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社會科學院

福建省社會科學院

福建省社會科學院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進行基礎理論研究、套用研究、對策研究和諮詢服務,注重從福建實際出發,為地方領導決策服務、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服務。圍繞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課題,進一步加強經濟、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法學和有福建特色的台灣、華僑等問題的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優勢,在某些學科和研究領域達到全國先進水平。

簡介

福建省社會科學院是福建省唯一綜合性社會科學研究機構。

福建省曾於1960年7月成立中國科學院福建分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該學部於1962年撤銷。1978年2月重建福建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1982年4月改稱福建社會科學院至今。

機構人員

機構:全院內設機構18個。其中,職能機構4個:辦公室、人事處、科研組織處、機關黨委。省紀委派駐機構1個:紀檢組。研究機構11個:經濟、華僑華人、文學、哲學、精神文明、亞太經濟、現代台灣、歷史、社會學、法學等10個研究所和三角號碼辭書編輯室。編輯出版機構2個:《福建論壇》雜誌社、文獻信息中心。此外,還設有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和海峽文化研究中心等17個研究中心。

編輯出版4種雜誌:《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月刊、《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月刊、《亞太經濟》雙月刊、《現代台灣研究》雙月刊。除此之外,還編輯出版內部資料《領導參閱》、《台情要報》、《科研信息薈萃》等。

人員:核定事業編制201人,現有在編人員165人,其中科研、編輯、圖書檔案等專業技術人員120人,副研究員以上的高級專業人員57人,另有離退休人員76人。全院共有國家級專家2人、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省優秀專家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8人。

設施設備

我院目前有辦公和科研用房15000多平方米,新科研辦公大樓於2004年啟用。文獻信息中心館藏圖書20餘萬冊,訂有國內外報刊450餘種。建成1000多種國內學術期刊資料庫,建立並開通了福建社會科學院網站。

創新做法和特色

1、明確辦院方針。我院自1978年建院以來,科研隊伍逐步發展壯大,科研水平不斷提高,推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辦院初期,由於內部管理機制改革滯後,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部分科研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比較突出。1993年,院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為了改變現狀,新的領導班子提出了“為地方領導決策服務、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服務”的“三為”辦院方針,使福建社科院明確了科研方向,開始逐步擺脫困境,走上了一條正確發展道路。2003年我院榮獲省直機關第八屆文明單位。

2、實行開門辦院。開門辦院意味著從理論到理論,從書本到書本的研究方式的轉變,意味著科研工作重點向套用對策研究轉移。根據新的辦院方針,院領導開始帶領科研人員走出院門,走向社會,積極主動地為各級地方黨政領導和決策部門出謀獻策,當好他們的參謀和助手,科研工作取得明顯進展。

1999年,院領導班子再次進行了調整。新領導班子堅持既定的辦院方針,堅持開門辦院,把致力於成為省領導的“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為全院的工作目標。

由於堅持開門辦院,我院的套用對策研究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以台灣問題研究為例,台灣研究是我院具有地方特色的學科。近年來,我院對台灣現實政治、經濟、文化問題研究課題的數量不斷增加。這些課題既有我院自行安排的,也有國台辦、省台辦交辦的。由於注重實事求是,中央和省領導對我院台灣研究成果有較高的評價。我院台灣研究在兩岸三地及海外也有較大影響。2003年8月我院現代台灣研究所成立十周年之際,我院邀請了兩岸三地100多位學者到福州進行學術交流,國台辦和海研中心領導都親臨會議祝賀並作重要講話,對我院台灣研究工作給予了很高評價。

3、推進體制改革。積極推進科研體制、人事制度、行政後勤管理制度改革。經過長時間的醞釀和多次的反覆討論,推出了“科研人員年終考核評分辦法”、“科研成果獎勵規定”、“出版資助規定”和實行崗位津貼等一系列激勵措施。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對部分所、處級幹部崗位進行了公開競聘。在行政管理方面,實行了上下班和全院大會打卡制度。這一系列改革有效地調動了科研人員和行政人員的積極性。1999和2001年,先後有《江澤民對鄧小平特區理論的新貢獻》和《江澤民對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理論的新貢獻》兩篇文章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2004年,我院科研成果總量達到了800多萬字,2005年達到900多萬字。在2005年第六屆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中,我院又有19項成果獲獎。其中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1項。第五和第六屆我院共有5項成果獲得一等獎,一等獎的數量明顯增加表明近年來我院的科研工作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顯著提高。

由於堅持開門辦院,近年來我院與省領導、各級黨政部門、社會各行各業的聯繫進一步加強,院領導班子積極主動地向省領導匯報工作,爭取省領導和有關部門的支持。院領導班子還主動了解省領導的工作思路,主動請求省領導下達任務。這些年,我院承擔了省委、省政府交辦的許多課題,這不但展示了我院的科研實力,也提高了我院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近幾年,省領導多次來我院調研。2003年10月31日,時任省委代書記、省長的盧展工同志專門率領一批省、廳級領導,用一天的時間與我院科研人員座談,徵求大家對福建經濟社會發展思路的意見和建議。在聽取了院領導班子的工作匯報和與科研人員進行深入座談後,盧省長對我院的工作,對社科研究工作的重要作用都給予了充分肯定,並下達了編寫《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概念規劃》以及《出口退稅機制改革對福建外經貿出口的影響》的調研任務。在省委領導的直接指導下,經過一個多月全院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這兩項科研任務順利完成,為後來省委制定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綱要奠定了良好基礎。2005年7月6日,盧展工書記再次來我院調研座談,希望我院繼續發揮智力優勢,為我省制定一份“福建省‘十·一五’規劃思路”。接受任務後,我院立即組成課題組,由院主要領導掛帥,經過將近兩個月的努力,幾易其稿,9月初即向盧展工書記呈送了《福建省“十·一五”規劃若干發展思路》。盧書記閱後當即作出批示,充分肯定《若干發展思路》一文“總的不錯,社科院的同志應該講下了很大功夫,角度的調整也有特色”,同時希望進一步修改梳理,並提出了若干重要指導意見。

“十一五”期間的工作思路

“十一五”期間我院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進一步貫徹落實胡錦濤同志關於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立足國情、立足當代,以深入研究重大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的重要精神,以“海峽西岸”寫入中央檔案為契機,加強套用對策研究,加強台灣問題研究,加強具有福建特色的基礎理論研究,把全院工作推上新的台階。

1、鞏固思想教育成果,為社科研究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在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和“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的基礎上,鞏固已經取得的教育成果,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進一步明確福建社科院作為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庫”、“智囊團”的地位和作用,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樹立良好的學風、文風和職業道德,努力做好科研工作。

福建社科院作為我省五個“鄧小平理論研究基地”之一,“十一五”期間要充分發揮人才集中的優勢,積極組織專家學者開展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將重點研究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促進祖國統一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鼓勵科研人員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發揚求真務實的精神,為我省的理論研究工作多做貢獻。

“十一五”期間,我院將繼續加強環境、氛圍、隊伍建設,在已經取得的改革成效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和深化。要在全院上下形成樹正氣、講道德、比貢獻、爭一流的良好氛圍。我們將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形成實事求是、追求真理、勇於創新的優良風氣,造就一批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的優秀人才。環境、氛圍、人才隊伍建設,將是今後我們要繼續堅持和不斷深化的一項重要工作。

2、緊緊圍繞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大局,加強套用研究,為省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和智力支持。

“海峽西岸”已作為區域概念寫入中共中央關於“十一五”規劃的建議。我們要充分認識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大戰略意義,自覺服從、服務於這個大局,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十一五”期間,我院將繼續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理論和實際問題研究作為我們的中心工作來抓,把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從經濟學、社會學、法學、哲學、精神文明、海外華僑華人和台灣研究等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地開展研究。要認真完成上級交辦課題、橫向課題和院級課題等科研任務。

3、加強台灣問題研究,開展兩岸文化交流,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服務。

中央統戰部把“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兩岸關係理論福建研究基地”設在我院,去年7月省委又在我院成立了福建省海峽文化研究中心和海峽文化研究會。我們要充分發揮中央和省委設在福建社科院的這些研究機構的作用,認真貫徹胡錦濤總書記有關發展兩岸關係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省委提出的發展閩台關係的“五緣”、“六求”要求,積極開展研究和對台學術交流。做好台灣民眾工作、爭取台灣民心,是我省對台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福建社科院以及所屬的研究中心和研究會將通過學術交流的渠道,了解島內民情民意,做好島內知識分子和民眾工作。“十一五”期間,我院將與台灣有關院校和科研機構共同舉辦學術研討會、座談會、研習營等,加強入島文化交流工作。省海峽文化研究中心和研究會還將組織學者開展一系列重大課題研究,並準備在近年內推出“閩台文化關係研究叢書”(續集)和“當代台灣人文研究叢書”2套叢書。

福建省社會科學院---簡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