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摩令

禁摩令

全國有170個城市實行禁摩令或禁微令,一時間形成了禁止機車和小排量汽車的全國性風潮,但根據交通法的規定,這些所謂的地方性管理條例,與交通法相衝突,地方規定大不過法律,所以這些規定應當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基本信息

禁令簡介

禁摩令禁摩令
城市是否應當禁止機車、小排量汽車通行?湖南師範大學的三名大學生通過暑假調研認為:應取消禁摩令、禁微令等歧視性措施。調研報告寄給了溫家寶總理。三人收到了國家發改委的正式書面回覆:“禁摩”、“禁微”的一些做法與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精神是相悖的。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170個城市實行禁摩令或禁微令,一時間形成了禁止機車和小排量汽車的全國性風潮。國家發改委的這一回復,給了市民更大的討論和想像空間。

模擬調研

2005年3月劉鐵山質疑禁摩令案二審敗訴之後,湖南師大學生陳樹仍在尋求如何擴大對禁摩問題反思的路徑。通過一系列準備,湖南師大法學院組織了禁摩令案的模擬法庭活動。也正是在這次活動中,湖南師大學生陳樹、戴彬和陳杏發現:市民反對“禁摩令”、“禁微令(小排量汽車)”的理由之一就是機車和小排量汽車的能源消耗遠低於大排量的小汽車;但同時,各地的“禁摩令”、“禁微令”卻使得他們駕駛以上交通工具出門時常常要繞道而行,油耗大幅度增加。因此,他們決定利用暑假做一個調研:城市是否應當禁摩、禁微?各地的禁摩、禁微措施的初衷及實際效果如何?
他們的調研報告《建設節約型社會應取消部分城市對機車、小排量汽車的歧視性措施》認為:各地禁摩令、禁微令是歧視性的政策,沒有法律依據,其結果是直接增加了市民出行成本,人為損害了相關機車、小排量汽車產業的利益,同時,將導致更多的燃油等資源被耗費,這並不符合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發展要求。
2005年39月10日,他們將這一調研報告直接寄給了溫總理,並在天涯社區等網站上公布。

國家回復

2005年9月9日,陳樹、戴彬、陳杏三人收到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政策司對他們來信的正式書面回復。
回覆中首先對“大學生的這種社會責任感,利用暑假對這一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分析的精神令我們表示欽佩”,並說:“目前,部分城市‘禁摩’、‘禁微’的一些做法與現行的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精神是相悖的,這一問題已經引起國務院領導的重視,並指示有關部門加以研究,採取解決措施。隨著國家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逐步落實,包括‘雙禁’問題在內的一些實際問題將得到積極解決。”
回復表示,國家發改委負責汽車、機車生產行業管理工作,也一直在調查研究“雙禁”問題,戴彬等人“調查和分析的一些內容對我們的工作有一定的幫助”,由於同時涉及到公安機關車輛管理問題,發改委已經建議將他們的來信轉請公安部研究處理。

實施案例

路面上本該不再有機車的東莞,卻依然隨處可見機車、電動車的蹤影截至2016年8月,東莞範圍內登記的機車已全部達到強制報廢標準。然而,一些鎮街的機車依然到處流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對此,東莞交警部門計畫從今年年初起至年底,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重點地區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而涉摩涉電的交通違法也是其重點整治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