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粥

神仙粥

神仙粥屬於粥或者稀飯,主要原料是大米,口味是酸辣,工藝是燒,製作難度屬於中級。粥名的來源是,針對因風寒而引起的感冒,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很好的方子來治療,它既不是什麼靈芝百草,也不是什麼珍奇藥材,而是簡簡單單的一道粥,民間稱其為“神仙粥”。特色是鮮、香、辣、酸、鹹五味俱全,是早餐、晚餐的熱飲佳品,具有祛寒暖身,養血安神,滋陰潤胃之功效。民間廣為流傳的“神仙粥”歌訣是:“一把糯米煮成湯,七根蔥白七片姜,熬熟對入半杯醋,傷風治感冒保全康。”

基本信息

介紹

神仙粥神仙粥
所屬菜系:粵菜
所屬類型:健康菜譜
基本特點:鮮、香、辣、酸、鹹五味俱全,是早餐、晚餐的熱飲佳品,具有祛寒暖身,養血安神,滋陰潤胃之功效。
基本材料:羊肉、羊骨、鯽魚、麥仁、川貝母、杏仁、茯苓、銀耳、薏仁枸杞、鹽、胡椒、香醋、豆皮、麻油。
羊骨、鯽魚吊奶油,下入上述原料,燒至稠濃時下入調味品,配香醋上桌。

來源

神仙粥神仙粥
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神仙粥”歌訣是:“一把糯米煮成湯,七根蔥白七片姜,熬熟對入半杯醋,傷風治感冒保全康。”此粥專治由風寒引起的頭痛、渾身酸懶、乏力、發熱等症,特別是患病三天內服用,即可收到“粥到病除”的奇效。
“神仙粥”具體做法和用法是,將糯米50克沖洗淨,加適量水煮成稀粥,再加入蔥白7根(約30克)、生薑7片(約15克)共煮5分鐘,然後加入米醋50毫升攪勻起鍋。趁熱服下後,上床蓋被,使身體微熱出汗。一般連續服用三至五次,感冒就會痊癒。
【來源】《丹台玉案》卷二。
【組成】老薑90克
【用法】用帶皮老薑搗爛,將熱酒適量泡飲,出汗,輕者即愈,重者可解一時之急。
【主治】冒雨受寒,身熱頭疼,腹中作飽,不思飲食。
神仙粥
【來源】《惠直堂經驗方》卷一。
【組成】蔥白7條(連根、葉)生薑5大片(搗碎)白糯米30克
【用法】用水900毫升,煎清粥400毫升,入老醋75毫升,乘熱飲之。待汗大出而愈。病人肚內飽脹,不思飲食者,即不用糯米,單以蔥、姜煎服,米醋應後人,不宜久煮。
【功用】發散風寒。
【主治】風寒感冒初起,頭疼,發熱惡寒,渾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噴嚏,以及胃寒嘔惡,不思飲食。
【加減】病人肚內飽脹,不思飲食,去糯米。
敦煌長壽秘方:“神仙粥”
在敦煌石窟出土的卷子中有一個長壽秘方——“神仙粥”。
具體方法:取山藥(去皮)500克,將其煮熟;芡實250克,煮熟去殼搗為末,將以上二味放入粳米500克,慢火煮成粥,空腹食之。
功效:善補虛勞、益氣強志、壯元陽、止泄精。

藥膳

神仙粥神仙粥
【配方】粳米60克,山藥20克,白糖巧克,清水適量。
【製作】
1.將山藥去雜質,研成細粉;粳米淘淨。
2.梗米放人鍋內,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沸,文火煮35分鐘,加人山藥粉、白糖即成。
【食法】每日1次
【功效】健脾除濕,益精補氣。適用於脾虛、泄瀉、久痢、虛勞咳嗽、消渴、遺精、帶下、小便頻數等症。

做法

神仙粥做法1神仙粥做法1
主料
50g糯米
配料
2段蔥根
5片姜
5ml醋
神仙粥做法2神仙粥做法2
2段蔥白
製作步驟
1.糯米洗淨放入砂鍋,倒入適量的水
2.開大火煮,煮開後拌下一防止粘鍋。關小火熬
3.蔥取根和蔥白洗淨,姜切片
4.當糯米熬成稠狀的粥里加入蔥白和姜再煮5分鐘
5.最後加入醋,拌勻即可

主治

祛風散寒,解表和中.用於外感風寒引起的感冒,頭痛,咳嗽,流鼻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