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珙

神珙

神珙是中國唐代和尚,大概是唐憲宗元和(806~820)以後的人。神珙自己在序言裡卻沒提到五音聲論,所以還不能斷定五音聲論出自他的手筆。

神珙

正文

中國唐代和尚,大概是唐憲宗元和(806~820)以後的人。南宋張麟之《韻鏡》之序說:“有沙鬥神珙,號知音韻,嘗著《切韻圖》載《玉篇》末。”今存《玉篇》後附《四聲五音九弄反紐圖》,相傳為神珙所作。神珙說的紐,指紐切,即聲和韻的拼合。由神珙的序言知道,第一張列有5個圓圈的圖是五音圖(圖1),第二張列有兩個方圖叫九弄圖(圖2)。他在序言裡註明五音圖是往左轉著看,主旨是要說明反切的方法。但這兩張圖很費解,還沒有人能作出令人滿意的解說。神珙序言的上頭有“五音聲論”,提到了五音這個名稱,列出東方喉聲、西方舌聲、南方齒聲、北方唇聲、中央牙聲,和40個字例。這些字例和等韻學上的三十六字母並不一致,可能是三十六字母的雛型。神珙自己在序言裡卻沒提到五音聲論,所以還不能斷定五音聲論出自他的手筆。

神珙神珙
神珙神珙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