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升山寺

福州升山寺

 升山寺 位於福州北郊新店鄉升山村,相傳越王勾踐時,山自會稽飛來。寺始建南朝陳天嘉三年(562年),後毀。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重建,占地586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等。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五柱,穿斗式木構架,單檐懸山頂。寺內有宋宣和六年(1124年)鑿造的石斛。寺後摩崖有宋代張去惑、劉蒙伯,清代林則徐等名人紀游題刻。解放前夕,中共閩浙贛省委城工部聯絡站設此。1986年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升山寺

升山寺在福州晉安區九峰山長箕嶺南麓新店鎮赤星村境內,原名升山靈岩寺。《榕城考古略》載:“長箕嶺,在三十七都,一名長機,一名桃枝,路通古田羅源,為侯官大湖諸鄉入省孔道。”長箕嶺石牌村,有宋代理學家朱熹的門人、女婿黃榦墓。在石牌村瑞峰之麓,有千年古剎林陽寺。壽山產美石,瑩潔柔潤。壽山與芙蓉山九峰山,並稱福州外三山。

相傳這裡本來沒有山,越王勾踐時,一夜之間從浙江會稽飛來,又名飛山。升山之西的靈岩,高聳入雲,仿佛與世隔絕。人們傳說過去在岩石間,有時會傳出鐘磬之聲。

興元初,有位僧人雅操住在這裡。觀察使孟皞讓他建寺,題寺的匾額為“升山”。孟皞常來這裡與雅操談經,題為“紫雲”。晉太康年間,任敦在怡山王霸那裡得到金版仙訣,後來在這裡得道升天,所以稱升山。

升山靈岩寺始建於南北朝陳天嘉三年(562年),占地十五畝,唐時名僧築堂譚經於此,有元沙寺遺址。兩代極盛時有僧尼千人。因為時間早,所以有“未有湧泉,先有靈岩”的說法。

唐朝周朴,宋代曾鞏陳襄李綱,明代陳亮,清代林則徐等名人都游過此寺。如今寺後岩壁上保留有五段不同年代的摩崖題刻,如:“道光庚戍夏,邑人林則徐、郭柏蒼同蜀李惺游升山寺。”當時林則徐已66歲,在家養病期間同四川進士李惺一起游升山寺。陳襄和程大卿游升山有詩:“相逢正及荔枝期,況值千岩雪灑時。南國小棠偏去近,北山逋客獨來遲。雲中直有三清路,塵外都如一局棋。閒欲引泉添洗藥,未應奪我鳳凰池。”

謝肇淛《登升山》是這么感慨的:“翠微高控大江回,寂寂僧寮晝不開。古寺尚傳陳建置,孤峰疑自越飛來。龍蛇石上留殘篆,雞犬雲中有舊台。紫竹碧桃零落盡,玉田無主鶴聲哀。”

這裡過去山高林密,常有猛獸出沒。陳椿在升山寺住過,因此心得頗多:“疊嶂叢林不可梯,奇葩雙樹隱招提。江門日落潮初長,洞口風鳴鳥亂棲。揮塵坐貪香界淨,傳燈應照下方迷。僧房闃寂人無到,惟有空廊過虎蹄。”

現在升山寺有大雄寶殿、大悲樓、西歸祠、彌陀殿、僧舍及宋代石槽及古僧塔等。

公交:(1)乘坐108路到“新店西莊路口”終點站下車,之後步行前往;

(2)乘坐117路到“新店錦繡小區”終點站下車,之後步行前往;

(3)乘坐84路到“下赤橋”站下車,之後步行前往;

(4)乘坐87路到“三條壋”站下車,之後步行前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