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綿鎮

福綿鎮

福綿鎮位於玉林市西南部,是福綿區黨政機關駐地,距市中心城區8公里,全鎮現轄25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73544人,總面積74平方公里。福綿鎮2001年被列為自治區重點鎮。2003年被評為自治區小康示範鎮。全鎮社會總收入4.7401億元,其中工業總收入2.8518億元,農業總收入1.4157億元,財政總收入18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39元。

基本信息

簡介

福綿鎮位於玉林市西南部,是福綿區黨政機關駐地,距市中心城區8公里,全鎮現轄25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73544人,總面積74平方公里。福綿鎮2001年被列為自治區重點鎮。2003年被評為自治區小康示範鎮。

區域交通

福綿鎮 福綿鎮

福綿鎮區域優勢明顯,交通便利,緊靠黎湛鐵路和廣西南出海重要通道(玉林―合浦二級公路直通北海),福綿一新橋、福綿一樟木、福綿一成均、福綿一大平山三條三級公路在鎮境內交匯,各行政村村村通四級公路。玉林民用機場正規劃在福綿區石和鎮建設。

氣候特徵

福綿鎮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 21. 8℃。北部大密山區比南部平原偏低2℃,極端低溫南部為-2℃;大容山區為-4℃,年降雨量 1700毫米,≥ 10℃年積溫大於7400℃,無霜期達352天。地帶性土壤為赤紅壤,成土母質主要為花崗岩和砂頁岩的殘和坡積洪積和沖積物,土層疏鬆深厚,耕地有機質和祖、用卡元素含量中等偏低自然條件適合於各種亞熱帶作物生長。

科研文化

科教文衛設施齊全,現有高中1所,國中4所,國小21所,醫院2個,社會敬老院1個,文化站1個,廣播電視站1個,影劇院1個,村村有文化室、村民活動中心。

基礎設施

福綿鎮 福綿鎮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福綿區距首府南寧市190公里,距北海港、欽州港、防城港和廣東的水東港200公里左右。玉林市的出海通道――玉公高等級公路縱貫南北,玉福高等級公路連線市區、橫貫東西。成均鎮是“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新橋鎮是“全國小城鎮綜合經濟示範鎮”。通過開展革命老區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玉貴走廊”建設以及“愛我福綿,建我家園”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等,使福綿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全區路、水、電、訊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區福綿大道、天河路、愛民路等街道相繼建成,拉大了福綿的城區框架;福成、福樟、福新三條公路竣工通車,使全區6個鎮均通水泥硬化路,116個行政村均通四級公路;區國稅分局、林業局、財政局辦公樓和客運中心、民政福利院的建成以及教師培訓中心、水利局辦公樓、地稅分局辦公樓的建設,使新區的行政、服務功能不斷得到完善。在今年城鎮化建設的重點工程中,東福路改造工程已完成;福綿大道西段拓寬工程、福綿大道工業集中區兩旁企業續建及立面裝修工程、福綿城建新區工程正在加緊建設;公務員小區及步行街正在建設中。

經濟

綜述

全鎮社會總收入4.7401億元,其中工業總收入2.8518億元,農業總收入1.4157億元,財政總收入18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39元。

第一產業

農業經濟蓬勃發展,是廣西和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示範區,玉林市著名的優質谷、禽蛋、瘦肉型豬、花卉及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境內有各類農業企業6個,大型種養基地11個,其中玉林市參皇養殖有限公司是廣西首批農業產業重點龍頭企業,年產值2500多萬元。

第二產業

福綿鎮 福綿鎮

福綿服裝業是玉林市八大產業之一, 全鎮現有服裝廠530多家,另有服裝水洗、輔料、刺繡等服裝配套企業50多家,形成較為完善的服裝產業鏈,日產各類服裝15萬件(套),從業人員3萬多人。此外鑄造、精細造、造紙等產業發展迅速,成為全鎮工業經濟的重要力量。商業繁榮,鎮內的船埠曾是歷史鬱林州的重要商埠。福綿城鎮面積3.1平方公里,城鎮基礎設施完善。圩鎮供水、供電、生活用水和用電方便,圩鎮道路全部實現硬化、綠化、亮化。環衛設施齊全,有環衛站、園林管理站和城鎮監察中隊各1個。現有各類專業、合市場4個,每逢圩日趕集人數超過3萬人。

福綿鎮 福綿鎮

全區共有水域面積2185公頃,其中池塘水面面積418公頃,占水域面積的19.13%,山塘水庫水面面積919公頃,占水域水面面積的42.06 %,河流面積848公頃,占水域水面面積的38.81%。水產養殖業由傳統養殖四大家魚發展到名特優品種養殖和傳統品種養殖齊頭並進的局面,為我區農民增收做出了貢獻。2003年全區水產品產量達8680 噸,漁業總產值5200萬元,占大農業總產值的5.7%;2004年全區水產品產量達9210噸,漁業總產值6223萬元,占大農業總產值的6.5%。養殖方式有水庫養殖、池塘養殖、網箱養殖、流水養殖。養殖措施主要有一年兩茬養殖、輪捕輪放、精養與半精養、種草養魚和綜合立體養殖。

本區水產養殖還是以養殖四大家魚為主,名優品種所占比例還小,可開展程度大,市場前景廣闊。從養殖模式看,我區大部分養殖業還處於粗放狀態,效益不高,而混養(魚鴨混養、豬魚混養)、立體養殖、網箱養殖、流水養魚、稻田養魚、名特優水產品種養殖技術等高效養殖模式已得到廣大養殖戶的接受。

建設發展

福綿鎮抓住服裝加工業這一龍頭,堅持走多元經濟發展之路,實現了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2007年,全鎮財稅收入6584.6萬元,比2006年增加2870.7萬元,增長77.3%;工業總產值25.5785億元,增長22.65%;農民人均純收入3452元,同比增長15.5%,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創歷年最高記錄,被評為玉林市2007年度經濟發展“十佳鄉鎮”。

撐起龍頭,打造強勢服裝產業鏈

該鎮把發展服裝產業放在突出的位置來抓,努力做強做優,為壯大鄉鎮經濟樹立龍頭。以廣州沙河服裝市場、南寧和平商場及玉林工業品服裝市場為視窗,構建擴大銷售、信息共享的發展平台,擴大服裝銷售份額;以服裝產業為主導,加強招商引資拉長產業鏈。吸納外地服裝企業前來投資興辦大型服裝加工企業,壯大服裝企業隊伍,拓展服裝產業鏈;實施服裝品牌戰略,培育推出了“帝皇”、“喜莉喜”、“智利來”等30多個品牌,提高了福綿服裝的市場競爭力和知名度,推動服裝企業上規模上檔次,擴大市場銷售份額。

多元發展,開拓機械造紙物流產業

該鎮積極開拓配套經濟市場,實現了工業的多元化發展,增強了經濟發展的驅動力。圍繞服裝產業,大力發展服裝水洗、服裝輔料、電腦繡花及布匹銷售等配套產業,構建服裝大產業集群;依託玉柴,大力發展機電、機械製造產業,目前全鎮共有機械製造企業5家,其中聯興、偉達機械廠已建成投產,年交稅金60萬元,老牌企業承華鑄造廠經擴建後增加了配套產量,稅收由原來的20多萬元增加到78萬元;引進造紙等產業,投資800萬元的彬慧造紙廠、投資2500萬元的風華紙業公司,以及福順紙塑包裝廠、福綿維源食品廠、廣西運美新達運輸有限公司陸續建成投產。

夯實基礎,大力發展農村經濟

該鎮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工作重點,積極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在糧食生產方面,推廣水稻免耕栽培3.2萬畝,2007年推廣優質水稻種植54860畝;畜牧業方面,抓好以參皇養殖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畜牧業發展工作,以基地、產業型企業帶動本地養殖業發展。同時積極培育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特色經濟,全鎮形成了參皇雞基地、大智牌大米基地、中藥材基地、香蕉基地、花卉基地、優質谷生產基地、現代農業生產示範基地等七大基地,有力地帶動了農民增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