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意理景三要素

“禪”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狀態,是一種基於"靜"的行為,源於人類本能,經過古代先民開發,形成各種系統的修行方法,並存在於各種教派。

禪的定義

禪意理景三要素:注重場地關係和文脈的內在聯繫;注重自然和原生態的“本真滋味”;強調“頓悟”的直覺體驗,注重精神性、求得意境的營造)人的天性

禪的意境

① 直覺式的意境的營造
“意境”是中國特有的術語。“意境說”
是中國古典美學的一個重要的範疇,在中
國美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並且早在歷
史上已經成為藝術創作和評論的主導思
想。對“意境”的追求可以說中國藝術所
要達到的最高和最終境界和目的。而“中
國造園藝術在這方面有特殊的表現,它是
理解中國民族的美感特點的一個重要領
域。”
① - 1 、 “意境”的出現
“意境”主觀和客觀,虛與實,情與景
也就是“意”與“境”的高度統一,是從
有限達到無限的體現宇宙生命之“道”的
藝術。
禪是一種意境。體現的是一種靜心、
深思、頓悟的境界。
“意境”一詞本就源自佛學,中國“意
境”理論即得禪宗“境界”的啟示,吸取
其“頓悟”的直覺體驗方式,達到精神絕
對自由的審美境界。是禪宗思想和那“非
有非空”的心境,給藝術家以深刻的啟示,
使中國的藝術更加自覺的注重心靈,情感
和想像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縱情而更加
自由地擺脫對外界境物的簡單的模仿、再
現,而是執著地追求“離形得似”“超以象
外,得其環中”的更高的“意境”這對日
本的建築和庭院藝術的影響也很大。
同時,“意境”的理論也融貫了老、莊
哲學,有與無,虛與實統一的“道”的思
想。意境不是表現孤立的、有限的物象,而
是表現作為宇宙本體“道”的天地萬物的
生命活力。① - 2 、意境對詩畫的影響
禪意對文藝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如
從“了知境界,如幻如夢”,“我棄內證智,
妄覺非境界”等佛家用語中,即可尋見詩、
詞、畫之意境的淵源。皎然《詩議》中的
那段話:“夫境象非一,虛實難明,有可睹
而不可取,景也;可聞而不可見,風也;
雖系乎我形,而妙用無體,心也。”對意境
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論禪作詩,本
無差別”之說,引禪入詩畫,使中國藝術
達到一種如禪悟超知性、超功利的精神體
驗。有些詩雖無一字禪語,但卻處處可見
禪趣,如王維的“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
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空山不
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
苔上。”這類引禪趣而入詩意的作品,其實
都已著上了“意境”的色彩。生髮出“弦
外之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使人感到
言有盡而意無窮了。中國繪畫除佛像畫與
佛直接有關外,潑墨寫意,“吳帶當風’等
文人畫中也深蘊著禪意。
① - 3 、意境對造園理景的影響
中國園林的“意境”,一言以蔽之,就

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咫尺山林。
葉郎認為:“明清園林美學的中心內容,是
園林意境的創造和欣賞,中國古典美學的
‘意境說’,在園林藝術、園林美學中得到
了獨特的體現。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意
境’的內涵,在園林中的顯現,比較在其
他藝術門類中的顯現,要更為清晰,從而
也更容易把握。”
中國園林藝術創作,以自然山水為主
題,從造園“意境”的外延來說,就是要
以人工創造出具有自然山水精神境界的空
間。
“意在筆先”。園林意境的創造不能脫
離客觀的自然條件,憑主觀意願去想像。
“意象”和“意境論”的意義,首先是“神
(主觀)和境(客觀)會”,進而“超以境
(主、客觀統一)外,得其環中。”即不脫
離客觀的境物,又超越這有限的境物,通
過對整體藝術形象的把握,構思出情景交
融、虛實結合、顯現造化自然的生機勃勃
的景象。
園林山水意境創造的思想方法,可以
用惲壽平在《南田畫論》中的一句話來概
括。“意貴乎遠,不靜不遠也;境貴乎深,
不曲不深也。”繪畫與造園都以自然為師,
都要求達到“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的
目的。這句話,不僅高度概括了造境的方
法,也體現了意境的思想核心,老子的宇
宙天地之“道”的哲學。

思想延展

任何設計行為所依據的思想都來源於
人類的需要。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從人
的角度出發,符合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
才是一切設計的出發點。在繁忙嘈雜的現
代生活中,“閒寂、幽雅、樸素”的禪意空
間正是人們心靈得以平靜的場所。因此,
禪意空間的營造也有其新的現實和時代意
義, 禪意理景三要素便有了其重要的作
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