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是一支花

禪是一支花

《禪是一支花》是由雪小禪創作的圖書作品。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禪是一支花》雪小禪,擷取人生妙悟,雜花生樹,搖曳多姿。最動人者,乃閨閣私語與禪房理趣相映成趣,不獨年少者喜愛。跟《漱玉祠》並讀,每每雙影互見,真不知雪小禪是前世李清照,抑或李清照即當世雪小禪。是故,步李清照《浣溪沙》韻,作此書內容簡介。

清詞麗語朱唇開,

筆生異花襯香腮。

眼波才動惹人猜,

滿紙風情有險韻。

獨抒性靈逞別才,

月移閨閣禪房來。

編輯推薦

《禪是一支花》雪小禪的名字,讀者不會陌生,隨手翻開一本雜誌,她的文章便悅然紙上。她以細膩的筆觸,敏銳的觀察,寫下一篇篇優美動人、沁人肺腑的情愛故事。字裡行間散發出悠悠暖意,行文如水蘊含著絲絲禪機。讓人慾罷不能,一看再看。流連於纖細思緒之中,沉醉在機鋒妙語之間,自參自悟,參透情的智慧,頓悟愛的真諦。

雪小禪立文字,教外傳,是塵世中開出的一枝花吧。這枝花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里,只為讓更多的讀者心領神會。

作者簡介

雪小禪,青春讀物當紅領軍人物,《讀者》百名簽約作家之一。著有散文集《煙雨桃花》《禪心百合》《我為了我》《歡未央》《她依舊》《愛情禪《剎那記》等,部分作品翻譯到日本和越南等國家。短篇小說曾獲“2005全國小說十佳”。有《看我青蛙變王子》《像冰一樣疼,像火一樣藍》《一地相思兩處涼》《戲子》等集行世。長篇小說《煙花亂》《愛戀飛越法蘭西》《無愛不歡》《刺青》等,深受讀者好評。

目錄

剎那記

正宗的絕望

小半生

歡喜記

思無邪

喜悅如蓮

況味

陌上

優雅地老去

銀碗裡盛雪

夜深沉

淺喜深愛

不再

獨自惆悵

開到荼蘑花事了

舊日紅

A型血

愛情的盡頭

比寂寞更寂寞

薄荷香

脆弱

溫女

頂級奢侈品

豐盛

風長氣靜

浮華褪盡冰涼人心

高不可攀的寂寞

個人時間

更衣記

藍綠胭脂

渺目煙視

你喜歡我什麼

蘇州評彈

性感

我在午夜踏雪

菩薩為什麼低眉

我還嫌不夠的粉啊

鮮衣怒馬的少年

思有邪

墮落的天使

神秘

深情無可救藥

秘而不宣

風中的鳥巢

艷不求名陌上花

神經質

杏花開了梨花開

身體知道

精神強度

清淡

別無居處

重返愛情

微妙

收藏愛情

不安

混亂時期

稀有金屬

那蒼綠的老

街景

風動桂花香

恨愛

自畫像

四季

輸家

愛情是件冒險的事情

刺殺

媚行主義

愛似琉璃

花香滿徑

覆水可收

綠提子

讀城記•北京

讀城記•上海

讀城記•武漢

蒼老天真

那個人會是誰

生死

時間是個孤單的孩子

私人愛情

我的呼吸方式

寫作者

怎能華麗轉身

文摘

剎那記

《仁王經》中說:“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我翻到這頁時,天色微茫,秋風似起,兩岸潮平。我端起一杯紅茶,著一襲白衣坐於窗前,看到一片葉子凋零飄落,又一個剎那過去了。

還記得初喜京劇,是因為《鎖麟囊》中《一霎時》那個唱段。是無聊而煩躁的午後,打開電視,聽到張火丁唱道:

一霎時把前情俱已昧盡,參透了酸辛處淚濕衣襟……他教我收

余恨,免嬌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戀逝水,苦海回身,早悟蘭因……

我聽得三魂七魄全去了,呆立在電視前,從此迷上程派,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恍然間已過去十幾年,卻往往記得那個午後,是怎樣觸動了我,讓我突然邂逅另一個自己——是前世的伶人嗎?還是那曾經落難又柳暗花明的女子?

所有的光陰不都是剎那么?

他一生迷戀她,只記得那個剎那,她猛一回頭,在橋上,那樣明艷靚麗,從此一生不忘。一生中的三個剎那,是但丁見到貝德麗采的三個剎那。他日夜全思念她—一嬌嫩的容顏,雪紡的長裙,在春天的橋上,回頭一笑。為這個剎那,他寫出《神曲》。其實,還是獻給她。

當然記得第一次見到他的樣子。才十七八歲,初春的天氣,看到教室外面跑進來一個男生,穿藏藍色球衣,一頭撞到她,然後就笑了。笑了之後問:你也在這裡啊?怎么會忘記呢!那個剎那,過了二十年,都沒有忘記。二十年之後再見,還念念不忘地說:只記得你那時牙齒那么白,扇貝一樣的。對了,那件藏藍色球衣還在不?——多傻呀,二十年了,還記得這樣清。人生山長水遠,只覺得此一剎那,最美,最墨綠,帶著電影一樣的詩意和朦朧。

也記得高考落了榜,一個人行走在故鄉小城的街上。是黃昏,有微雨,看到太陽在雨里紅著,分外的亮,卻又分外的淒。看到好友騎著腳踏車過來,大喊一聲:“上車,帶你去吃冰淇淋!”兩個人坐定電影院門口的冰淇淋店,一口氣吃掉五個,嘴全麻掉,一回頭看到她,她說:“好受點不?”那個剎那,總是記得。她在光影中的少年樣子,如此溫暖,如此貼心,於是裂嘴一笑。

還有第一次約會。

翻來覆去折騰那幾件裙子,比了又比,試了又試——人在慌亂的時候總是穿錯衣服,到底系錯了扣子出去。他指著笑,你扣子錯了。於是臉紅了,心跳了,摸著頭尷尬地解釋著什麼。對面的人也笑。那樣的剎那,什麼時候想起都有一份難言的心動。

禪意的剎那總是難以忘記。

一個去看西湖落雪,安靜地呆在湖邊,真有“洗缽吃菜再吃茶”的清幽。很多個詩意夜晚都只有剎那記得:對面的人,長衫翩然,對面的你,素麵紅顏,宣紙鋪開,聽他講,原來有一種宣紙叫“連史紙”,七十二道人工工序,後來絕了跡,落在那紙上的字,才美得驚心。如果那首詩是“琴棋書畫詩酒花,檻外心情檻內家”,如果落款再是“銀碗裡盛雪”的閒章,那紅印在泛黃的宣紙上,要多詩意就有多詩意。

會心景致有多少?也只有那些個剎那吧。一剎那九百生滅,在生生滅滅之中,人生多么快——昨天還是青澀少年,今日就看到髮際上一根銀線爬著,灰白的,驚了心;第一天還嚇得拔掉,到第三十天,拔不過來了;去染頭髮吧,一定要去染,一定不能白了發,但到底全白了,一頭白髮飄著,這么快就老了——自己都不信。

猶記小窗深坐試新茶是昨日,怎么轉眼又是清明?朋友打電話來說,西湖龍井的新茶又下來了,來西湖吧,一邊飲新茶一邊賞西湖吧。

我當然知道,那又是一個剎那。這樣的剎那,帶著塵世的喜悅與蒼茫。我錯過了多少美麗的剎那呢?我不記得,我只記得那些經歷過的剎那,那么美,那么幽,那么剎那。

《薄》

我喜歡薄這個詞。很多詞都是這樣,看起來第一眼就很歡喜,覺得它是你的,與你是有牽扯、有糾纏的。況且,薄讀起來有些涼的感覺,薄涼薄涼的。我愛用薄涼這個詞,用在小說中居多:女主人公,到最後,心裡都變得薄涼——女人戀到涼了,無非是因為愛情。

初戀的時候,薄是羞澀的。

男孩兒女孩,第一次心動,第一次牽手,薄青瓷一樣的初戀,怦然心動著,薄薄的心情,窗紙一樣透明——那時的青澀與單純,一生不會再有——低下頭,輕輕地問:是真的,是真的么?心情如那薄薄的皮紙,透明到歡喜。

後來熱戀,還是薄。

薄到怕薄了,即使愛得再厚,即使兩個人有了白髮,你染了我的,我染了你的,即使枕了他的胳膊入睡,還是懷疑:這是真的么?他真的有這樣愛么?愛得怕薄了,怕厚了,怕失去了,怕沒有了……薄薄的心情上,有看不清的一層東西,浮著,輕輕的,說不清是什麼。

失戀了,問他:你如何這樣薄情?

想當初,秦香蓮也這樣問過陳世美嗎?現在想來,陳世美也有陳世美的苦——嬌美的女子,況且是皇帝的女兒,還有那可以看得到的未來,總比黃臉婆秦香蓮要好上百倍。其實小時候看戲裡的香蓮,我曾詛咒陳世美會下地獄,可現在我不這樣徹底了,至少給自己留了迴旋,因為,每個人面對誘惑都會情不自禁,都會心動,只不過有的動了心而沒有動身,而陳世美是動了心又動了身。

薄情的人是可以原諒的,即使他和她曾經真的愛過。

當初也真的是愛,離半分鐘也好像活不下去,殉情的事情都想過。愛瘋了,抹脖子、上吊算什麼?都是小菜,只要能和她在一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我都情願。

如今一個人不情願了,勢必被罵作薄情。

可是,人的天性大抵是喜新厭舊的,吃鮑魚都能吃頂了,何況天天面對一個人?有人說要結婚就趁早,趁著都還糊塗就結了吧;都明白了,只能孤單到死了。結了婚,有了孩子,沒了愛情還有親情。親情這個東西,是砸斷了骨頭還連著筋的,你拿它沒辦法。她是你左右手了,她是你心窩子那一跳一跳的呼與吸了,你怎么能不要她?即使精神上出軌,也要在物質上給予極大滿足。所以,二奶永遠和正房沒有辦法比。正房有親情,二奶沒有。

薄情的人,其實未必也要多壞。只是不喜歡了,感覺不在了,愛走了。愛是有的,天長地久的愛是沒有的。薄就薄了,放下了就是放下了。因為有些愛情實在只適合回憶,比如初戀,那場景是這樣的:白襯衣,牛仔褲,坐在他腳踏車後面,風吹起長發。

可是如果人到中年再玩這樣的把戲,實在是情何以堪!在大街上演練,坐在他腳踏車後面,也實在是慘不忍睹。中年人,還是在奧迪車裡談情說愛更合適。什麼階段,就有什麼階段的道具。

就像薄情,開始遇上這樣的主還尋死覓活,長久了也就麻木了。有一項科研成果表明,男人是一種善變的、薄情的染色體。如果這樣一想,只能一笑,然後說,薄就薄吧。既然想愛,就別怕薄,別怕被辜負!

《正宗的絕望》

我一向不喜歡太晴朗的東西。即使天氣,我寧願濕雨紛飛、陰雲密布,似乎比陽光燦爛更有一種陰柔之美。

電影當然也一樣。

太健康、太幼稚的東西總是不讓人喜歡。悲劇總是惹人憐愛,似是而非的東西最好,表現大愛大義的主旋律必定永遠不了,倒是人世間的小奸小壞總是讓人刻骨銘心。這一點,張愛玲的作品似乎是證明。

她總有那種特別正宗的絕望。比如振保,在多年後路遇王嬌蕊,很艷俗的相遇場面,他卻哭了,淋漓盡致,然後繼續他和孟煙鸝的生活——現實比愛情更堅固,更無恥。沒有男人會為一個女人放棄家庭而選擇她——除非他傻瘋了。

還有《留情》裡面的女子,為著米先生這個長期飯票,不停地表演,說著違心的話。那年張愛玲才24歲,她說,沒有一樣愛情不是千瘡百孔的。

真的,沒有一樣。

我記得看電影《色戒》,王佳芝離開時心裡未必不害怕。三輪車夫前面有一個小風車,風車轉著,她看著那風車,眼神很凜冽。那個鏡頭,也是很正宗的絕望。李安把王佳芝那種凜然拍了出來——生是他的人,死亦是他的鬼。

《天使愛美麗》得過很多大獎,從電影名字到表演我都不喜歡,那種淺薄的喜悅讓人感覺無聊。我更喜歡《弗里達》這樣的電影。一個女畫家,濃烈的一生,短促而有意義。

那種絕望,只要看了電影的人一定會有。

愛個一個花花公子並且有才情的女人,注定會受到慘痛傷害。比如佛里達,比如張愛玲。儘管胡蘭成在事後艷筆澹澹,一直濃情回憶——那是他一個人的事情,與愛玲並無關係。

我一直相信他並不懂得張愛玲的絕望。

《教父》一直是電影中經典的經典,同樣正宗的絕望。所有女人全希望遇到麥可這樣的男人,中他的毒,纏綿下去,無休無止。因為他給人的愛情有一種硬度,有一種精神強度,那是任何別的男人無法超越的給予;再換了另一個男人,可能感覺蕩然無存——好的愛情,一生只可能有一次。

世界上最絕望的人,是連絕望都可以整個吞咽下去。我想起《霸王別姬》程蝶衣最後抹脖子那段,其實是快樂赴死。他把絕望都自己吞下去,其實亦是最冷酷的自私——我真沒見過那么決絕的人,連死都覺得是快樂的。

幾乎每天要路過一條髒亂差的小街,充著社會底層各式各樣的人。

都一臉的絕望。

明晃晃地寫在臉上——現實的無奈、奸壞的表情。這條路上小偷多,那些賣菜的小販都知道是誰,明明看到在偷東西也不會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臉的無所謂。那是最純正的絕望,最裸露,最無情,也最赤條條。

真可怕呀。但有什麼可怕?世相最是寂寞,也最是無情,所以,一點點溫暖便記得清楚——多找了幾塊錢,然後被追趕著塞到口袋裡,這樣的溫情,真是讓人感動。

真正的絕望一定不是流淚,不是在臉上,而是在心裡——表面上看著如此光鮮,其實內心已經碎掉了。凡是能打動你的東西,它一定傷害得你也很深。比如愛情。

總是記得一個瘋掉的女子,一生停留在了二十歲——即使六十歲了,亦是二十歲的心態——穿花戴朵的,喜歡叫那個男人的名字。她的絕望終於形式化了,演給大家看,警示那些在愛情中的人們:看,這就是痴情的標本。

所以,絕望最好找個出口。

可以流淚,可以傾訴,都是很流俗的表現——人生就是一場流俗的演出,不要以為多盛大,苟苟且且的時候居多,還沒有來得及覺得如何,小半生已過。秦香蓮央求陳世美,明知是不能還是要求——陳世美的行為到了讓人齒寒的地步。

其實,殺掉陳世美她未必不絕望,但總歸是去了一塊心病。愛情沒有了,殺掉那個人是最好的結局。這有些恐怖。真實的情況卻是,大多數婚姻苟且地過下去,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可以離散。

中國式婚姻堅如磐石,即使早就死掉。其間,最堅硬的神經來自家庭和社會關係、子女以及道德底線。這才是最正宗的絕望——同床異夢,連銀行存款也要各自藏在天花板里,兩個人小心翼翼維持著現狀,一臉的光明正大,一臉的同心同德——世上最正宗的絕望,莫過於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