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斯計畫

福克斯計畫是對美國衣阿華州塔馬(Tama)地區福克斯印第安人的研究,也是發展研究的一個典型的例子。以福克斯計畫為主的行動人類學把自我決定(self—determination)作為行動原則和目標的基本概念。他們的工作就是促成社區的自決。這一目標也始終影響他們做田野工作時的行為。

福克斯計畫

福克斯計畫(FoxProject)是對美國衣阿華州塔馬(Tama)地區福克斯印第安人的研究,也是發展研究的一個典型的例子。最初.芝加哥大學人類學系的塔克斯.在30年代為了使學生田野實習方便,選擇這個點作為實習基地,後來才慢饅形成一個與發展研究有關的項目。也就是說,芝加哥大學在這個點上做了幾十年研究,並且在這裡對發展研究作出了努力,形成一套與維柯斯計畫不同的概念。起初,塔克斯等認為科學家和實踐者的角色不同,應有嚴格區別。不過,這不是說科學家不能成為實踐者,而是說.一旦他們成了實踐者,就再不是科學家了。但在福克斯計畫實施後,形成了所謂的“行動人類學”的觀念,這代表著塔克斯概念中科學家角色的轉變。同時,他們還形成一種觀念,即人類學家既要了解他所研究的社區.也必須影響社區內的文化以及社會變遷的速度和方向。這個目的有著雙重性,即不但在科學上要探索事實,而且在行動上也要解決某一特定文化限定下的社區問題。但他們的基本概念與價值體系卻和以維柯斯計畫為主的發展人類學有著一定的差別。

基本概念

和發展人類學主張人類學家有意識地指導和參與介入不同的是,以福克斯計畫為主的行動人類學把自我決定(self—determination)作為行動原則和目標的基本概念。他們的工作就是促成社區的自決。這一目標也始終影響他們做田野工作時的行為。雖然從事自決時既有對的,也有錯的。但是,正如塔克斯所說的.社區需要有做出錯誤自決的自由。也就是說,一個真正能自治白決的社區,必須面對成功與失敗的責任。吉寧(Gearing)說:任問其他的自由都是虛假的,在自治自決方面自由太少就會毀了一個社區。換言之,行動人類學非常注重社區的自決.而不象發展人類學那樣注重人類學家的直接指導變遷和人類學家的主觀能動性。對自決這一概念所帶來的夏雜意義,塔克斯曾予以闡述。他說,在我們的行動計畫中,要儘可能提供各種變通辦法.人們可以自由地選擇.我們不必加以限制。之後.我們必須解除他人對印第安人自由選銻的限制。我們要避免以自己的價值強加給印第安人,但也不要留下真空讓其他外人來填補。我們的計畫是正面的.不是負面的;它是一個行動的計畫.不是停滯的計畫,促它也是一個探索、傾聽、學習和可以商量的計畫。”其次、與維柯斯計畫不同的是行動人類學避免承擔權力。因為行動人類學不是奠基於權威之上,而重在說服教育。而且他們也不象發展人類學那樣,承租莊園後就有了一種類似領主的權威地位。因此,行動人類學的套用研究過程,只能通過“社區自願追隨”的方式進行。也就是說,把研究對象當作被動而可以任意擺布的觀點是不被行動人類學所接受的。其三.行動人類學也不贊成發展人類學那種直線式的作業過程。他們不以按部就班的顧序來從事發展研究。他們所使用的方法為“互動式的作業方式”,因為.他們傾向於使手段和目的的區別含糊,並且不斷考慮目標和行動之間的互動。換言之,行動人類學提出的方案是多樣的,以便讓當地人自由選擇。當選擇了某種方案,就可能再產生一些原先無法把握的問題,因為,各種方案的目標是不同的。因此選擇一種,就會產生一系列特定的問題.又得根據這些引發出來的問題做一些方案.以便讓當地人選擇,所以,這一方式必須考慮目標與行動之間的互動關係。正因為如此,這種互動式的作業方式有其自身的持點。它的基本前提是手段和目的是互相依賴的,行動可以依據手段或目的而發動。目的和手段是通過互動過程而確定.互動過程則由情境中存在的問題和機會所帶動。換言之,問題和可能性之間也是互動的。因此,作為行動人類學家,他不是去指導當地人怎樣改變,而是去發現問題和發現什麼是可能改變的。這裡所指的問題、代表著社區本身和外界介入所形成的錯綜複雜的事態。當社區的分歧減少和整合增加時.解決問題的可能性也就相應增加了。這就如同皮蒂(L.R.Peattie)所說的,行動人類學家的目的是開放和不受限制的。換言之,這種方法是完全開放的,他們在研究中只是儘量發現問題,儘量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而對它們卻不加主觀的價值判斷.這部分工作由社區決定。

價值體系

行動人類學的研究有其自身價值體系,這種價值體系就是文化相對論和特定的社會情境。後者是一種以事件為核心的社會關係叢,它是指某一社會現象內外部各種因素的總和.通常包括人、時間、地點、文化特質、特殊的意義和關係、運動過程等六個因子。一般而言,特定情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價值判斷。因此,與某一情境有關的價值觀念,對這一情境來說是固有的。所以,行動人類學家必須在他所工作的社區中,通過情境分析,找出該社區的價值取向,並以此作為重要指針,去指引他的行動。換言之,行動人類學遵循文化相對論的原則行動,他們認為,不能把研究者本身的價值觀念強加於被研究者身上,而應找出被研究者的價值取向,並以此為指針去指引行動。除了文化相對論這一價值觀念外.行動人類學普遍接受的另一個價值觀念是“追求真理”。追求真理是行動人類學家優先考慮的事,行動人類學也因此保持了傳統人類學的地位。塔克斯說:我們是在科學和學術傳統中的人類學家,從長遠看.我們相信真理相知識比虛偽和迷信更有建設性。我們應該仍舊是人類學家.而不是宣傳家;我們寧可在證據的原則下站在正確的一邊,而不想贏得某種現實的利益。我們強烈地感到應該追求真理.反對虛假,這是對科學和真理的一種責任,儘管它也許不涉及社區人民的命運。換言之.行動人類學即使在從事發展研究時.也不單純把它看作是一種套用,而是把它看作是對某種真理的追求.仍是一種所謂的基礎研究。第三個為他們所接受的價值觀念是“自由”.也就是個人和社區都有自我決定的自由。因此,行動人類學不贊成選擇某種特殊的價值觀念投入到發展研究中。在運作過程中,也不向社區強行推出和介紹變通的辦法,也就是說,他們不讓社區在外界的壓力下作出選擇。這些價值觀是和行動人類學的兩項基本目的相一致的。這兩項基本目的就是“助人和從助人的過程中學習”。塔克斯認為,助人和從助人中學習互相作用。通過追求真理,能引發出有益的改變.通過行動。又能學到更多的東西。換言之,要想幫助人.得從追求真理開始,在此過程中,能找出問題.引發出有利於他們的改變,而在這種改變過程中,又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連續下去.就可以產生一連串的反應。

研究過程

行動人類學的研究是由目標導向的、漸進的、自我指導和建立在說服教育基礎上的自我制約的一種過程。也就是說,行動人類學根據社區的文化變遷經驗,逐步增加介入的速度而行動。這種行動是通過不斷地反饋,而使人類學家同研究對象發生互動,並在這個過程中儘量不加入研究者自己的價值判斷.以充分發揮社區價值體系自我指導和自我制約的作用。因此,整個過程可以看作是具體行動的複合體.各種行動經過反饋而互相聯繫,但卻和社區的價值體系一致。在過程開始時、人類學家只是收集事實.在此基礎上、決定目標和手段。此時,尤應注重社區文化背景的民族志資料,以及決定人類學家參與時的立場。在進行這項工作時.需要的是人類學家相社區成員的相互合作.共同就目標作出決定。不過.人類學家並不主動做計畫、只是在研究的基礎上,指明各種可行的變通辦法,讓社區的自我決定去起作用。在作出初步決定後、就可執行這一行動,並有可能達成一些有限的目標.而後再繼續互動以及連鎖反應下去。在行動的過程中也需要對情境加以分析,井辨別其性質,這是一種既複雜又困難的工作。戴興認為:經過研究,幾乎任何嚴重的社會問題都可能變成永無止境的衝突和適應不良的情結。它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終結。在這樣複雜的情境下、人類學家只能選擇某一些問題來優先處理,而不是面面俱到,出就是要堅持重點,以免分散自己的力量。要堅持重點就要對問題加以選擇、而對所選擇的問題來說,則要求既有意義,又要能夠被解決。對此戴興提出了兩個原則。第一,要確定在每一個問題的範圍內改變的相對可能性,並且要選擇最可能改變的範圍,以便能開始著手解決問題。換言之、就是選擇易於改變的突破口。因為越容易改變,則改變的實際存在和持續性就越有可能。因此.解決問題應從小處著手,這樣才能容易進行.同時也可以集中使用各種資源與手段,從而使它得以解決。第二.應從能使解決問題的範圍擴大之處開始。理想的情況是以一個問題的解決作出發點,邁步擴大到其他方面,順序漸進。有時.這兩個原則也可以互相補充.但它們應該有相互關聯、而且可以促進連鎖反應。

福克斯人的概況

福克斯印第安人居住在衣阿華州中部塔馬鎮的西邊,居住地離塔馬鑲兩英里。他們的社區占地3300英畝、社區居民約有500人,主要以從事農耕及到鄰近的市鎮上做工來維持生活。該族原散居在今天的威斯康辛州內.他們以能夠保存自己傳統文化而著名。當法國人首次在威斯康辛接觸他們時.他們極力抗拒法國人改變其文化的企圖,被認為是當地最一意孤行、最後才屈服的一個部落。他們不願受白人的影響,但僅憑他們的謀生技能和堅韌不拔的精神,也只能使他們的祖居地比別人暫緩被白人侵入。後來.他們被迫遷到堪薩斯州。1854年,他們首次在塔馬鎮附近買到80英畝土地,並不斷增購。到本世紀50年代,他們的土地增加到三乾多英畝。土地為福克斯印第安人提供了一種社會互動的水久性框架,也和四周的白人形成明顯的對比,它在印第安人相白人之間劃出一道視覺看不見的壁壘。白人農家的土地主要是幾何形,農作整齊;而印第安人的土地則是不規則形的.田裡夾雜著林木、菜園等。對福克斯印第安人而言,土地的重要性遠遠越過了經濟上的原因。因為、福克斯人從來部不完全是從事農耕的。他們夏季住在村子裡,一到冬天就四散列外邊行獵。歷史上他們因受白人的壓迫而到處遷移。甚至今天、山只有少數家庭靠定居務農過活.很多部落的土地拋荒。然而,他們對土地的感受又怎么樣呢?總的來說.土地對他們是一種象徵,但卻不是那種象農民擁有土地的象徵.而是作為逃避白人壓迫的象徵。這三千多英畝位於衣阿華河谷的土地.就是他們自行設計的避難所。在這樣一個白人的包圍困中,福克斯印第安人面對周圍的白人世界,在鄰近的工廠和建築工地找工作,在商店裡買日用品。福克斯印第安人的土地也可以看作是他們社會組織的構架。由於社區範圍小,彼此人人都相識。社會組織的一大特點是呈現異常鬆弛的結構,權威和權力分布很廣而不集中。最重要的組織原則還是親屆關係。親屬關係網路是他們社會結構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它是日常生活的縮影,也是氏族禮儀中最清楚的部分。每年夏季。有用而復始的氏族禮儀宴會,輪到作東的氏族宴請其他氏族、前者唱歌,後者跳舞,這就是福克斯印第安人的傳統宗教。除了少數幾家外,福克斯印第安人部參加這種氏族儀式。因此,這表現出他們超自然的宗教觀.同時也是社區組織的重要展現。對人類學家而言,他們的宗教儀式就是他們親屬制度主要運作的明顯表現。福克斯印第安人的親屬制度也是他們之間被此盡義務的制度。從結構上講,這一親屬制度依然延續下來,制度的邏輯關係與過去一樣,但套用的範圍則有所減弱.在日常生活中已很少實際運用了。除了親屬制度外,他們社會的另一特徵是有類氏族(clan—1ike)團體、部落會議和各種不同的派系。福克斯人的社會主要由核心家庭組成,但也有一些大型和雙系的擴大家庭構成的集團。這些集團是造成派系傾軋的基本原因。一方面,以家庭作為單位構成大小不同的集團派系,另一方面,這些家庭也通過婚姻和氏族發生聯繫。1937年通過的“印第安人重組法案”.使傳統的部落政治體系被選舉產生的議事會所代替。這一過程雖與一群年輕“進步”分子的努力有關、但議事會還不能反映全體民意,因此,它僅是名義上而非事實上的治理機構。政府的治理功能來自外面的機構如美國政府的印第安人服務處〔theIndianService〕和象管理祭儀舞蹈和售賣食物的“步舞委員會”(powwowcommittee)這樣的內部機構。尤其是“步舞委員會”,它非常成功,原因是它的目標小.與其他機構並無競爭。除了規劃和執行祭儀舞蹈和出售食物外.它也有其他的用途。作為部落中的重要組織。它提供了許多參與的機會.儘管看起來有點商業味道,但它卻體現了福克斯印第安人的獨持性,既為個人也為群體追求福利。部落的社會活動也可以通過其他渠道。如在宗教活動中還有若干組織。對這一小規模的社區來說.宗教組織的繁複很使人吃驚。除了以氏族為中心的傳統祭儀活動外,社區的宗教生活中也引進了一系列新的文化形式.所以,在福克斯人中還有許多宗教組織,例如,有長老會和聖經會這樣的基督教會組織。也有傳統的仙人掌崇拜(peyoteCult)及鼓會〔DrumSociety〕。除此之外,福克斯印第安人中還有世俗性的婦女組織。

福克斯印第安人的問題

福克斯印第安人的問題、實際上也是美洲印第安人的典型問題,例如收入低、勞動力沒什麼工作可做。雖然行動人類學家也認識到這些、但他們計畫的重點卻放在文化問題上,而不是重在經濟。他們注意的是福克斯印第安人和白人之間關係的發展.尤其注重從其社區內部來看待這一問題。福克斯印第安人內部的問題主要有派系傾軋,政治權威分散和結構癱瘓等。在福克斯印第安人中.整個社區分裂成許多非正式又彼此競爭的小團體,沒有可以動員整個社區力量的集中政治權威。因此、派系無形中也起了重要的社會控制作用,在敵對勢力之間創造出一種社會秩序,以下分別討論。1、派系傾軋自從和外界的法裔白人接觸後,福克斯印第安人就形成親法語相反法兩兩個集團。部落的存在只是表現部落認同而已,並不能規劃群體的行動。村落會議和首領也很少採取主動。通過傳統的價值觀念,他們可以調解糾紛,但卻沒有強迫制裁的權力。由於領導職能的軟弱無力。任何聯合整個部落採取行動的努力均告失敗。這一情況由於不同的白人貿易公司和民族利益之間的競爭而進一步加深了。而當美國政府的干預加入後.情況就更糟了。當皮毛貿易飽和並開始衰弱時,福克斯人的經濟越來越依賴把土地賣給白人.以獲得每年的償付。這種償付是由選任的首領執行的.這些首領也因此發展出政治上的權威和力量。美國政府通過他們.希望在文化上涵化印第安人,因此,也引起首領和民眾間的衝突。這也是導致後來福克斯印第安人分裂和遷移到衣阿華州的原因。到了1896年,福克斯印第安人再次成為白入涵化的目標。當時是通過強迫兒童註冊上學的方法來進行。針對這一涵化運動,福克斯人內部又發展出一個反對派系。從19世紀90年代開始.一直到福克斯計畫的推行,60年來內外互動影響的結果.是福克斯社區已產生了某種程度的涵化。它感染著社區中的各派系,無論是親白人或是反白入的、急進的或保守的派系,都和白入有某種程度的聯繫。所以,也可以說,福克斯印第安人派系間的權力平衡,是通過各派和白人的聯繫來維持的。顯然,就是因為福克斯四周有著強大的白入文化體系,才會導致該族社區中的派系傾軋。法雷斯(Faltcrs)說:當某一文化群體發現自己對另一文化群體在權力和地位上處於弱勢時,在它們的社會中就會出現分裂。從強勢群體那裡得到好處的一些弱勢群體的成員,往往會強迫其同胞接受強勢群體偽價值觀。反之,同群中沒有得到好處的成員就會反對接受。在福克斯人中、無論親白人或反白人的派系都認為自己代表著整個社區的利益,因此在互相的競爭中雙方就變得越來越有持久力。對這種權力分散的情況、似乎也很難找到徹底解決的辦法,何況這種複雜情況又因外界白人對其所聯繫派系的大力支持,而使問題更難解決。因此,派系間的傾軋阻礙了福克斯印第安人以結構化和制度化的方法去達成他們群體和個人的目標。2、權威和領導制度的分散在與白人接觸之前,福克斯人的社會是一個部落社會。其待征是成員地位平等,沒有經濟和政治的分化,家庭是生產單位,也是消費單位,政治權力是擴散式分配的。傳統上,該族的部落會議為重要的權威來源。會議容納各氏族頭人.代表整個部落,在高度同意的基礎上做出決策。有時,高度同意的原則也套用在社區不定期的部落大會上。因此.相對而言,政治體制中很少正式的角色、這和基本親屬團體的平等性有關.後者阻止了累積強大政治權力的特殊組織形成。特殊目的的組織即使出現.也只是暫時的,在福克斯人的生活中扮演著很小的角色,因而,在這一社會中,階層分化的現象並不明顯。在福克斯人的社會中,權威和權力的來源既少又分散。就其傳統生活方式的性質而言,這一類型的分配是很恰當的。因為.主要的社會活動都是在出小家庭構成的團體間進行.而大型活動既熟悉又重複,因此,也無需較大的協作關係。政治領袖往往只是說明人人所知與習慣的下一步,民眾追隨著做出決定,如果有人不贊同領導的決定.他們可以決定不迫隨,不存在對權威的盲目尊重,也不會對不追隨的人報復。這一政治體系雖對熟悉和簡單的事務提供領導功能,但卻不能應付白人占優勢的環境。雖需要強有力的政治領導,但他們仍極力抗拒任何增強權力的傾向,任何想增強權鹹的個人都會受到嚴格的制裁。這種壓力使得一般入更加不願意擔任政治領導職位。這一模式的領導及權威和當地的某些社會組織是一致的,例如,福克斯人在從事源於本族的組織業務時頗具成效,因為它建立在共同同意的決策相分散的權威方式的基礎上。但是,從事源於白人的組織業務時卻常不成功。源於白人的組織,只要白人一撒手撤出、儘管已經發展起來,也很快就崩潰掉。問題就出在福克斯印第安人在運用外來的組織模式時很少有成效。換言之、如果沒有白人參與,這類組織就傾向於無法運作。這使人產生一種福克斯印第安人能力較差的感覺。這也使可能對他們有效的組織變通方法無法在他們中間實施,因此,限制了他們的發展。這些都是與福克斯印第安人社會結構癱瘓的情況密切相關的。3、結構癱瘓雖然福克斯印第安人的社會功能還能看到一些,但吉寧認為它的作用不大。人們對它的參與既不滿足,也得不到報償。這可視為是該族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所謂結構癱瘓是指“支配這一小社區的權威和影響力的網路長期以來都不發生作用”。這種情況來源於該族和美國政府間的歷史關係的持性。從歷史上看.這種關係產生了單方面的依賴、聯邦政府逐漸掏空了福克斯人處理社區日常事務的責任。如果把杜區的活動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氏族儀式、步舞委員會的活動等.這些是他們力所能及和肯定自己的活動。另一類則是維持學校、保健、法律和社會秩序運行等的活動,對此他們感到恐懼、無知、自卑可憐和力不從心。所謂的結構癱瘓主要就是指後者。很多學者都認為問題的癥結在於文化之間的接觸,而結構癱瘓就是由於福克斯印第安人和白人之間關係的性質造成的。有的入認為,有些問題是來自該族和白人各自對另一方的看法。如吉寧就是以白人的想法來看待福克斯印第安人的.他認為福克斯人有特殊的性格,他們在同白人交往時,會產生一種持有的自我形象。他還強調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異,他認為白人經常是在一種“轉變’’的過程中“無休止地努力,以便使真正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相一致”。反之福克斯印第安人無此意向。他認為,福克斯印第安人的個體似乎沒有創造這種理想的自我;他就是他,他不認為自己會有所改變。根據這樣的比較,導致了一個負面的評估,即該族的個體都使自己通過溺化和族人達成某種和諧的社會關係.而白人則較能獨立於群體的壓力之外,具有一意獨行的人格。就是因雙方對另一方行為模式的感受而引起了問題。福克斯印第安人和諧的人際關係所產生的行為模式,被白人認為是“疏懶和不牢靠”。反之.該族則把白人一直獨行的行為模式視為“自私和侵略”。進而.白人以“疏懶”為由,把該族視為是誠實、勤勞的納稅人〔白人〕的一項負擔。因此,白人認為該族只是停在一個短暫的過程中.通過涵化過程,他們不可避免地要定向和白人同化的境地,這種看法和指責使福克斯人更加抗拒變遷。他們很正面地看待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要使自己繼續成為福克斯印第安人.從而反對改變。尤其恐懼由白人提供的改變。原因是白人把他們當做短暫的過客.遲早要被白人同化。總之,他們無條件地反對任何改變、從保留地的地位到學校制度的現狀都不願意有任何改變,唯恐改變會吉他們帶來失敗。這種恐懼改變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白人占優勢與支配的情況下,一切都是白人當家作主。反之,如果讓福克斯印第安人居於控制地位,成功或許有可能。但是,在現狀下,他們能成功承擔的活動極為有限,例如.他們平時自由自在慣了.因此,要在嚴格的權威階層組織中工作就不能適應。通觀全局,福克斯人和白人的關係是一種惡性循環。整個體系因果相循,互相影響、因此.福克斯計畫提出的“治理”方案雖是多方面的,但重點還是在教育、在於提高福克斯人的自決、自信能力。

福克斯計畫的過程

福克斯計畫把福克斯人的問題看作主要是文化上的問題,因此,特定的處理方法也在文化方面、並沒有把重點放在物質和經濟發展上。對明顯具有價值觀的套用人類學來說.最主要的困難是,如何把問題和由指導計畫的價值觀念所調節的具體活動聯繫起來。問題能加以識別.因而行動也可以列出,但決定行動與目標之間有效關係的程度,則是一個很困難的事。也就是說行動與達成目標會有什麼樣的關係是難以測度的.因為,社區中有些問題不受控制,有的則是因外界的影咯引起的.所以,行動人類學家不僅面對著影響社區的問題,同時,也得面對著衝擊社區的各種外力。該計畫曾對許多方案加以考慮、其中有些曾加以實施.它們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經濟發展,修正白人成見和訓練方案。所有這些方案都包含有由福克斯印第安人自我決定的這一原則在內。1、經濟發展經濟發展的策略曾加以考慮,要求是:其結果要能起增進、維待固有文化的作用,也就是說.在物質上獲得效益的經濟發展計畫,應該是那種可以獲益但又要可以避免福克斯印第安人被同化的。其次.所有的經濟發展方案均屬小規模的,以便有利於適量工作人員的組合。第一個經濟方案是利用芝加哥大學所購得的土地.開闢一個小型拖拉機農場。但這一方案並不成功,原因是福克斯印第安人在擔任該農場的領導職責時有困難。最成功的方案是生產和銷售手工業品。雖然這也是一個經濟發展方案.但設計者認為它對該族與白人的關係可能帶來影響。就象後來芝加哥大學的報告所講的,這一方案“有助於依據福克斯印第安人和白人可接受的條件,就當地的一般情況予以重新界定,並且通過實際參與當地的社會和經濟事務,給福克斯印第安人提供一個新的和重要的公民教育的機會”。該族和白人都對這方案有迅速和熱烈的反應。美術和工藝方案的構思是源於本計畫的人類學家和福克斯印第安人的藝術家普斯通尼克(c.Pushctonequa)交談之後。由於他從外地回到原部落,才有機會和他的同族人一起重新發展社會關係,雖然他自己的藝術工作減少了,但對本族的經濟發展卻大有幫助。通過各方面努力,一群被稱為塔馬手工藝者因而興起。由普斯通尼克設計和本計畫資助的產品大量上市.其中有模仿福克斯印第安人傳統風格的家用漆器、瓷磚和石印賀年卡等。由於成品銷售情況良好,因此,很多當地上層都參加進來。土著的工藝品質優良.塔馬的白人也感到驚奇。他們現在經常有了當地製造的新產品,也珍視產品的印第安入風格,這表明福克斯印第安人的文化也可以作出貢獻。更何況福克斯印第安人已成了重要的生產者、使白人以及彼此間互相攻擊的現象也發生了變化。最有意義的是,工藝品的生產,使福克斯印第安人有效他參與了地區性的活動,又不用放棄他們自己的民族認同。所以本計畫提供了他們按照自己意願發展而又不被同化的機會,同時,也實現了和白人認為該族必將被同化相異的構想。2、修正白人的成見和訓練方案福克斯印第安人問題之一,主要是白人有福克斯印第安人是暫時的過客的偏見。針對這一點,福克斯計畫首先利用大眾傳播,從事社會教育的宣傳工作、向白人提供有關福克斯印第安人的正確信息。材料由專家擬稿.再由人類學家以及該族的某些成員過目。這些信息以論著的形式在當地報紙上發表。其中最主要的論點是,福克斯印第安人的社區將持續地以自己的方式生存下去,而不是被同化或消失,並向白人指出,白人對福克斯印第安人的評論過於消極。作為社會教育活動的一部分,類似的信息也通過廣播電台及出版品的發行而傳播。為了福克斯印第安人的教育需要,該計畫也著力籌集基金.以提供大學獎學金,並搞了一個四年計畫.以增加該族成員在大專院校的就學率。教育計畫的目的不在於造就個別福克斯印第安人迴避他們本身的文化持點,而在於增加該族的教育資本(EducationCapital)的能力,並使新近受過良好教育的族人與他們的社區保持密切的聯繫,為社區所用。後又爭取了一些大學的免費名額,到了計畫進行的第二年,就有十幾個福克斯印第安人進了大學。此外、在進行這一系列教育計畫中也有著雙重目標:即贊成自我決定(self—deterrmination)和追求科學真理。科學研究的範圍包括民族史、親屬與譜系、該族的領導與權威狀況及青少年研究等,這些也是行動策賂的必要成分。而執行福克斯計畫的技巧,則是建立在人類學研究所發現的真知灼見之上的。

對福克斯計畫的評價

對福克斯計畫並沒有系統和具體的檢討,但大體說來、塔馬工藝品的生產和以獎學金資助福克斯子弟上大學這兩個方案是成功的。但是、由於該計畫的一般性目標過於抽象,也就是說.它實際上沒有明確提出要達成什麼,因此,在許多方面對它的成果是很難加以評估的,例如,尊重福克斯印第安入自我決定的原則就很難以量化的形式來衡量。儘管如此,仍有不少人類學家還是認為,福克斯計畫也可以作為套用人類學從事套用研究或發展研究的一項有用的社會作業程式的原型。他們在從事研究與發展工作時發展出一套有用的基本觀念,也可以在其他的研究和行動中加以運用、檢驗和補充。他們的研究與發展工作具有高度互動性.也就是說,目標是通過社區和研究人員複雜的互動過程而逐漸展現出來的。實際上、研究過程主要就是集中在發現目標和達成目標的方法上。這種方法也許在小規模的社區和組織中是適合的,也是用來從事開發研究的變通辦法之一。但是.有些問題也值得注意,例如,在這樣的研究過程中,發現目標的過程中必須投入大量人力與物力,費時費力.成本如何?評價這種目標經常要變動的開發工作存在著多少困難7就福克斯計畫本身而言,發展問題的原因已找出來了,但卻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行動人類學家的解決方法也許在形式上是適當的,但是在規模上卻很不夠,以致問題仍有不少。行動人類學家也許認為.某些治理辦法可以緩和矛盾和徹底解決問題,但問題本身的規模,技巧和資源去處理它們,但要徹底地根除恐怕也是很難的。所以,這種方法大概只有在人類學家和社區間的關係不受其他機構的限制下,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