鎮,祁山鎮,紅河鎮等,東進甘肅第二大城市天水,西進禮縣,西和縣,南達徽縣,成縣,兩當縣,南下可入巴蜀。處於兩市,五縣一區的中心地段。是禮縣“下四川”的重要通道之一,是連結隴南禮縣寬川集貿市場和天水秦州區汪川鎮蘇城集貿市場的重要道路,是禮縣東南部的重要出口,“禮縣東南部大門”。是禮縣東部去往成縣、徽縣、兩當最便捷的通道。

寨華王氏,全村120多戶,600多人,皆為王氏,全部為王氏族人。與遠門村王氏,大樹村吳圈溝王氏,皆為族人,親房。且都供奉青泰龍王(騎虎爺)為先祖。追祖溯源,族中老人皆曰:“四川大槐樹下來”。 村中還有一孫氏家族。【親房:一個家族而年代久遠的親人。(方言)】。

山川河流

寨華山

寨華山,又名菜花山。寨華山山系屬西秦嶺南麓。
位於北秦嶺與南秦嶺之間。是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漢水和青泥河的分水嶺。禮縣唯一的青泥河流域地區。嘉陵江上游青泥河的源頭。
寨華山主要山峰有寨華山、高咀、轎頂山、青崗嶺、南山、蕃梁、陽山、黑鷹咀、大樹樑。其中寨華山、轎頂山為陰坡村的“聖地”,寨華山諸神的道場。高咀為最高峰。大樹鹿家大山,大樹吳圈購駱駝峰,大樹羊刨灣羊刨泉,北坡孫家山黑鷹咀,後窠里雙水洞,閻家瓦窯山皆是寨華諸神的道場,後花園。駱駝峰也是戰亂時寨華王氏族人的避難處,如今峰頂還有古堡尚存。

源子河

源子河,又名園子河、源河水。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青泥河的源頭。源子河與寨華山正好成山環水抱之勢,形成源河水谷,寨華山莊。
其支流有水泉溝,入牛溝,南地溝,寺家灣,鹿家河等。最低處源子河“石門檻(káng)”(方言)。河中曾發現犀牛角,現存隴南甘肅秦文化博物館(禮縣博物館)。

麻池

麻池,用來漚麻的水池。在隴南,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在八九十年代,陰坡有水的地方就有“麻池”。尤其是源河水谷,沿河水兩岸,可以說到處是麻池。麻池大小不一,形狀一般為不規則的長方形或正方形,長寬一般約3米左右,長寬一般視麻的多少而定,麻越多池越大,深大多一膝高。引活水入池即成麻池。

特色文化

茶馬古道 蜀道

沿青泥河源河水谷的“茶馬古道”,是連線“祁山道”與“青泥道”最便捷的蜀道,是禮縣東部、天水南部入蜀的捷徑之一,一路驛站不絕。這條鮮為人知的“蜀道”,始點起於現在的西和長道鎮、禮縣永興鎮(長道、永興俗稱店子上),鹽官鎮,途徑長道,永興,鹽官,寬川萬家梁,寬川,陰坡,蘇城、麻沿河,黃儲關,成縣,南下陝西,四川,直至終點成都。沿青泥河嘉陵江南下到蜀地。陰坡方圓十里八鄉的先民,把隴上的色澤潔白,質地柔軟的麻製品,藥材等,人背馬馱,經數月輾轉到四川北部一帶,再把四川的茶葉等換回來。而這一習俗自上古開始一直沿襲到民國。村中許多古稀老人都走過這條“蜀道”,他們被人們稱為“蜀道老人、茶客(kái)子、腳(juě)戶子”(方言)。

紅二十五軍長征

源河水谷,青泥河谷都是“紅軍長征”隊伍經過的紅色熱土。由徐海東、吳煥先、陳子華等領導的“紅二十五軍”,從陝西漢中一路北上到達隴南兩當,攻下兩當縣城,繼續北上經黃儲關,蘇城,到陰坡,在陰坡做短暫的休整後,過寬川,鹽官,到天水北關,過秦安,靜寧,華亭,鎮原,慶陽,合水縣板橋鎮,後與西北紅軍會師於延川永坪鎮。

哈大路 古墓墳遺址

哈大路古墓群,位於陰坡於遠門交界的源子河北部陽山台地上,古墓大多為青磚古墓,大小形狀各異,內部結構層次多變,外形大多為長方體或正方體,頂部大多為圓形或四邊收頂式,似馬鞍架四坡水房屋結構,內部有的彩繪有的素青,部分有磚雕圖案。墓群分布整齊有規律。在墓群的最北邊曾發現一大型灰坑。可惜墓群破壞嚴重,當地保護意識淡薄。古墓被盜後只是做了簡單的回填。
古墓墳,為寨華王氏歷代先祖的墓冢,位於寨華山北部半山坳處,墓冢古柏森森,遠看如一昂首巨龜。又有人說遠看猶如“霸下”,而高大的古柏又如“霸下”背著的巨碑,似乎又多了幾分神秘色彩。
其它遺址有:青崗嶺堡遺址,寨華山堡遺址,大墳遺址,柳樹灣遺址,大樹吳圈溝駱駝峰古堡遺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