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刺激療法

(6)屈髖障礙:股神經、腰3~4。 (10)伸膝障礙:股神經、腰3-4。 (11)屈膝障礙:坐骨神經、腰5~骶1。

神經刺激療法,是針刺與疾病有密切聯繫的神經以治病的一種方法。由於腧穴與神經高度相關,故刺激時經常扎到神經上,但也能夠產生療效,而針感的產生離不開神經,因此有人就專門通過刺激神經來治療疾病。因為神經於支配面較廣,所以一般以刺激神經乾為主。
 

【操作方法】

一、針具
1.神經乾彈撥針用直徑O.6~1.Omm的不鏽鋼絲做成不同長度的粗針。多用於四肢神經乾彈撥。
2.普通毫針多用於頭面部及背部針刺點。
二、刺激點的選擇
1.根據神經節段性分布選取刺激點如大腿前群肌麻痹,因其受腰z~t髓節段支配,所以針刺腰2~4髓節。
2.根據周圍神經支配關係選取刺激點如伸膝運動由股神經支配,當伸膝障礙時,可刺激股神經。
3.根據相關經絡選取刺激點如腓深神經與胃神經在小腿的循行路線相近,所以胃病時可刺激腓深神經。
三、刺激方法
1.彈撥法選準神經根刺激點後,用神經乾彈撥針快速刺入支膚,一邊緩慢進針,一邊與神經乾成垂直方向划動,當患者出睨強烈的觸電感及肌肉跳動時,表示已刺激到神經乾,然後根據病情及患者耐受程度連續或間斷地彈撥刺激5~10次即可退針
2.針刺法與普通針刺方法相同,但要求出現較好的針感,如針感不好,表示沒有刺到神經,需要調整針刺的深度和方向,否則影響療效。
3.刺激強度當神經受到針的刺激後,通過神經反射而使機體產生應答活動,這種應答活動一方面決定於刺激的質和量(一般強刺激起抑制作用,弱刺激起興奮作用),另一方面決定於中樞神經的功能狀態(原興奮狀態易轉入抑制,原抑制狀態易轉入興奮)。因此,在治療時,必須根據患者不同的功能狀態、病情、反應,採取不同的刺激強度。一般神經興奮性增強的疾患、疼痛、癱瘓、痙攣、體質強者、病程長者、反應差者、多次接受過針刺療法者等,均用強刺激,反之,用弱刺激。

【主治病症】

一、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痙攣、神經性嘔吐
用針刺法。取胸7~8(註:統稱椎旁點,位置在各脊椎棘突之間旁開1寸)、正中神經、腓深神經。除上述病症外,還可治膽道蛔蟲症(取胸7~9、腓總神經)。
二、頭痛、頭昏、失眠、神經衰弱
用針刺法。取耳大神經。
三、三叉神經痛
用針刺法。取眶上神經(第1支)、眶下神經(第2支)、頦神經、頰神經(第3支)。
四、癔病、癲癇、精神分裂症
用針刺法。取大椎、耳大神經、正中神經(癲癇不用)。
五、癱瘓、小兒麻痹後遺症
1.用彈撥法或針刺法。
2.取穴如下
(1)舉臂障礙:臂叢、頸5~6。
(2)屈肘障礙:臂叢、肌皮神經、頸5~6。
(3)伸肘、腕、指障礙:臂叢、枕神經、頸7。
(4)屈腕、指障礙:臂叢、正中神經、尺神經、頸8。
(5)指分、並障礙:臂叢、尺神經、頸8。
(6)屈髖障礙:股神經、腰3~4。
(7)伸髖障礙:坐骨神經、腰5~骶1。
(8)大腿外展障礙:臀上神經、腰4~5。
(9)大腿內收障礙:閉孔神經、腰z~s。
(10)伸膝障礙:股神經、腰3-4。
(11)屈膝障礙:坐骨神經、腰5~骶1。
(12)足背屈外轉障礙:腓總神經、腓深神經、腓淺神經、腰4~5。
(13)足跖屈內轉障礙:脛神經、骶1~2。
(14)足趾伸展障礙:腓總神經、腓深神經、腰¨。
(15)足趾屈曲障礙:腓神經、骶1~2。

【注意事項】

1.嚴密消毒,防止感染。
2.針刺臂叢點、胸段椎旁點,不得過深,以防氣胸;針刺股神經點,注意摸準股動脈位置,不要刺破股動脈。
3.每次針刺,尤其是用粗針彈撥時,要沿神經走行方向稍移動一點位置,因多次反覆地刺激一點,可引起神經過度損傷及影響針感的傳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