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奸巨蠹

神奸巨蠹,指有勢力的奸狡惡人。

基本信息

神奸巨蠹shén jiān jù dù

【解釋】:指有勢力的奸狡惡人。
【出處】:清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監禁》:“有婪官利其贓利,致之死而滅口者;有神奸巨蠧,恐其幸脫而立取病呈者。”亦作“ 神奸巨猾 ”。
【示例】:鄒韜奮 茅盾 等《我們對於國事的態度和主張》:“過去政府雖有所懲治,然僅竊鉤者誅耳,神奸巨猾未損毫末。”
神奸
(1)能害人的鬼神怪異之物。《左傳·宣公三年》:“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 杜預 註:“圖鬼神百物之形,使民逆備之。” 漢 王充 《論衡·儒增》:“安能入山澤不逢惡物,辟除神奸乎?” 北周 庾信 《周車騎大將軍賀婁公神道碑》:“三槐以鼐鼎象物,知其神奸;五等以桓珪班瑞,守其宮室。” 宋 蘇軾 《洞庭春色賦》:“盡三江於一吸,吞魚龍之神奸。” 清 顧炎武 《酬李處士因篤》詩:“觀人如列鼎,欲察神奸狀。”
(2)奸詐狡猾的人。 明 屠隆 《彩毫記·祿山謀逆》:“裂土控 燕 韓 ,部落連蕃 漢 ,包藏逆節伏神奸,一舉神州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八回回目:“內外吏胥神奸狙猾,風塵妓女豪俠多情。” 鍾敬文 《念總理》詩之五:“疑信謗忠從古事,念沙射影恨神奸。”
巨蠹 
大蛀蟲。比喻大奸或大害。《後漢書·虞延傳》:“爾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燒。今考實未竟,宜當盡法!”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於是棄同即異,穿鑿傍說,舊史所無,我書則傳,此實訛濫之本源,而述遠之巨蠹也。”《新唐書·柳澤傳》:“用浮巧為珍玩,以譎怪為異寶,乃治國之巨蠹。” 明 劉基 《伐寄生賦》:“巨蠹既夷,新英載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