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桐南國小

福鼎桐南國小

福鼎市桐南國小始建於1905年,前身為福鼎縣治南社蒙國小堂,1936年,蓮池女子國小併入,改校名為南社初級國小,1946年定為現名。其後校名多次變更,1980年復名桐南國小。1959年校址從現市醫院舊址的孔子廟遷至現址,歷經百餘年,在這文化的搖籃里,一代又一代桐南國小師生承前啟後、開拓創新,邁步向前。近年來,學校以人為本,優勢先行,創造了尊重人,服務人,依靠人,發展人的人氣環境;以校為本,特色先行,創造了抓課改,求突破,重質量的教學環境;以情為本,課堂先行,創造了以情育人,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的育人環境;人本、校本、情本,構築了一條桐南國小通向教育改革的成功之路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建校一百周年紀念大會校長致辭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親愛的家長們、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秋高氣爽,氣候宜人。在這美好的時光里,我們歡聚在桐南國小的校園,共同慶祝母校百年華誕!首先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向前來參加紀念大會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家長致以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回首桐南國小百年風風雨雨,留下的是幾代人辛勤耕耘的足跡。桐南國小創辦於清光緒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原校名為福鼎縣治南社蒙國小堂,地址設在南門天后宮。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由辛亥革命勳章獲得者周忠魁等人創辦的蓮池女子國小併入,改校名為南社初級國小。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校址遷於桐南孔子廟(現市醫院院址),當時有學生300多人,教員7人。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改校名為桐南國小。第二年初,福鼎佛教會成立董事會協同管理學校,又改校名為福鼎私立大雄國小。1949年秋,復名為桐南國小。1950年城關3所國小合併,我校為桐山第二分校,全校共設5個班,學生200多人。1957年,有9個班,學生400多人,教師21人。1958年,改為縣實驗國小,並被省教育廳列為重點國小。1959年,校址從孔子廟遷至現址。1969年改名為城關第三國小。1980年復名為桐南國小。2003年升格為教育局直屬國小。 桐南國小建校百年,歷任校長二十餘位,教職員工數百人,畢業生達萬人之眾。悠悠歲月,百年來,我們桐南人一直就以“教書育人,培養良才”為己任,憑著進取、奮鬥、競爭與堅韌,屹立於福鼎乃至閩東的教育之林,用愛心和心血,譜寫了我們桐南國小辦學的輝煌篇章。 學校歷來重視教育教學研究。1958年“五年一貫制”實驗取得成功,省教育廳派教學工作組住校總結教改經驗。1960年5月,在《福建日報》第一版發表《福鼎縣實驗國小實行‘五年一貫制’行之有效》一文,並被轉載於《光明日報》,對推進國小教改,推行“五年一貫制”起了示範作用。1988~1992年,參與縣“掌握學習”、“目標教學”教改實驗。實驗成果發表於中央教科所主辦的《國小教學改革與實驗》1992年第16期。2003~2004學年,學校努力實施由中央教科所審批立項的“多種教育媒體協調教學中自主探索、發展學習”課題試驗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李冬青、余惠斌兩位教師的課改實驗課件,雙雙榮獲中央教科所二等獎,余惠斌老師執教的實驗年級“識字 ”一併獲取中央教科所二等獎,並製成光碟作為全國課改優秀課例發行。近十年來,教師撰寫的論文有二十餘篇在省級以上獲獎或CN刊物發表。 學校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著眼培養合格加特長的學生,開闢多種途徑,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改革開放以來,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頻頻亮相,屢創佳績,獲國家級獎項達近百人次、省級獎項數百人次。2002、2003連續兩年學校科技興趣小組參加全國無線電測向分區賽,分別獲得80米糰體總分第一名、2M波段團體第一名、國小組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令人欣喜的是,2005年學生參加第六屆華夏之星全國小學生創新作文國家獎評選,獲國家級一等獎92人、二等獎95人、三等獎40人、優秀獎50人,學校被中國基礎教育教學研究會、中華少年作家協會等四家授予全國創新作文教學傑出單位榮譽稱號。 歷史的長河一浪推一浪,今天的桐南國小繼往開來,秉承了學校一百年來的光榮傳統,並不斷取得令人注目的成績。如今,桐南國小被確立為:少先隊全國紅旗大隊、北京大學奧數基地學校、中國少科院科普基地學校、國家級課題“多種教學媒體協調教學中‘自主探索、發展學習’試驗學校”,福建省文明學校、福建省少先隊金獎學校、福建省體育鍛鍊達標學校、福建省武術基地學校,寧德市文明學校、寧德市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校、寧德市優秀家長學校、寧德市綜治先進學校。 回首過去,我們充滿驕傲和自豪;展望未來,我們倍感任重而道遠。紀念建校一個世紀,是我校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同時也是我校建設與發展的新起點。“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路正長,任愈艱,只有思危,才能奮進。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早已是一片希望的田野,我們面臨的一切是全新的,唯有清醒,方能寫好新的歷史篇章。站在新百年的起點上,我們要遵循鄧小平同志“三個面向”的偉大指示,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推進教育創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構建具有優質教育體系的學習型學校,讓教師在超越自我中促進專業成長,提升教育教學的生命價值;讓學生在體驗成功中激勵全面發展,奠定後續學習與生活的良好基礎,把辦學品位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以學校的發展為本,強化特色教學,教會學生學習做人,教人求真。 桐南國小,將合著時代的節拍,與時俱進,奮發向前,走向又一個百年新的輝煌。最後,祝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家長們、老師們、同學們工作順利、學習進步、身體安康、闔家歡樂!

辦學成果

讓每一項活動都精彩

桐江溪畔漾隊情

紅色是陽光、是火炬,孩子們在火紅的隊旗下快樂成長;綠色是成長、是芬芳,孩子們在精彩活動中汲取營養。少先隊活動在多彩的季節里美麗綻放。

學校少先隊認真學習全國五屆五次全委會和胡錦濤總書記賀信的精神,堅持以人為本,遵循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少年兒童的則,認真探索不同年齡段少年兒童情感、意識、信念形成的規律,增強少先隊基層組織活力,積極運用情感、藝術、時尚等傳播元素,運用少先隊員喜歡、熟悉、常用的方式影響少先隊員,建設特色大隊,進一步激發對少先隊組織的光榮感和歸屬感。

與愛同行傳真情

溫情三月,學校少先隊推出“雷鋒伴我行,文明在心中”主題系列活動。紅領巾們與愛同行,帶著一片深情,廣泛開展捐款賑災、“手拉手”、感恩等愛心活動,服務他人,快樂自己。

一、情系災區 愛滿校園——桐南國小為汶川災區舉行愛心捐款行動。

二、手拉起手 共話友誼——與福鼎市硤門中心國小同學 “手拉手紅領巾書屋”創建活動。

三、送去溫暖 增添幸福——少先隊員前往敬老院為孤寡老人獻上真誠的祝福。

四、我心有你 助人悅己——桐南國小紅十字會成立並開展活動。

祖國發展我成長

為了培養少年兒童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感情,學校少先隊深入開展“紅領巾心向黨”主題活動。在“祖國發展我成長”、“養成十種好習慣”和“民族精神代代傳”主題教育活動中,少先隊員們以“尋訪新變化”、“暢想新生活”、“銘記好傳統”、“爭當好隊員”等活動為載體,通過各種活動形式,參觀、尋訪、了解家鄉和祖國的新變化,抒發著對家鄉的熱愛和對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自豪感。學校少先隊總部以“慶祝共和國60華誕“為契機,先後舉辦了 “慶祝共和國60華誕唱響紅歌”活動、“紅領巾心向黨,好少年愛祖國”主題活動、 “共和國60年輝煌”圖片展 、“感恩祖國”演講比賽、“我和我的祖國”系列活動等,“回眸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笑看共和國輝煌60載成就”。激發了少先隊員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自主爭章促成長

雛鷹爭章活動是少先隊員的自主活動,具有開放性和發展性,能讓隊員感受到進取與成功的快樂,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爭章活動中,隊員們長知識、增才幹、育品德、強身心。以快樂爭章助隊員成長,以快樂爭章促社區教育,讓紅領巾碰撞每一顆心靈、滲透每一戶家庭、影響每一個中隊、接觸每一個社區、學習每一種技能、最佳化每一方面素質。

讓每一節課堂都生動

教育科研促發展——教育科研是推動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卓有成效的教育科研是學校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源泉活水。桐南國小的決策者們審時度勢,堅持科學的人才觀,實施“科研興教、科研興校”戰略,承擔國家級課題1項,省級課題1項,市級課題1項。學校牢固樹立課程意識,深化課程改革;健全科研網路,強化課題研究;立足多層教育,促進良性發展,全面打造以人文教育為依託、教育科研為先導、多元智慧型活動為載體的“主動發展,和諧育人”的辦學特色。

課堂教學求質量——學校以科研為引領,大膽創新,最佳化課堂教學,實行多元評價,創造性地開展以“科技信息”為載體的實踐創新活動;以“顯性課堂”為突破口的德育系列活動;以“多元教學體系”為框架的校本研究活動;以“課堂效益”為切入點和突破口,探索教育教學新思路,讓科研興教的理念有效地融入各學科教學實踐中,推進學科教學質量的最最佳化。生活化的課堂教學與技能化的實踐活動為學生開闢了一個童心飛揚的大舞台,學生在探索與實踐過程中盡情拾擷童年的歡樂!

學校地址

學校地址:

福建省福鼎市中山南路131號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校園圖片

福鼎桐南國小福鼎桐南國小
福鼎桐南國小福鼎桐南國小
桐南國小桐南國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